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闪光点

2016-02-17 16:58林艾菲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性格特点矛盾

林艾菲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福建漳州363000)



论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闪光点

林艾菲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小说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养料,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说是否成功的关键,而矛盾的人物性格是把人物形象变得立体丰满的法宝。人物外形特征的刻画、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内心冲突的描写、人物感情的变化缺一不可。郭芙是金庸小说中一个颇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她刁蛮不服输、固执,但对亲人无私的爱单纯直接,在大是大非上能坚定自己的立场,是一个性格矛盾冲突的典型人物,通过分析人物性格来看金庸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功力。

关键词:矛盾;外貌特征;性格特点;情感变化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是小说的基本特征之一。《神雕侠侣》是金庸的代表作之一,里面有很多令人记忆深刻的人物形象,有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还有许许多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其中最具争议性的要数——郭芙。郭芙的身份是郭靖、黄蓉的长女,是《神雕侠侣》中的剧情推动者,由于郭芙的鲁莽,她在激愤下砍断了杨过的右臂,在情况未明时用毒针射伤了小龙女,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她做了这么多错事后还不诚恳道歉,成为众多读者讨厌的角色。但人物性格塑造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两面性,也就是人物矛盾性格的塑造,郭芙身上有典型性。

一、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切入点是人物外形的刻画

(一)人物的称呼来突出外貌特征

郭芙,人如其名,如出水芙蓉。之所以单名“芙”字,据说是因为其母单名蓉字,凑一起,便是芙蓉。芙蓉就是刚开放的荷花,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如出水芙蓉般美丽。对黄蓉的美貌,金庸老先生描写得很详细,说黄蓉是个美丽不可方物、不可直视的女子,娇美无比,丰姿绰约。她的穿着是胜雪白衫,她走路翩然而来,有若雪山上的仙子,恍如隔世的精灵,美得清澈灵动,美得倾世绝尘,让尘世的女子黯然失色。形容她的美犹如一朵百合花在黑夜中盛开,有种江南水乡的水润清新与诗情画意,她肌肤胜雪,眉目如画,倾尽韶华。郭芙的外貌得到了母亲黄蓉的真传,眉目如画,秀美之极。因为郭芙不是主角,所以对其美貌的描述,虽不如黄蓉、小龙女等描写得那么详尽,但是她的貌美是不争的事实,丝毫不逊色于其母,芙排蓉前,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也是一种意喻,意思是郭芙的美貌比黄蓉更胜一筹。

(二)以形传神,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外貌

文中描写幼年郭芙,身穿淡绿色的罗衣,颈中挂着一串明珠,脸色像奶油一样的白嫩,似乎要滴出水来,她的双目流动,秀眉纤长。连李莫愁也这么看待郭芙,见这女孩儿肤似玉雪,眉目如画,心里一动:“听说郭夫人是当世英侠中的美人,不知比我如何?这小娃儿难道是她女儿吗?”郭芙少年的时候,霍都初见郭芙,她娇艳美貌,笑吟吟的点了点头。郭芙瞪了他一眼,转过头不理。公孙止向郭芙看了一眼,又向黄蓉望了一眼,笑着说,母女俩都很美,美得好像姐妹,黄蓉已是绝色,她的女儿可见有多美丽,真是美丽之极!青年郭芙年纪三十有余,杏脸桃腮,容颜秀丽,身穿宝蓝色锦缎皮袄,领口处露出一块貂皮,服饰颇为华贵。期间,也运用了侧面描写,甚至在杨过被砍了手臂后,本来大可以杀了郭芙,可是看见她楚楚可怜竟也下不了手,如果换成是个丑八怪的女子,估计早就被碎尸万段了。

通过人物的称呼和直接、间接的外貌描写,人物的基本形象特征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第一步,也是人物的外壳塑造,即“形”的塑造,接下来是人物“神”的塑造。

二、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点是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

