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英驻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L.E.兰格上校拉达克巡查报告
——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选译

2016-02-18 10:14朱卫译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拉达克巡查

朱卫译(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1936年英驻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L.E.兰格上校拉达克巡查报告
——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选译

朱卫译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1936年八、九月间,英驻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L.E.兰格陆军上校对拉达克地区进行了一次贸易巡查,并在返程后将有关此次巡查的报告随函附寄给了英印政府。在报告中,兰格以商贸关系为中心,全面陈述了有关拉达克的历史概况、商路管理、道路维护、首府列城、行政机构设置及苏联商业力量渗透等六个方面的情况,敏锐地洞察到了造成英印方面与中国新疆之间贸易下滑的各种因素,为下一步英印政府制定与调整中亚贸易政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英驻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拉达克;巡查;中亚商路

译者按:拉达克(Ladakh)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南缘、今印控克什米尔最东隅,扼连接南亚、中亚和中国西北、西南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就是沟通上述地区间经贸往来的重要中转枢纽。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拉达克都隶属于我国西藏地方政权。但是自30年代以后,这一隶属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拉达克地区先是为兴起于克什米尔西南印度旁遮普邦的锡克王国吞并,后又被英国治下英属印度政府所控制,成为其辖下克什米尔土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变化,虽然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均未予以承认,但拉达克脱离中国管辖这一事实已然形成。此后,英国方面为进一步增强与俄(苏)争夺中亚的实力、巩固英属印度北部边疆防线、竭力谋求在我国西藏地方的特殊利益,对拉达克在沟通与联系中印交通方面所起的作用日渐重视,遂向该地派驻了一名临时代表,即英国驻列城(Leh,拉达克首府)代办(称“英国联合委员会委员”,British Joint Commissioner),后又将其升格为常设机构,专门负责监督克什米尔当局对拉达克的日常管理,对过往拉达克的各地商旅及商贸交易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并按时向英国驻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the Resident in Kashmir)呈送年度贸易报告,后者再将其上呈英印政府。

1990年,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的董志勇先生在赴英访学结束后,从英国印度事务图书与档案部(the British Library India Office Library and Records)以微缩胶卷的方式选购了一批有关西藏、新疆的档案带回国内,交付国家民委,其中便有关于1920至1947年拉达克年度贸易情况的档案资料。后西北历史研究室又从民委专门订购了一套拷贝件,供学者研究之用。译者在西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就读硕博士期间,有幸见到了这批档案资料,并参与了导师周伟洲教授主持的有关英国印度事务部涉藏档案题解和选译研究课题,主要承担其中《拉达克年度贸易报告(1920-1947)》档案部分的编译。在仔细研读与编译过程中,译者深感此中所涉档案资料的丰富及其在研究近代以来中、英(印)、俄(苏)之间边贸与国际关系方面的价值,遂决定将所译其中一份贸易档案文件公布出来,希以此引起国内拉达克史研究学者对这批贸易档案的关注。

译者所选档案为《印档》编号L/PS/12/3289,P.Z.1559/1937号文件,主要记录的是英驻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L.E.兰格陆军上校(L.E.LANG,Lieut.-Colonel)对其在1936年八九月间赴拉达克首府列城进行贸易巡查情况的汇报。

锡亚尔科特①时间1937年2月2日来自英驻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第D.-60-C./37号信函

1、很荣幸呈交本人近来赴拉达克进行巡查情况的报告。

2、我是于1936年8月3日从斯利那加②(Srinagar)出发,9日穿过佐吉拉山口(Zoji La Pass),于1936年8月22日抵达列城。我利用从1936年8月23日至9月7日的时间,探访了在列城的克什米尔重要官员、主要居民和中亚商人。

我对从瓦亚尔大桥(the Wayal Bridge)到列城的协定道路(the Treaty Road)进行了详细检查,同时检查了在列城的保税仓库(the Bonded Warehouse)和大麻货仓(Charas Godown),并于8日离开列城,沿原路返程,26日抵达斯利那加。

3、我在信后附有一份报告。

我得出的总体结论是,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和中亚之间贸易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苏联(Soviet Russia)在中国突厥斯坦(Chinese Turkestan,指中国新疆——译者注)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该国动乱的局势,最后也与该省政府不尽责从而导致人民穷困和缺乏安全感有关。

而苏联则利用这一动乱态势,鼓动当地的中国官员尽可能多地对从英属印度进口商品的商人们施加种种限制,即向苏联产品以外的商品征收进口税。另外,苏联方面通过给予制造商们补贴,已可使其无视欧洲和印度商品价格的竞争而将一些特定种类的商品登陆列城、吉尔吉特③(Gilgit)和斯利那加。

