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加州鲈鱼养殖技术

2016-02-18 08:04敏唐玉华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4期
关键词:成份鲈鱼池水

闵 敏唐玉华

池塘加州鲈鱼养殖技术

闵 敏1唐玉华2

2015年,江苏省金湖县以《加州鲈鱼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三新工程项目为依托,从浙江省湖州市引入加州鲈鱼种,在银涂镇薛某的10.2亩池塘内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4843.8元/亩的较好养殖效益,又为当地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培育出了新的增长点。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养殖条件

养殖池塘水源来至高邮湖水系,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周边环境安静,电力配套,交通便捷,无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染。养殖池面积为10.2亩,池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埂宽为2.5~3.0m,池坡比为1:2.5~3.0,水深为1.5~2.0m,池底平坦,保水性好,土质为偏碱性的粘壤土。池中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防止进、排水交叉污染和病菌的传播。另外,池中配有相应的增氧机、投饲机用水泵等生产设施。

二、养殖准备

1.清池消毒

入冬时排干池水,先铲除并焚烧池边杂草,以烧死草种及虫卵等。然后再挖除池底过多淤泥,保留淤泥10~15cm,冻、晒池底整个冬季,以加速底泥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消除病原菌的危害。于放养前15~20天先用生石灰干法药塘,用量为100kg/亩。一周后注水80~100cm,再用溴氯海因(主要成份:溴氯海因,1-溴-3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规格:24%)消毒,用量为100g/亩,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体、野杂鱼、水生昆虫、寄生虫(卵)等敌害。

2.施肥培饵

于鱼种放养前5~7天,向池内投施高效生物肥水宝(主要成份:生物有机肥、活性酶、浓缩微生物制剂;规格:80%),用量为200~250g/亩·m,以促进浮游生物、有益藻类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与快速生长,为接将入池的鲈鱼种提供优质天然饵料。之后,每隔10~15天追施1次氨基酸肥水膏(主要成份:海洋生物提取液、活性氨基酸、硅藻素、微量元素、生物素、多肽、生长激素、活菌等),用量为0.5~1.0kg/亩·m,以激活水体中各种环境生物的活性,加快池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增加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密度。

三、鱼种放养

1.鱼种放养

10.2 亩共放养加州鲈鱼种91.8kg;搭配放养鲫、鲢鱼种分别为30.6kg和81.6kg。亩放鱼种规格、密度及时间见表1。

表1 亩放鱼种规格、密度及时间

2.鱼种消毒

加州鲈鱼种在入池前用3%~5%的食盐水药浴10分钟左右,鲫、鲢鱼种用15~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20分钟,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切断其传播途径。

四、养殖管理

1.投喂管理

在池岸北侧中部搭建投饲台,将投饲机安装在伸向池内台面的顶端头。在投饲机前方用20目的网片围成1个20~30m2的方形食场,网片下缘入水50cm左右,上缘用直径为10cm的PVC管子作浮子,以防饲料随风漂散。加州鲈鱼种入池的前2天,主要摄食池中预先培育好的红虫等浮游生物,无需投喂其它饵料。从第3天起,使用加州鲈鱼0号颗粒饲料(由浙江东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进行驯化,引诱加州鲈鱼集群向食场内摄食。驯化7~10天后,使用投饲机投喂,让加州鲈鱼聚集至食场内上浮摄食,实行“一日三餐”制(上、中、下午各投喂1次)。养殖初期投喂0号料和1号料,蛋白含量为46%~45%,粒径为1.7~4.0mm,投饲率为6%~8%;养殖中期投喂2号料和3号料,蛋白含量为45%,粒径为4~8mm,投饲率为5%左右;养殖后期投喂4号料、5号和6号料,蛋白含量为44%,粒径为8~12mm,投饲率为3%~4%。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加州鲈鱼的摄食生长情况及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科学调整。

