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探究

2016-02-19 00:29韩艳松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评价方式素材技巧

韩艳松

摘 要:新课程改革凭借着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和重视以学定教的理念,突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素材;评价方式;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25-02

一、培养学生在农村生活的这个环境中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食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我们应大力引导学生观察,丰富其写作内容。农村小学生作文,学生大多完全按照老师所读范文而写,老师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章,连章成篇就是作文了。其实农村有广袤的田野,清澈的河流,静谧的树林,为农村学生提供了廉价的玩耍嬉戏,释放童真童趣的广阔舞台。春天折柳枝编草帽,夏天去河里游泳、捉鱼,到树上捉知了、捕螳螂,秋天捉蛐蛐,冬天到田野里堆雪人、打雪仗。老鹰捉小鸡、放风筝、丢沙包、折纸船、滚铁环……各种游戏应有尽有,玩得痛快,看得眼馋,令人回味无穷。

二、帮助学生拓展选择素材的空间。

1、通过看“电影、电视”,发现素材。“电影、电视”是学生发现素材的途径之一。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影,学生感触很深,很多学生还主动来表演其中的片段,再通过观后感的写作,通过观看《跳出我天地》,学生又积极的绘声绘色的表达,这样的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使学生掌握到很多得素材。

2、利用直观、新颖、形象的网络资源来收8集素材。教师利用的是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来收集素材,而现在随着网络的出现,新媒体成为了重要的素材收集工具。教师可以将网络上好的素材下载下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讲述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素材空间。讲解课文时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触发学生心灵,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课后让学生多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使知识得到转化。

3、读书笔记积累法。作文需要积累多方面的素材,这就必须扩大阅读范围。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碰到有价值的,写得精彩的美词佳句,即把它存入作文材料库,在闲着的时候朗读或背诵。这样,能逐步改造我们的语言,提高作文素质,写起作文来,才会运用自如。

三、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说、读、写的能力,使孩子全面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而学生是存在个体的差异的,在作文的教学中也不例外。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要在作文中实施因材施教就要区别对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根据他们思维和语言的差异,巧妙的对孩子实施帮助,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将学生划分为几个类别,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训练方案。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要分类去帮助和指导孩子。在作文的教学中把孩子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喜爱写作文,并且中心明确,语言生动的孩子。第二类是有一定的内容,语言平实,语句还算通顺的孩子。第三类孩子是不喜爱写作,提起笔写不出什么东西的孩子。

针对第三类学生我认为对他们的作文目标定位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是最基本的,把句子基本写通顺,把过程基本写完整,错别字尽量少一点,重要的是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我制定的初级目标是让孩子有内容可写,并且有一定的框架结构,有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其实这类学生主要是平时懒得动脑子,动手去写作。那么就必须从简单的做起, 第一步要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第二步积累好的文章、好词、好句。第三步要多读书,用心读,学会仿写。第四步要脱离别人的文章,自己动手去写一篇作文。

针对第二类中等学生,主要是树立榜样,激发兴趣。跟优良生相比,他们的作文能力相对弱了一些,要有意识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等,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如果有闪光点还可以加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要以优秀生为榜样激励给他们的作文增色,教师要有意识的鼓励他们写出中心明确,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作文,平时要求他们多去读一些优美的范文,去记一些优美的句子,以备自己用.

第一类学生本身就有很好的语言思维的天赋,这类学生拓展素材空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未来世界,重视想象的开发,挖掘个体潜能,放胆让学生自由写,随意发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想象力和直觉思维。学生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文。

四、改变作文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爱写作文。

《新课标》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创意的表达。随之也要求很多的教师去改变作文的评价手段。

1、评价要有灵活性。作文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模式是“学生习作,老师批改”,很显然地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律。新课程要求评价必须多元化,

2、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多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3、优化评价流程,使评价有可操作性。评价的手段可以丰富多彩但要能操作,才能使学生受益,所以在评价中我认为可以按照这样的流程去做: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或家长评)——学生自改——师生再共评——学生再自评、谈感受——总结评价

五、注重日积月累,形成好的写作技巧。

作文写作技巧能开启思维之门,使人在阅读作文时能领略到无穷的乐趣,彻悟到博大的精神,感受到自然的美景,体会到人间的真情。所以写作技巧在写作活动中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篇好的作文写作技巧能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完美程度。在具体的写作中,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所以一篇作文的优美则依靠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内容包括文章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语言韵律、修辞等。其中包括: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借景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技巧一直是困扰农村小学作文的一个难题,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文技巧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学生在积累写作技巧主要两点:

1、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阅读优秀的作文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这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并仿照这种写作技巧,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文。学校应该努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学校的图书室定时开放,把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课外书籍提供给学生,通过贴近他们学校、生活的报纸,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合理的用精读和泛读等不同方法,学会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2、重视交流欣赏,体验成功的乐趣。新课程重视教学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交流,教学中,教师和小学生们共同欣赏优美的作品,并告诉孩子们其中好的写作的技巧,让学生体会习作的成功感,让还没有进步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榜样去借鉴和学习。指导孩子积极的去写作,如果有条件可以帮孩子投稿,通过作文的发表,可以使孩子体验写作的乐趣,写作的成就感。同时要求每个孩子都写一些读书笔记,将好的写作技巧方法记录下来。

猜你喜欢
评价方式素材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