4、近来新疆政府(the Government of Sinkiang)已禁止在叶尔羌④(Yarkand)种植大麻(Charas),受苏联影响控制和阗⑤(Khotan)的东干人(the Tungans)也可能会采取类似举措。

随着大麻贸易的大量减少和其从1937年夏以后可能造成的更大影响,今后向印度的出口将局限在毛毡(Numdhas)、肠衣(intestines)及少量苏联制成品上。这一出口的匮乏将使商人们无法从英属印度购买商品,也必然会导致今后几年内沿中亚商路商品运输的严重下降。

5、据了解,将英国总领事(the British Consul-General)从喀什噶尔(Kashgar)调往乌鲁木齐(Urumchi)一事正受到关注。这兴许会对贸易产生刺激影响,不过我仍然坚信,这件事将不会使在英属印度的贸易有所改善,除非直到中国当局能够给予英属印度商人像现在给予苏联商人同样的鼓励与便利,并且对经过英属印度口岸运输的外国免税商品进行检查。对于后一方面,我还要指出的是目前沿中亚商路经过英属印度口岸运来的保税商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德国、日本的制成品。而如果不对进口印度的此类商品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的话,那么印度的纺织品就不可能与那些外国产品相竞争。所以,倘若英属印度和克什米尔方面想从中亚贸易中获取任何收益的话,就必须对外国保税商品的出口加以某些限制。

[机密]

报告

1、历史——克什米尔边省拉达克由鲁布斯库(Rupsku)、赞斯噶尔(Zansgar)、努布拉(Nubra)区和中部拉达克构成。它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类居住区。这里没有低于8000英尺以下的地方,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海拔12,000至15,000英尺的地方。山脉的海拔在17,000至21,000英尺之间,有几座山峰还达到了25,000英尺。

由于降雨量稀少,农业只能在山谷中依靠灌溉进行。早期的移民是达尔德人(the Dards),属伊斯兰教什叶派(Mohammedans of the Shiah sect)。公元10世纪时,(拉达克)为藏人政权统治,藏王的统治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远至佐吉拉山口。

约公元1300年,(拉达克)与拉萨(Lhassa)间的宗教联系密切起来,其邪灵崇拜也为喇嘛教(Lamaism)所取代。一百年后,喇嘛教的改革领袖宗喀巴(Tsonkapa)到来,在此创造了一种倾向于红教的爱国主义情感。1610年,藏人政权虽然成功地抵制了蒙古族人的入侵,但自此以后其权力也走向了衰落。1840年,西藏西部帝国(the Western Tibetan Empire)灭亡,而此时锡克人(the Sikhs)则在查谟大公(the Raja of Jammu)的帮助下征服了克什米尔。勇敢的道格拉人(Dogra)领袖佐拉瓦·辛格(Zorawar Sing)受命从斯利那加穿越诸山口,彻底征服了巴尔蒂斯坦(Baltistan)和拉达克。由于听闻拉萨有黄金,他又借着胜利的喜悦发动了一场翻越西藏山脉的远征。不过,这次远征最终是以仓促草率、损失惨重的撤退而作结。

在锡克人军队到来之前,拉达克是由一位奉中国为最高政权、拉萨大喇嘛为其精神首领的大公(Raja)来统治的。

当拉达克为锡克人征服以后,该大公被迫离开了列城,其领地除斯多格(Stog)村以外全部被没收。虽然现在大公的名号仍为其后继者所保留,但是其拥有的地位或影响已很小,仅毫无任何统治权力的居住在斯多格村里。

根据1846年条约⑥条款,印度王公古拉伯·辛格(Maharaja Gulab Sing)从英国政府手中获得了克什米尔,拉达克也因此成为了其领地。拉达克人属蒙古利亚人种(Mongolian type),大多信奉佛教。他们中大部分是农民,使用一种牦牛(the Yak)和普通牛的杂交品种——犏牛(the Zho)来耕种。这一地区有着为数众多的、被称为贡巴(Gompas)的佛教寺院,寺院中居住着红教或黄教的僧侣或喇嘛。这些喇嘛许多都来自邻近的村庄,由于其身份使他们手中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然而却并未用来为村民谋福利。拉达克的首府、主要城市——列城,以作为中亚、西藏、克什米尔和英属印度的商贸集散地而著称。

2、中亚商路——1870年,印度政府和克什米尔政府间起草了一份商贸协定,条款中克什米尔政府准许给予经克什米尔沿协定道路到中亚的所有保税商品以免税、无妨碍、无干扰的优惠;同时,任命了两名联合委员会委员,一位是驻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次助理(the 2nd Assistant to the Resident in Kashmir),另一位是拉达克的瓦齐尔⑦(the Wazir)。他们的职责是监督道路的维护,处理中亚商人内部、英国人和克什米尔人、苏联人和中国人之间的所有纠纷。由于该协定,商队经过克什米尔的所有税目均被废除,商人们现在可在列城收到已在英属印度口岸缴纳的所有目的地为中亚的商品的退税。

