人生如歌
——善于发现美、思考美、讴歌美

2016-02-17 01:45王连军
中学语文 2016年33期
关键词:涛声白发花儿

王连军

人生如歌
——善于发现美、思考美、讴歌美

王连军

如果没有人生感悟作基础,我们写文章也就失去了源头。练习写作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旅程中学会观察、感受人生,体验生活,要留心身边的人物,细心发现美,认真思考美,进而写成“自己”的人生篇章去讴歌生活中的美。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一种“穿透”生活、探索人生的本领,去发现生活的真谛,书写属于自己的诗篇。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审视生活,练就发现美的慧眼

我们长期生活在校园、班级、家庭。总之生活的范围有限。对周围的一切就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进而总是埋怨生活平淡、枯燥。这种感觉导致思想与感情的浅薄与匮乏,造成文思的枯竭。其实就是这“几乎无事”的生活中,往往蕴涵着深广的人生哲理,可以产生独到的精思妙论。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留心小草的发芽,池塘的冰期,柳絮的飘姿,云朵的变换,花儿的缤纷。总之要留心身边人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物一景,因为它们都会成为生发妙笔的意象。

请看下面的歌词:“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父亲》)。”歌词在父亲的背影、双手、鬓角、皱纹等处发现了美,进而讴歌父爱。“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娘啊,娘啊,白发亲娘。儿在天涯,你在故乡!娘啊,娘啊,白发亲娘,黄昏时候,晚风已凉。回去吧,我的娘,儿不能为你去添一件衣裳……(《白发亲娘》)。”歌中从娘的白发、拐杖、驻望等细节入手,化母爱于有形,化思念于言行,寻到了生活细节中沉甸甸的美。以上歌词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用细节反映生活中的大美。突显并讴歌了真情。如果时时留意,处处在意,我们的视觉自然会日渐敏锐,我的眼睛就会练成发现美的慧眼。

二、咀嚼生活,掌握思考美的方法

要想充分吸收食物的营养就需认真咀嚼。我们体味生活也需如此。生活中的美虽然处处存在,但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美在哪里。要想发现美,就要学会思考,把问题揉进生活,从而掌握思考美的方法。在实际写作中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带着感情去深入思考。思想感情是一篇作文立意高下的试金石。如果你的习作思想深刻、情感充沛,那么内容就会丰富。反之则是单薄的、肤浅的。目前,有很多同学常常苦于自己的作文缺乏深度,缺乏感染力。原因就再于就事论事,就景写景。那么怎样才能算深入思考?简直地说,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则往往能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涵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

如下列一组歌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红得好象,红得好象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花儿为什么这样鲜?为什么这样鲜?哎!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歌中用设问的方式,直接问答,揭示主题。“迎着风那个顶着雨,你问我为啥跋涉在呢泞里;忍着那寒那个耐着饥,你问我为啥住在这荒野地。为什么呀?为什么?姑娘你应该懂得我心意。战士凭的就是不怕苦呀!只因为爱国爱家也爱你……(《爱国爱家也爱你》)。”这首歌词从描写入手,展示场景,先叙后提问再回答,两问两答中提示了战士的情怀,大爱无疆。

二是从书籍中感悟人生,丰富人生阅历和思想感情。从书中接受间接的生活经验,是我们又一大选择。因为我们是学生,长期与书交流,自然会从书中寻觅到很好的答案。虽然我们受社会角色定位所限,生活圈子相对狭小。但我们可以从书中弥补,没有经历过的可以从书中经历,没有见过的可以从书中见到,没有体验过的可以从书中体验。读书不仅能积累写作素材,更能借鉴其高妙的写法,从而为我们表达主题,抒发情感服务。如下列歌词:“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时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往日的岁月又上心头,朝来夕去的人海中,远方的人向你挥挥手,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千万条路你千万莫回头,苍茫的风雨你何处有,让长江之水天际流。/山外清山山外楼,青山与小楼已不再有,紧闭窗前你别等侯,大雁飞过菊花香满楼……(《中华民谣》)。”歌词内容明显是从书中感悟到的中华文化,选用了”朝花、风雨、醉人、雁、菊、分别、挥手、山、楼、窗、流水”等诸多意象,来抒发情感,表达主题。“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觉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涛声依旧》)。”歌词作者以张继的《风桥夜泊》为感悟点。选用“渔火”“枫桥”“钟声”“船”“涛声”“云烟”等固有意象,赋予了新的内涵,表达了新的主题和情感。歌能如此,作文更能如此。同学们应该学会从书中、从歌中感悟人生、体味深情,把其中的精华用借用、化用等多种形式引种到你的文中,如此,你的作文的文学性就会大大增强。

感悟人生,抒写深情,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可从写作日记练起。只有我们善于发现美、思考美、讴歌人生的美,只有吐真言,抒真情,作文才能打动阅卷者的心。

〔“高中作文考试评价改革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课题批号ZC193)系列论文之三〕

★作者单位:吉林镇赉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涛声白发花儿
我将抱回涛声(组诗)
百岁白发祭儿殇
洗白发
除白发简易装置
如此乐观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蔷薇白发抄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沸腾在体内的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