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

2016-02-18 12:57林敏
求知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林敏

摘 要: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里面,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传统的中华文化在学生的心中深深扎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小学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品德课”)更是可以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文化寓于德育内容之中,会使德育更生动活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品德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在教学中传播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品德课;学习兴趣

收稿日期:2015-08-25

在小学教学中,通过反复的学习、思考与实践,笔者开展“导入激趣——体验明理——激情导行——拓展践行”为主要环节的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笔者发现这一教学模式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可以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选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通过视、听等教学手段呈现给学生,渲染浓厚的文化课堂氛围,产生情感预热,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效果。

比如,学习“江山如此多娇”一课时,教师在导入时可以配乐吟咏诗歌,并提出问题:下面的诗句反映的是祖国什么地方的景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

这样的导入先声夺人、营造声势,让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我们的祖国不仅有壮丽的河山,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注重体验,感悟明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在品德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兴趣爱好等特点,将他们的需求作为教育的切入点,注重让学生体验,把“大”道理讲“透”,把“空”道理讲“实”,把“死”道理讲“活”,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使其在感悟中自然而然地明白道理。

3.激发情感,内化导行

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抓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情”为线索,适当地运用“以境激情法”“以情激情法”“榜样感染法”“以理激情法”等方法,促使学生“情动”,在探究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和心灵沟通,从而促进与推动学生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最终完成提升与内化,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比如,教学“勿忘国耻”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的片断。学生观看后,深深感受到:一个国家如果政府腐败,老百姓就会饱受屈辱、任人宰割。同时也对保卫祖国、浴血奋战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充满了无限崇敬爱戴之情。在课堂尾声时,我带领学生齐唱国歌,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4.拓展延伸,评价践行

课堂教学的结束不等于教育活动的结束,品德课的真正使命不是在课堂而是在课外。教学过程的延伸,必须进入这第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身边的文化资源为基点,以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为背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点拨导引,和学生共同评价,将传统文化的教育延伸到课外、渗透于实践。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举办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如组织《三字经》《弟子规》背诵大赛;开展“古诗词朗读会”;举办“颂英雄故事赛”;组办“硬笔书法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将教育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汲取并领略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独特魅力的同时,产生对祖国文化精髓的认同感、传承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

[2]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陈江风.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