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研究进展

2016-02-20 20:12赵亚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风病醒脑针法

赵亚伟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综述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研究进展

赵亚伟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中风病

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痰浊、瘀血、肝风”等病理因素蒙蔽清窍而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石学敏院士依据此病机在1972年提出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其治疗方法主要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辅以疏通经络,并强调针刺手法过程中的手法量学以标准化、规范化整个针刺过程。中风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醒脑开窍”针刺法以调神、开窍启闭立法,治以“醒脑开窍”,取穴以阴经穴位和督脉穴为主,改变了以阳经为主治疗该病的传统配穴原则。“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血脂等,对中风患者的各期治疗均有成效。近年来有关“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报道日益增多,现综述如下。

1“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作用机制

随着“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临床治疗中风病方面的广泛应用,其作用机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年来也越来越多,研究方面也越来越广泛。从血流动力学到细胞免疫学,各个方面均有研究报道。刘涛等[1]以委中穴位研究对象,以神经生理学的相关知识推断“醒脑开窍”针刺法起效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先对脊髓层次的下运动通过进行“致敏”,之后在上位神经元发放信号减弱的情况下,使整个传导通路在有别于正常的神经电活动水平下实现了“再通”。喻志华等[2]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 h、第7天和第14天血清S100β水平进行检测,同时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学状态评估,结果电针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水平,电针百会、水沟组降低最为明显,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来实现的。李钦潘等[3]研究认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能促进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 SYN 的表达,提高神经可塑性,从而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的神经运动功能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张丽丽等[4]研究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脑神经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醒脑开窍”针法可提高内源性NRG-1和 ErbB4的表达有关。彭伟军等[5]将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果针刺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醒脑开窍”可以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上研究表明“醒脑开窍”针刺在神经生理学方面可以实现神经传导通路有别于正常神经电活动的“再通”;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细胞免疫学方面可以提高对神经保护性物质的表达,对缺血性脑神经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中风的病理过程复杂,其发病机制不单单是一个方面的原因,“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对中风病的作用效果同样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疗效机制也是多方面的共同作用,而不是单方面作用效果的累加。目前的临床或实验研究大多以某一项或者几项指标作为研究标准,缺乏整体研究。

2“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各期中风病

2.1中风先兆和急性期史江峰[6]将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每日给予奥扎格雷钠160 mg静点,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2组均治疗20 d,后者疗效明显优于前者(P<0.05),随访3个月,2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张中元[7]将急性中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施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组行传统针刺,结果治疗4周后2组CSS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实验组降低更明显。冯富忠[8]将24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除药物治疗外加用“醒脑开窍”针刺,对照组只施用药物治疗,每个疗程10 d,持续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83%。李耀华[9]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20例分为2组,一组选用西医常规治疗,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结果针刺组日常神经功能恢复和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李健敏等[10]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加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法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OH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均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病先兆期及急性期均有一定的疗效,且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并且“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其他中风病常规治疗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纯的中风病常规治疗。但目前同时有少量临床实验观察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与普通针刺法相比,对于脑血管病复发情况的影响无显著差别,此结果有待今后进行大量长期实验对比研究。

2.2稳定期和恢复期及并发症吴洲红等[11]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早期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0.0%。许海燕等[12]将12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按照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内经》理论选取穴位,对照组按照常规选穴,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增加(P<0.01),在改善中风患者生活能力方面实验组疗效更好。薛金缓[13]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稳定期和恢复期中风患者43例,经过3~8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崔培秀[14]将17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和传统针刺对照组,结果“醒脑开窍”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59%,传统针刺对照组为67.06%,“醒脑开窍”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王瑞娇等[15]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出现睡眠倒错患者46例,结果总有效率93.48%。徐军峰[16]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出现眩晕患者50例,每日治疗2次,21日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8.0%。宋春丽等[17]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呃逆1例,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经治疗3次后呃逆症状缓解,可正常进食,坚持治疗3个疗程,呃逆症状彻底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在中风病稳定期和恢复期由于脑缺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性的损伤,从而出现相对应脑组织损伤部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虽脑组织的损伤具有不可逆性,但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在适当有效的外界刺激下,损伤区域可进行功能重建。“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病恢复期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脑部微循环,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缺血状态,减轻脑组织氧化损伤,减轻脑细胞的坏死和凋亡,从而有助于瘫痪肢体及相应功能的恢复。在中风病稳定期及恢复期,因长期卧床及各种基础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一些并发症同样具有一定的疗效。

2.3后遗症期方相[18]将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结果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张爱娜[19]研究显示醒脑开窍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赵琦[20]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偏瘫患者并配合使用足少阳经穴位治疗足内翻,结果总有效率为90.17%。赵颖等[21]将90例脑血管病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运用西药脱水、促脑细胞代谢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赵琦[22]对中风后失语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与传统针刺治疗相比,“醒脑开窍”针刺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针刺治疗组,在自发谈话、复述、命名、理解等方面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提高。周萍等[23]运用眼部穴位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33例中风后复视患者,结果总的有效率为90.91%。吕晶[24]将中风后遗留上肢痉挛性瘫痪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和传统体针针刺组,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4 d)后参照Ashworth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醒脑开窍”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体针针刺组(P<0.05)。杨继鹏等[25]将7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舍曲林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后2组HAMD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醒脑开窍”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中风病后遗症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中风后失语、中风后抑郁、假性球麻痹、痉挛性瘫痪等,由以上报道研究可知,“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对不同的中风后遗症,具有一定的疗效,与传统针刺治疗相比,其疗效更加显著。