性格决定命运。人和人之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性格的不同,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性格的塑造来完成。人物外貌通过容貌形态穿着来展现,那人物的性格主要通过动作语言来体现。郭芙,她的容貌继承了母亲黄蓉的优良基因,是个绝色美人,那她的性格特点呢?是不是也如黄蓉一样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呢?可惜的是,她作为郭靖和黄蓉的爱情结晶,却有两人性格里的劣势部分。她有黄蓉的任性大小姐脾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却没有黄蓉的善解人意和伶俐;继承了郭靖的愚蠢和迟钝,却没有郭靖的老实淳朴。特别是将她和妹妹郭襄做一个对比,性格的缺点越加明显。作为一个出现在全书前后的重要角色,她比郭襄的个性和人气都差了很多,在妹妹的对比下,让读者对她又爱又恨,想要真心喜欢她,又喜欢不起来。郭芙的名字也有她的性格寓意,芙的谐音是浮,意味着郭芙虽然像芙蓉花一样艳丽,却又浮躁、轻浮,没有定性,芙蓉花难以长成高大挺拔的乔木,没法抵御风雨。这样的缺点作为女性本来无可厚非,在旧社会本来追求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何况天生如此,又能怎么样?最多没办法担当重任,愧当郭靖黄蓉的女儿,事业上无法有大的成就。但金庸却笔锋一转,有意让郭芙这种性格缺陷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导火线,先是让她很冲动,不问青红皂白,就跑去找杨过耍大小姐的脾气,质问、算账,然后一怒之下,将无数少女的梦中情郎杨过砍下一只臂膀来,好好的帅气男子因为她成了残疾人,伤透读者的心,紧接着又莽莽撞撞地误发毒针将无数男人的梦中情人——小龙女打成绝症,又伤透男性读者的心。这两件看来令人惊世骇俗的错误之举,使得郭芙令人可恨的讨厌指数直线上升,她性格的缺陷部分彻底地暴露在读者面前。

(一)郭芙有着普通女性最本质的性格特征,生动真实

杨过断臂这一件事情的原因在于杨过为了解决武氏兄弟的窝里斗而谎称黄蓉早已将郭芙许配给他,他是郭芙的未婚夫。在封建时代,尤其是在宋朱理学大大盛行的南宋时期,一个女儿家的清白名声是何等的重要,郭芙在郭靖这一位呆头呆脑、重礼守规的父亲传统教育下,又有黄蓉这一位母亲的娇惯纵容,养成一副大小姐脾气,以她的性格,不问青红皂白,便去找杨过质问是符合剧情发展的事。从性格上分析,郭芙这种人,其实更像我们普通人,性格莽撞,智力一般,心眼不多,心肠不坏,又心浮气躁,做事半途而废,难成大器。她对杨过的感情,朦朦胧胧,模模糊糊,连她自己都不明白,只知道一味地乱发脾气。仔细想来,她的脾气暴躁、蛮不讲理,固然有其自身性格的原因,但杨过痴恋小龙女,又在英雄大会之上,众目睽睽之下,使一向众星捧月的她丢尽脸面(虽然那些人可能并不这样想,因为都在注意二人师徒相恋的乱伦行为,相反还会对她以同情,但心胸狭隘的郭大姑娘显然不会这样想,自当对此事耿耿于怀),对杨过的感情又无处着落,郁闷无处发泄,更可悲的是,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对杨过的爱恋,以至于不知不觉中由爱生恨,由嫉生妒,做出一系列蛮不讲理、无法无天之事,只是这种得不到而成的恨意,表现得不明显而已。

(二)郭芙身上的性格闪光点——至孝

在文中郭芙有个被读者完全忽视的品质——“至孝”,这一点却是所有人望尘莫及的。那就是她对父母的孝顺,贯穿了她年轻的一生。父母在,不远行。郭芙的一生,都跟定了父母,侍奉身边,随时尽孝,这是非常难得的。《天龙八部》中阿朱尽管至孝,可惜只是惊鸿一瞥。可歌可泣的一瞬间,转眼在我们心中化为永恒。在金庸人物世界中,我们还没碰到第二个孝顺了一辈子的女儿。郭芙15岁就跟着父母上战场,直到神雕故事要告一段落时,她已经31岁,还在战场上,嫁了人也不离家,直至襄阳城破。那么多年来,跟父母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而在襄阳城破与父母一起殉国之际,她的妹妹郭襄还在周游列国,远在川西寻找杨过(详见《倚天屠龙记》)。对比之下,郭襄在大是大非上,比姐姐可差得太远了,也就是说,阿朱孝顺了一下子;郭芙孝顺了一辈子。这样的女儿,是全世界做父母的一辈子梦想。

三、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难点在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人物性格要有复杂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描写不能公式化,一定要从多个侧面、不同角度来对人物进行入情入理地描写。坏人就什么都是坏的,好人就什么都是好的,这样的描写千篇一律,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染力。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黑格尔《美学》一书中论讲到:成功人物性格必须具有丰富性、明确性、主体性等性格特征。人物形象“善变”才能贴近生活而不至于失真,最终让读者自发地接受人物形象。