2.水质管理

(1)加换新水。每5~7天加水1次,15~20天换水1次,每次加、换水量分别为20cm和30%左右,保持透明度为35~40cm。

(2)增加溶解氧。在增氧机上安装溶氧控制器,根据养殖需要,设定池水溶氧的上、下限,实行全自动增氧,始终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3)稳定pH值。当pH值低于7.5时泼洒生石灰,当pH值高于8.5时,泼洒pH值降解剂(主要成份:植物多糖、酶、pH值降解因子等),用量分别为10kg/亩·m和200g/亩·m,将pH值稳定在7.5~8.5之间。

(4)调优水质。每半月泼洒1次微生物益水素(主要成份:枯草芽孢杆菌、纳豆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及复合性酶),用量为200~300g/亩·m,以快速分解水体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它腐败有害物。

(5)改良底质。每20~30d泼洒1次底毒净(主要成份:复合盐、表面活性剂、除臭素、增氧剂等),用量为200g/亩·m,以分解富营养化底泥,抑制其变黑发臭,阻止池底致病菌维生物生长,修复和改良池底生态环境。

3.防病管理

加州鲈鱼抗病力较强,只要加强预防,很少患病。养殖全程应始终不渝地坚持“防病为主,治病为辅”的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措施,严格控制鱼病的发生和蔓延,将病害损失降至最低。

(1)投喂药饵。每月投喂1次用0.1%的大蒜素(主要成分:二烯丙基二硫醚及二烯丙基三硫醚;规格:10%)、1%的VC(主要成分:L-抗坏血酸-2-磷酸脂)和0.3%的免疫多糖(主要成分: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甘露寡糖、β—葡聚糖等免疫糖类、各种维生素、植物多肽等 )制成的药饵,连喂4~5天,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率。

(2)食场消毒。每10d左右用浓度为0.5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氯60%)溶液对食场消毒1次,防止细菌的大量滋生。

(3)水体消毒。每10~15天用菌毒消(主要成份:二氧化氯;规格:6.2%)进行1次水体消毒,用量为50~100g/亩·m,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

(4)定期杀虫。每月用菌虫清(主要成分:复合生物碱溶液)杀虫1次,用量为130~150mL/亩·m,以控制寄生类原生动物的繁殖与生长。

一旦出现池鱼患病征兆,应仔细排查病因,准确诊断病情,科学选用药物,合理计算用量,力求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将鱼病消灭在诱发状态。

4.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池鱼活动、摄食、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及时清除池边杂草及池中污物,发现池水变坏,应及时采取改良措施,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稳”。平时应认真填写塘口记录,详细记载放种、投喂、施肥、用药、天气、水质、捕捞、销售等情况,以便统计分析,为制定下一轮养殖计划和改进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五、养殖结果

1.养殖成本

10.2 亩养殖总成本为148348.8元。其中:加州鲈鱼种12852元、鲫鱼种367.2元、鲢鱼种489.6元、饲料119340元、塘租5100元、电药费4080元、人工费6120元。每亩养殖成本明细见表2。

2.养殖收入

亩养殖总收入为197755.6元。其中:加州鲈鱼192086.4元、鲫鱼1599.4元、鲢鱼4069.8元。每亩养殖收入明细见表3。

3.养殖效益

10.2 亩养殖总收入为197755.6元,总成本为148348.8元,总效益为49406.8元,亩效益为4843.8元。

六、小结与体会

为了防止加州鲈鱼自相残食,在同一池塘内放养的鱼种规格应尽量一致,并一次放足。这样做还有利于加州鲈鱼的均衡生长。

表2 亩养殖成本明细 单位:kg、元

表3 亩养殖收入明细

在主养加州鲈鱼的池塘中,合理搭配放养部分鲫、鲢鱼种,不仅能起到清理池内残饵,控制池水肥度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水体生产力,增加养殖综合效益。但不宜搭配抢食能力较强的鲤、草、青鱼等,以免其与加州鲈鱼抢食。

(通联:211600,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成份鲈鱼池水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2019是瑞士“鲈鱼年”
绩优指数成份变更与一周表现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for Rotating Machinery Condition Monitoring Using Vibration Signals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欧盟禁止在化妆品成份中使用3-亚苄基樟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