往来于英属印度的所有商品都是通过汽车运输到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铁路站点的。这些包裹(即商品——译者注)都要在道麦尔(Domel)的克什米尔关税局(the Kashmir Customs post)接受一名英国税官的检查。所有保税商品一经到达斯利那加后,就将在一保税仓库接受再次检查,之后要运往中亚的商品再由小马驮载,经过长途跋涉运抵列城,在那里将又一次进入保税仓库接受检查,然后才被准许运往叶尔羌、和阗和喀什噶尔。在列城除保税仓库外,还保有一个大麻货仓,由一名大麻专员(a Special Charas Officer)负责。该大麻专员必需检查所有捆装大麻,并给其开具前往霍希亚尔布(Hoshiarpur)的发货单。除检查大麻外,大麻专员还须检查这些驮马有无超载,公认的每匹小马的负载量为200磅。我在对大麻货仓进行巡查时,发现有时来自中亚的捆装大麻超出了允许的重量,从而造成了马匹的损伤。因此,我警告所有商人,今后大麻专员将卸载并扣押所有超载大麻,一旦发现有超载运送大麻到列城的商人,将被处以罚款并没收超载大麻。

3、协定道路的维护——根据1870年条约条款,克什米尔政府同意每年拨款2000卢比⑧作为道路维护费用。这笔款项除用于道路维修外,还用于商栈的维护,是根本不够的。所以,最后经英国联合委员会委员与驻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磋商后,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即每年呈交一个包括维护费用和修建诸如旅人的招待所、商人及驮畜的商栈以及除日常维护以外的桥梁和特殊道路的校直等新工事费用的预算。

从斯利那加到列城的道路包括16个驿站,全长约242余英里。早在几年前,远至玛塔雅安(Matayan)、长76英里的道路就交予了克什米尔公共工程局(the Kashmir Public Works Department)进行维护,条件是修造和维护从斯利那加到位于佐吉拉山脚下的巴尔塔尔(Baltal)间60英里的道路,使其能够通行汽车。但是,由于资金的短缺,目前克什米尔政府才仅修建了至瓦亚尔(Wayal)大桥、长16英里的一段汽车路。不过如果可以获得资金横跨信德河(the Sind river)建造一座新大桥的话,这条汽车路的修建还是有希望的。英国联合委员会委员负责监管从玛塔雅安至帕纳米克(Panamik)长216英里道路的维护。每一个驿站都建有招待所和商栈,如有需要都可提供日常供给和驮运小马。

为便于实际施工与维护,需长期聘用4名副监工(Sub-overseer),并给每位监工拨付必要的资金以用于其工作的开展。

这一方案从表面上看仍有可议之处,因为实际承担的工作是由低收入的下属来完成的,而对他们却无法进行严格的检查。

直到1932年为止,驻扎官代理官邸的官员都包括两名驻扎官代理助理,一是英国联合委员会委员,负责6至10月间有关协定道路的事宜。他的存在使副监工的工作得到令人满意的检查,道路获得极好的校准,招待所、商栈及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优良,这些都展现出其在执行中的细致与高效性。实践证明,在过去7年里由于暂时裁撤了两位驻扎官代理助理中的一位,仅有一位助理是不可能行使英国联合委员会委员的全部职责的。由于用于道路上的必需时间被极大的缩减,很自然地导致了副监工们在没有此类监督之时就会擅离职守。

在最近我巡视之前,克什米尔首席部长(the Prime Minister of Kashmir)问我是否考虑将道路维护工作交予克什米尔公共工程局。我虽然非常反对这项提议,但是如果道路的状况恶化到驻扎官代理无法再去为了商旅的利益而进行维护的话,这便成为一个必须严肃考虑的问题。

幸运的是,通过近来我对道路的勘查以及对招待所和商栈的视察,使我确信副监工们的工作还是令人满意的,而把道路维护转交克什米尔公共工程局,无疑将会增加支出。这一结论是基于我在1935年秋对班迪普尔——吉尔吉特(Bandipur-Gilgit)道路的巡查得出的,该道路自1891年由斯佩丁公司(Spedding and Co.)修筑以来,一直都由克什米尔公共工程局来维护。在这两条道路中,拉达克协定道路以更少的费用而远远更好的维修状态得到维护,我也从中找到了更有效的监督。

4、拉达克首府和中亚商业中心列城——列城,位于海拔11,500英尺、距离斯利那加239英里的印度河边,系拉达克的首府、瓦加拉特瓦齐尔(the Wazir Wazarat)的夏宫所在地。它以前是拉达克国王的驻跸地,至今这里仍然保留着宏伟的宫殿,现在已无人居住,克什米尔政府正在对其进行适度修缮。