首先,郭芙的性格具有丰富性,但又不失整体性。人无完人,虽然郭芙深得读者痛恨之极致,但就其为人来说,却怎么也不能称得上一个坏人。她性格中固然有嚣张蛮横、固执己见的缺陷,但最多也不过是惹人厌、讨人烦罢了。但是她身上还有许多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优点。例如,她对亲人的爱,单纯、直接、毫无杂质,甚至愿意为其舍弃生命;她虽然有时刁蛮骄纵、蛮不讲理,但到了大事情、大关节上,却能坚定自己的立场,在这个尔虞我诈、波谲云诡甚至兄弟相残、父子相食的险恶江湖中更是难得。

其次,郭芙的性格也具有明确性和主体性。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父亲和母亲都是名人,在为人处世和品格修养上还是正派正义的,有保家卫国、爱家爱人的传统思想在指导。其实,郭芙这个形象,就是作者将这样的一个普通人带入到武侠的世界里,在这个奇人辈出、异事不断的武侠世界中,显得那么的平庸,那么的不讨人喜欢,又由于对感情表现不得其法而引发一连串的错误事件。

所谓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而又可变的倾向,它是由先天和后天、生理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复杂关系所形成的。郭芙性格的矛盾性正体现了这种先天和后天的多宗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她的出身,应该是个伶俐聪慧的姑娘,但是她步入江湖后的所作所为展示出她并不完美的个性特征,也显得真实。

四、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推动剧情的发展,由人物的矛盾性格牵引出人物的情感变化

人物的情感变化是人物形象的重要体现,心理活动的刻画显得尤为重要。金庸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尤其擅长心理描写,而对于郭芙心理层面的刻画主要通过三阶段恋爱心理的变化,或者说是三个不同的心理层次。

第一个阶段,是郭芙与武氏兄弟青梅竹马阶段。

郭芙与武氏兄弟青梅竹马,在这两个人之间始终难作选择,心情烦闷,被杨过一眼看穿,说武家哥儿俩都喜欢郭芙都讨好她,“大武哥哥比较斯文稳重,小武哥哥却能够陪她聊天解闷。两个人各有各的好,都武功强,长的英俊,对我都百依百顺,很是殷勤,哥哥有哥哥的优点,弟弟有弟弟的长处,可是好女不嫁二夫,我怎么能嫁给他们两个呢?”说得郭芙一愣愣的。金庸将这段女孩子心理写得惟妙惟肖。当武家兄弟正要为争夺郭芙而手足相残之时,杨过略施小计,使得武家兄弟伤心绝望而走。后来郭芙遇见了心中理想的白马王子耶律齐,以前对杨过那种欲死欲活、魂牵梦绕、难分难舍的感情纠葛,只是年轻心灵短暂的梦幻,她事后再想起这段青春情梦,觉得当时是如此荒唐,这就进入了这个爱情故事及其情感心理的更深入的一个层次。

第二阶段出现了郭大小姐的“真命天子”:耶律齐。

耶律齐出身贵族皇族,是老顽童的首席大弟子,与郭大小姐当然门当户对,生得又长身玉立,英姿挺拔,人品十分出众,而且武功高强、智勇双全,算得上文武全才。黄容都夸他是少一辈中的英杰,无论是武功还是人品,耶律齐比武氏兄弟都要高明得多,但这未必是郭芙爱上耶律齐的理由,我们来深入发掘一下:首先,武家兄弟性格不同,却有一件事情相同,那就是他们对郭芙无底线的逆来顺受,导致了郭芙习惯并喜欢在武家兄弟之间扮演骄傲的公主,随心所欲,但心中的白马王子毕竟不是这样可以随便呼来喝去的下人;其次,耶律齐性格稳重仁义且武功高强,很像郭靖,郭芙对他带着几分敬重几分爱戴。对于心理年龄偏低的郭芙,她对耶律齐的爱也就是恋父情结的体现。当然,郭芙未必知道自己爱上耶律齐的理由,这就是郭芙心中的矛盾,她喜欢武家兄弟,但心里又敬又爱的却是耶律齐。

