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抄表的智能化

2016-02-19 04:07磊蒋嘉玮戴
乡村科技 2016年27期
关键词:手抄农网电能

张 磊蒋嘉玮戴 辰

(1.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中原网点),上海 200438;2.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公司(总部),上海 200072;3.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上海 200120)

农网抄表的智能化

张 磊1蒋嘉玮2戴 辰3

(1.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中原网点),上海 200438;2.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公司(总部),上海 200072;3.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上海 200120)

分析我国农网抄表工作的现状,对电能计量工作的2种主要形式进行阐述;分析人工手抄工作的弊端和智能集抄工作的优势,阐述智能集抄系统的组成及智能集抄系统推广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指出智能集抄是农网电能计量工作发展的趋势。

农网电能计量;人工手抄;智能集抄

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类家用电器的普及率日益攀升,农网用电需求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在农网的电能计量工作中,传统方法是采用人工抄表的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数据失真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供电单位的业务发展。而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彻底解决了这一不足,通过对电力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计算、存储,切实地做到了农网电能计量的“精、准、高效”。

1 农网抄表工作现状

1.1 农网抄表工作的形式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电能计量工作主要有2种形式,传统的计量形式是采用人工手抄,新型的计量形式是智能集抄。

人工手抄,即是在抄表例日,电力人员对其辖区内的居民电能表进行实地的逐一抄录。鉴于农村地区居住较为分散的现状,各地区的电力人员,按照辖区大小、表数多少、交通状况的不同,通常需要花费3~5个工作日不等。

智能集抄,则是依托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利用智能电表、采集器、通信网络、系统子站及系统主站等设备,对用户的电能使用情况进行自动采集、传输、计算、存储,实现了抄表的自动化、智能化,极大地促进了电能计量工作的进步。

1.2 手抄工作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受限于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农网的抄表工作一直以人工手抄为主,人力投入强度大、人员劳动强度高、信息化及智能化水平低下,并缺乏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1]。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首先,农村地区居民住址较为分散。以平原地区最优,呈现集中村落形式,以偏远山区最差,呈现单一住户独居形式。其次,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较为复杂。从平原地区的水泥路到偏远地区的陡峭山路,不一而足。而手抄工作需要电力人员进行实地抄录,这种空间的跨度和交通的不便就给抄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电力人员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了路上[2],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并造成了电力人员的高强度劳动。

1.2.2 工作质量依赖于人员的能力、素质。手抄工作的质量过于依赖电力人员的个人能力、人员素质。如果电力人员的能力不足、素质较低,则可能出现抄表不及时、错抄、漏抄、随意估抄和串通用户偷电等一系列问题,不仅给供电单位造成极大的损失,还将严重影响供电单位的公众形象。

1.2.3 不能适应供电单位的发展需求。人工手抄的计量方式,需要供电单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极大地提升了供电单位的运行成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至于制约了供电单位服务模式的升级,不能适应供电单位的发展需求[3]。

1.3 智能集抄的优势所在

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电力企业的大力投入,智能集抄系统在电能计量工作中日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精准高效。智能集抄系统极大地减少了抄表工作中的人力投入,电力人员无需再到达现场,消除了大跨度空间及交通不便带来的困难,提高了抄表效率,降低了供电单位的成本支出。并且,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保证了电能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3.2 及时管控。智能集抄系统对增强电力运行监测水平有着巨大的助益。通过智能集抄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控用户的电量使用情况,对于关键计量点进行全天候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及时发现用户的偷电行为,对于设备隐患及设备故障的定位、处理以及台区线损情况的掌握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帮助。

2 农网抄表工作的智能化趋势

2.1 智能集抄系统的组成

智能集抄系统系统一般由两级站点组成,分为子站和主站。子站为用户区终端站,主要由电能表、采集器、存储器、集中器等组成,负责电能表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并通过通信线路将数据安全地传输到主站。主站为供电单位终端站,主要由网路、服务器、终端存储等设备构成,负责将子站上传的数据进行计算、存储,用以满足电能计量、核算、电费计算等工作要求。

2.2 智能抄表存在问题

智能集抄系统在农网电能计量中的应用,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单位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2.1 设备尚未标准化。目前,我国的电能集抄系统尚无行业标准,因此导致了不同地区设备规格不一致的现象,造成了操作规程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差异,不利于进行统一管理与维护。

2.2.2 设备稳定性问题。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大,且基础设施普遍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而集抄系统的采集终端大都安装于室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其稳定性经受着较大的考验。例如在东北等寒冷地区,冬季气温极低,极有可能造成采集终端的损坏。

2.2.3 通信覆盖问题。目前,我国某些偏远地区,移动网络、电信网络等通信网络仍无法波及。通信网络无法覆盖的地区,智能集抄系统就无法应用。在这些地区,通信方式的选择、通信设施的建设就成了制约集抄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

2.3 智能抄表是大势所趋

传统的人工手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而智能集抄系统的巨大优势、供电单位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需求都表明,智能集抄是农网电能计量的必然趋势。为推进农网抄表工作的智能化进程,以下工作亟待必行。

2.3.1 推进智能电表及采集终端的安装。智能电表及采集终端的安装,是供电单位推动智能集抄工作进程的必要前提。各地供电部门应高效、有序的推进智能电表及采集终端的安装工作,为智能集抄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

2.3.2 推进通信网络的覆盖。作为智能集抄系统的关键环节,通信网络这一纽带的建设亟待落实。

2.3.3 积极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推广智能集抄工作的同时,各地供电单位也需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人、机配套。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电能计量的智能化技术也在快速发展。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手抄工作方式,智能集抄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单位的工作效率,保证了电能计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也极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降低了供电单位的运行成本。因此,发展农网抄表的智能化势在必行。

[1]郭萍.电力企业智能化抄表核算的浅析[J].科技视界,2015(18):263.

[2]白斌.基于用电信息采集浅谈新型的抄表收费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6(4):84.

[3]蓝源娟,宋才华,王永才.电力抄表核算业务中计算机智能化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2):52-53.

TM764

A

1674-7909(2016)27-31-2

猜你喜欢
手抄农网电能
Pros and Cons of the Internet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电能的生产和运输
海风吹来的电能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分析农网10kV电容器故障原因及措施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