夏天,来自印度、突厥斯坦和最遥远的中亚地区的商人们,翻越喀喇昆仑山脉(Karakorram),沿着艰难崎岖的山路,将大量商品带到这里来进行交易。商品交易的主要形式是以物易物。

由于在列城没有银行,因此使一些放债者以经营高利贷来赚钱盈利。

从喀什噶尔、叶尔羌和和阗的贸易路线是首先穿越喀喇昆仑山脉高18,270英尺的山口,然后进入达普桑平原(the Depsang Plains),之后再次翻越喀喇昆仑山脉高10,781英尺的羌隆(Changlung)山口,从这里沿努布拉和沙尧克峡谷走60英里,到达高13,500英尺的卡尔东(Kardung)山口,最后再走30英里抵达列城。

在列城有两个主要仓库用于检查和储存货物。由大麻专员负责的大麻仓库仅用来存放大麻。

摩拉维亚人(the Moravians)在列城从事布道工作已有半个世纪,不过他们似乎并未在使当地人皈依基督教方面做任何积极的尝试,而是致力于医药与教育事业。

不幸的是,列城的布道团诊所(the Mission Dispensary)早已在过去五年里关闭,而这使得曾将它视作商路一大特色的商人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失落。

访问期间负责布道团的彼得主教(Bishop Peter)告诉我称,该诊所之所以关闭是由于资金的缺乏和难以找到医学传教士。不过后来其继任者阿斯伯克先生(Mr.Asboc)又写信给我称,他已在采取措施重开诊所,将尽力去找寻医学传教士。

5、拉达克行政机构——克什米尔北部两个行政区巴尔蒂斯坦和拉达克构成了拉达克的瓦加拉特,由一位瓦齐尔管理,其夏宫设在列城,冬宫设在巴尔蒂斯坦的主要城镇斯卡杜(Skardu)。在冬季月份瓦齐尔不在列城期间,是由一名乡长(Tehsildar)代表瓦齐尔担任联合委员会委员行使职责。

克什米尔政府还负责维护在列城和卡尔吉尔的土邦诊所以及列城的小型兽医院。

警察局设在列城和卡尔吉尔。

瓦加拉特的司法工作是由瓦齐尔担任区法院法官(District and Sessions Judge)、乡长作为一级地方法官(First Class Magistrates)来执行的。

公共建设工程由总部设在喀什噶尔的一名助理工程师来负责。

6、在报告的结尾我要谈谈有关苏联通过中亚商路的宣传渗透问题。

要继续密切监视所有到达或离开列城的人员,所有外国人都必须持有通行证、许可证或其他旅行证件。很可能有一些商人被苏维埃政府雇为代理,沿商路来到印度。目前获取情报的唯一手段是通过驻列城的大麻专员。该专员负责调查所有可疑人员,必要时为其拍照,并提交个人周记给英国联合委员会委员,而后者则会马上把这些到达或离开列城的可疑人员通知驻白沙瓦的情报局(the Intelligence Bureau,Peshawar)。

L.E.兰格(LANG)陆军上校

驻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

驻锡亚尔科特克什米尔驻扎官代理官邸

1937年2月2日

[注释]

①Sialkot: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东北部一城市。

②Srinagar:今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的夏季首府。

③Gilgit:今巴基斯坦所控克什米尔西北部一城市。

④Yarkand:中国新疆域名,其辖地大致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区南部、喀喇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一带。

⑤Khotan:今新疆和田。

⑥指1845-1846年英国发动第一次对锡克王国的战争,结果锡克王国战败,英锡双方于1846年3月9日签订了《拉合尔条约》。

⑦瓦齐尔(Wazir):阿拉伯语音译,指伊斯兰国家历史上对宫廷大臣或宰相的称谓,今指“部长”或王国“大臣”。

⑧卢比(Rupees):简写为Rs.,印度一主要货币单位。

[责任编辑顾祖成]

[校对陈鹏辉]

中图分类号:K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88(2016)02-0064-05

收稿日期:2015-02-15

作者简介:朱卫(1978-),女,山东临沂人,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副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北少数民族史。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西藏项目”子课题(项目号:XZ1124)“英国印度事务部涉藏档案选译(1911-1947)”最终成果之一;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20世纪上半叶拉达克与中印边贸研究”(项目号:13B078);湖南文理学院青年专项、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世纪上半叶拉达克与中印边贸研究”(项目号:YXQQ1201,15BSQD1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拉达克巡查
古格的黄昏
丝路叶尔羌—拉达克段商路及贸易的历史考述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拉达克社会历史文化演变及现代转型研究
藏语拉达克话的几个语音特征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