第三阶段,也是最奇妙的一个阶段。

当我们认为郭芙已经找到最后的心灵归属时,金庸却在最后一刻反转一笔,揭开郭芙隐藏在心中的最大秘密。“只要他稍为顺着我一点儿,我便为他死了,也所甘愿,我为甚么老是这般没来由的恨他?只因我暗暗想着他,念着他,但他竟没半点将我放在心上?”“二十年来,她(郭芙)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每一念及杨过,总是将他当作了对头,实则内心深处,对他眷念关注,可是不但杨过丝毫没明白她的心事,连她自己也不明白。”此为郭芙情感变化的第三阶段或者说是第三层次的描写,堪称金庸小说的绝妙之笔,这一情节是对郭芙心理的发掘。郭芙在几乎过了半辈子之后,才在生死相博的战场上突然明白了自己的情感真相。聪明的古希腊人早就将“认识自己”奉为象征最高智慧的神谕。她只是个普通人,可惜出生在一个不普通的年代、不普通的家庭,遇到了一系列不普通的人、不普通的事。父母的成功带给她太大的压力,她迫切地希望得到世人的认同,但是在别人眼中她只是一个任性莽撞的傻丫头。这份无奈加剧了她的烦躁,可惜她的父母总是太忙,没有在意自己女儿的矛盾,没有给予女儿适时正确的关心和指导。郭芙在这份“无视”中自己寻找答案,却得到一个完全扭曲的结果——别人总在伤害我。因为这个认知,郭芙在伤人后总觉得自己无罪。“我是无心的,我都认错了,还要我如何?”就郭芙本人而言,除了她比较鲁莽、心高气傲外,她还是一个十分单纯、率真的人。她没有别人那么狡猾,思想不会拐弯,说话又直,再加上自诩得天独厚的家庭优势,充满着优越感的她更加容易得罪别人,更加容易与人发生摩擦。在金庸小说的主人公中,郭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她的性格特点没有像其他女子那样依照男主人公而变化。她反抗了,对立了,虽然不那么完美,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完全的自我。她是金庸作品中偶然出现的对男权构成挑战的女子。[3]

金庸揭开郭芙心中的秘密之后,完成了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那个“讨厌”的郭芙,到最后居然变成了可怜的郭芙。这个转变,使得这一形象具有更丰富的人文价值和更崇高的艺术成就。再回过头来看郭芙与杨过之间的恩怨纠葛,看郭芙的成长经历和人生遭遇,就会带着一种悲悯的目光。[4]郭芙自觉一生什么也不缺,但最想要的东西却从未得到,乍看之下似乎说的是杨过的爱情,深思则不然。郭芙确实什么都不缺,但没有一样东西是需要她费劲气力、用尽智计得来飞,她不用为追求某种东西而费神,她从来都是接受,所以她无法感受获得的喜悦。父母给她安排了优裕的生活,在物质上从不匮乏,在精神上,她一直不缺身边人的呵护娇宠,她拥有的太多了,不曾用自己的力量争取过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这才是郭芙真正的悲剧。郭芙的生活太过平坦,她的生命中不存在激情,因此她才会对始终充满激情的杨过迷恋如此长的时间。金庸用春秋笔法刻画郭芙,大节不亏,家人有难从不逃跑,面对敌人拼命到底、绝不求饶,以行动保护家人弟妹,遗传了祖母李萍的传统妇女贞烈精神,捍卫名节,大半生跟随父母带军守城,捍卫大宋江山,富有爱国精神又重义气、威武不能屈,无愧为“大侠之女”。

小说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养料,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说是否成功的关键,而矛盾的人物性格是把人物形象变的立体丰满的法宝。人物外形特征的刻画、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内心冲突的描写、人物感情的变化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陈墨.细品神雕:问人世间情为何物[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陈墨.陈墨评金鹰—人物金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3]黄志刚,黄凌云.烈日下的芙蓉—从金庸小说看男权意识影响下的女性命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

[4]陈墨.陈墨评金鹰—人物金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5]陈墨.陈墨评金鹰—影像金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黄文丽)

The Theory of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s Flash Point in Novel

LIN Ai-fei
(The Open University of Fujian Zhangzhou Branch School,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Abstract:Novel is nutriment of our spiritual life,literature characters designing is the key for a successful novel,and contradictory characters could be amagic weapon which makes the characters stereoscopic and variou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hape characteristics,the shaping of characters,the description of characters’intrapsychic conflict,the emotional changes of characters,all of these are indispensable.Guo Fu is a representative female character in the novelof Jin Yong,she is obstinate and indom itable,buther feelings for fam ily numbers are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she could stand her ground onmajor issues of principle,this shows that she is a typical case of personality conflicts.This paper research the characters designing skills of Jin Yong’s novel by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s.

Key words:conflicts;appearance features;characteristicsof personality;emotional changes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17(2016)01-0029-05

doi: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6.01.0006

收稿日期:2016-01-15

作者简介:林艾菲(1981—),女,福建漳州人,讲师,文学学士。

猜你喜欢
性格特点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矛盾心情的描写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爱的矛盾 外一首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你想认识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