3“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其他方法结合治疗中风病

3.1“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其他针刺法结合黄剑等[26]将70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以电针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芳梅等[27]对58例中风偏瘫患者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焦氏头针及传统体针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6.1%。王黎[28]将9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靳三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75.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汤杰杰[29]将54例脑梗死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头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高占强等[30]将136例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醒脑开窍”针法结合眼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普通针刺法治疗,治疗1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邓树荣等[31]将3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醒脑开窍”加头针组,常规针刺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常规针刺法治疗,“醒脑开窍”加头针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针治疗。结果显示“醒脑开窍”加头针组NIHSS和MR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3.2“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中西药结合游义[32]将100例中风中经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成少永等[33]将110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服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均无不良反应。王国祥等[34]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按照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服用丁苯酞软胶囊。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

3.3“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康复疗法结合陈颖等[35]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合康复锻炼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张延荣[36]将156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加“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常规针刺,每天针2次,10 d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曾学清等[37]将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导致构音障碍患者分为2组,在同时采用语言康复训练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30 d后治疗组60%构音障碍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87%,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提示在中风病各个分期,“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其他方法方法结合治疗相比较单纯“醒脑开窍”针法或者单纯其他治疗方法,其疗效更加明显。因此多种方法联合治疗中风病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帮助,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4小结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于中风病的不同病变时期都可应用,且较传统针刺有更好疗效。石学敏院士开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因其选穴规范、操作手法标准、疗效显著等优势开创了对中风病治疗的新纪元。在临床中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结合其他针刺方法也日益突出疗效优势,且相关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报道较多,论文质量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本法治疗脑血管病临床报道多,但对于治疗前后相关评价并不严格规范,缺少统一标准。②运用该法治疗脑血管病,有些文章没有明确区分患者病程,将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患者统一治疗对照,不能客观评价该法对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③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手法有特定的量化规定,有些文章对穴位的操作描述不清楚。④对于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其他针刺方法相结合治疗中风病的报道中,缺少与其他针刺方法的对照,不能量化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确切疗效。⑤文献报道样本量越大,可信度越高,一些临床报道病例数较少,临床参考价值偏低。

[参考文献]

[1]刘涛,郑健刚. “醒脑开窍”相关腧穴针刺方法的神经生理机制探讨[C]//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服务模式经验研讨暨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2

[2]喻志华,周华.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影响[J]. 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1):1-2

[3]李钦潘,王伟,韩永升等.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早期运动功能恢复及SYN表达影响的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9-23

[4]张丽丽,刘宝山,褚芹. 基于NRG-1及其受体ErbB4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在缺血性中风中的作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13,29(2):54-57

[5]彭伟军,崔寒尽,廖翔,等.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17-518;530

[6]史江峰. 醒脑开窍针刺加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4):4421-4422

[7]张中元.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临床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10,27(4):348-349

[8]冯富忠. 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早期介入治疗中风急性期12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2):44-45

[9]李耀华. 针刺法治疗急性脑出血120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883-1884

[10] 李健敏,黄彬城.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1538-1539

[11] 吴洲红,王永平,周志华,等.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1):68-69

[12] 许海燕,俞晓平,池燕敏. 醒脑开窍法与《内经》理论在中风恢复期应用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8):49-50

[13] 薛金缓.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43例[J]. 河南中医,2011,31(8):923

[14] 崔培秀.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85例[J]. 光明中医,2012,27(3):532-533

[15] 王瑞娇,王玲.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睡眠倒错46例[J]. 河南中医杂志,2013,33(2):260-261

[16] 徐军峰.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眩晕50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13,32(7):593

[17] 宋春丽,远慧茹.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呃逆验案1则[J]. 吉林中医药,2011,31(8):789

[18] 方相.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14,49(8):607

[19] 张爱娜.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2):345-346

[20] 赵琦. 针刺足少阳经穴治疗中风后足内翻60例[J]. 陕西中医,2011,32(11):1528-1529

[21] 赵颖,段晓丽.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90例[J]. 河南中医,2011,31(10):1177-1178

[22] 赵琦.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1,29(10):120-121

[23] 周萍,石学敏. 醒脑开窍结合局部取穴治疗中风后复视33例[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6):398-399

[24] 吕晶.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30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6):66-67

[25] 杨继鹏,赵红,刘璟莹,等.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35例[J]. 河南中医杂志,2015,35(2):270-272

[26] 黄剑,彭支莲,丁盼. 电针配合醒脑开窍法对脑卒中肢体偏瘫疗效的临床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6):1506-1507

[27] 李芳梅,周启昌. 醒脑开窍法加焦氏头针及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58例[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3):59-60

[28] 王黎. 醒脑开窍法联合靳三针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5):631-632

[29] 汤杰杰.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针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医中药杂志,2013(4):256-257

[30] 高占强,陈刚山,肖春风,等.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68例[J]. 河北中医杂志,2011,33(2):246-247

[31] 邓树荣,王贤明,仝树坡,等. 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研究[J]. 临床医学杂志,2012,32(7):111-112

[32] 游义.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对中风中经络证患者康复的影响[J]. 河南中医杂志,2014,34(2):239-241

[33] 成少永,常书振,牛润章,等. 脑心通加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观察[J]. 人民军医杂志,2012,55(8):731-732

[34] 王国祥,刘振彪,王献胜.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8):54-55

[35] 陈颖,闻霞,张宁.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2):404-405

[36] 张延荣.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4):405-406

[37] 曾学清,藤东时,张子辉,等. 针刺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69-70

[收稿日期]2015-10-31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08-0907-04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8.041

猜你喜欢
中风病醒脑针法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