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情感表现化虚为实的技法浅谈

2016-02-17 01:45杨学龙
中学语文 2016年33期
关键词:李杜表现手法词人

杨学龙

古诗情感表现化虚为实的技法浅谈

杨学龙

诗词鉴赏作为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诗词鉴赏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灿烂辉煌,领略古典诗词之美,汲取古典诗词精髓,陶冶自我情操,热爱中国古典文化。另外古典诗词的鉴赏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因此,学习诗词鉴赏方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学习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虚实结合的表现表现手法。“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时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在虚实结合的古诗词中,情感表现有一种值得我们关注技法——化虚为实。在用这种技法去赏析诗歌时,我们首先把握诗歌中虚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情感,化作了怎样的实景,虚与实之间是怎样转化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中,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赢得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倾心,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李煜的这一名句只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他出神入化地运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技法。深入地来看,词中的虚正是他心中广阔深沉而无法排遣的愁情。依据词人的人生经历来看,从一个帝王沦落为阶下囚,江山已失,故国不在,雕栏玉砌为人所有,佳丽朱颜沧桑憔悴,更为可悲的是春花秋月依旧,而自己却失去了最基本的人生自由,更不用说人格尊严,此时此刻词人心中悔恨、悲痛、忧愁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词人怎样将心中的愁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呢?词人将心中无法言传的愁比作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形象、具体、生动,达到了直抒难奏的效果。

古诗情感的表现中像这样化虚为实的技法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在唐宋诗词中尤其突出。

在唐代“李杜”都是运用此法的高手。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一句,就是将无限的离情别意在比较中化作万里东流的长江水生动地传达出来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化虚为实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唱《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借用无边落木和滚滚江水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除“李杜”外运用此法的还有许多许多高手,比如许浑、小“李杜”等。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一句,也是这一技法广泛应用的很好例证。

在宋词中更是将化虚为实的技法运用到了极至。贺铸,贺梅子就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家的高手。《青玉案》中化虚为实、清丽幽美的比喻,是最为人传颂之处。惊鸿一瞥而怀想至深,真诚恋慕却两心如隔,那一份爱的感伤和寂寞是十分古典而诗意的!而其内涵和意义又不唯爱情本身,佳人有幽锁深闺、华年虚度之慨,自己也有沉沦下僚、寂寞终老之悲。借美人以自伤,借烟草,风絮,梅子雨来说愁。真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从“李杜”、李后主到贺铸、李清照再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我们就会发现在古典诗词中,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是十分普遍的。如果我们能关注到这一点,并能从这种表现技法入手去鉴赏诗词,会使我们更容易把握住关键,切中主题,给我们解决很多难题。

诗人词家写作总是要借助一定的技巧手段来传情达意,我们解读与鉴赏诗词,就应该从技巧手法入手,引导学生从个例到普遍,从特殊到一般去认知感受,真正达到教一点,会一片,懂一首,会一类,先教而后不教的教学目的。学习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为实的技法,也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体现。“疱丁解牛,游刃有余”。其根本原因在于熟知对象,掌握了规律,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笔者认为,掌握一些诗歌表现手法,学会一些诗词鉴赏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单位:甘肃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李杜表现手法词人
和李杜合影
和李杜合影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词人的职业
厚重感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走出李杜优劣论的怪圈
——李杜优劣之争研究评述
林逋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