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环境测定及对敏感抗生素的筛选

2016-02-21 09:35赵达卓杜秋明许龙春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圈舍猪舍猪场

赵达卓,杜秋明,张 颖,许龙春

(吉林省延边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延边 133000)



猪场环境测定及对敏感抗生素的筛选

赵达卓,杜秋明,张颖,许龙春

(吉林省延边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延边 133000)

猪舍环境不卫生是诱发疫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环境因素不被养殖户所重视,导致猪群疫病暴发,从而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通过对猪场空气中以及饮用水中的细菌数进行检测,与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对比是否符合环境养殖标准,通过药敏试验检测空气中常在的细菌对何种抗生素敏感,为养殖户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猪场;环境测定;敏感抗生素;筛选

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来养猪模式由传统的分散养殖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但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制约因素不断出现,尤其是在猪场卫生防御体系上,卫生防御体系脆弱,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猪场的饲养环境恶劣,限制新技术的应用[1],使猪的生产性能难以发挥;出现这些因素的原因在于猪场内外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规模猪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量较大,并且集中,超出周围环境的消纳能力[2],生态环境变的极为脆弱与欧盟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欧盟国家对畜禽废弃物的先进管理超过很多国家,不仅拥有农牧混合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现代技术,畜牧业也相当发达,在农业产品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世界环境保护领域的带头人[3],尤其是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涉及范围广、支持力度大、农民和消费者环保意识强,作为先进工业化的地区,欧盟各国起初也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起初实行的单一养殖模式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粪尿的肆意排放、无序处理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很大污染[4],虽然养殖模式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但是同样也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欧盟成立后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管理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管理规定、生态补偿标准等,不但改善了起初的现状,在对畜禽粪尿的处理上也有很大改观[5]。中国与之相比较畜禽污染防治法较为粗放,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措施,畜禽粪便未经处理就地排放。畜禽的粪便和尿中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直接威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严重时还会导致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给人畜带来灾难性的危害,例如每年春季的流行猪瘟、猪丹毒、口蹄疫。在传统的一家一户养猪模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对环境的重视不够[6],导致养猪环境恶化,进而引起疾病的流行,猪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和肉的品质都受到影响,进而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所以养殖环境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是防控疾病的首要因素,猪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中,机体抵抗力增强,减少疾病的发生。不良的环境可直接导致疫病的发生和传播[7],同时可促使疫病的暴发。如猪舍内的湿度过高可影响新陈代谢,引起仔猪黄白痢;寒冷对仔猪的间接影响更大,是仔猪黄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还能引起呼吸道疾病。

环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猪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各项生产性能均能发挥正常[8]。不良的环境严重制约着猪的各项生产性能。比如:高温高湿环境下,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公猪性欲减退;空怀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异常,妊娠母猪胚胎死亡率高,临产母猪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甚至还可能造成死亡[9]。

由此可见,猪舍环境的好坏决定猪场的成败,做好猪舍内外的环境评价、环境监测是很有必要的,夏季对成年猪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提高新生仔猪和断奶猪环境温度。猪舍的湿度也是引发猪病的因素之一,为了防止湿度过高,首先要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尽量不用大量的水冲刷圈舍,避免积水造成湿度过高,还要设置通风设备,经常开启门窗以降低室内湿度,为美化猪场的环境可以在猪场周围植草种树,不但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夏季还能发挥遮阳的作用,适当的降低温度[10]。

不单是这些自然因素可以影响猪的生长,养殖场内部的水质也是影响猪只的重要因素,而影响水质的不仅是水中的细菌,还有一些藻类,水藻是污染水源的微生物之一,有些水藻能够产生对猪有毒的化合物,在极端的情况下,藻类能产生具有异味的物质,使猪肉有塑料味或泥腥味[11]。被细菌和藻类污染的水会引起猪的疾病,有时会抑制其免疫系统,从而危害生产性能,还有些非致病的细菌和藻类会使水出现难闻的气味和滋味,猪不愿饮水或采食导致生产性能下降。防止水质污染的有效措施是对水管采取冲击处理,采用有机酸和清洁剂进行清洁处理,随后添加艾菌清,但是使用有机酸和清洁剂时要注意避免有机酸和清洁剂进入眼中或呼吸道造成生命危险[12]。近年来养殖户不注重猪舍环境和养殖场饮用水的质量,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导致疫病的暴发,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本实验从圈舍内细菌和水中微生物的检测入手,为养殖户解决圈舍和饮用水中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并且通过药敏试验为养殖户在杀菌消毒用药方面提供合理依据。

1 材料

1.1试验用的药品

抗生素:万古霉素、萘啶酸、强力霉素、妥布霉素、乙酰螺施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壮观霉素、痢特灵、新生霉素、林克霉素、氯霉素、氟哌酸、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多粘菌素B、先锋霉素V、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先锋孟多、氧哌嗪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他定、头孢拉定、头孢拉定、青霉素G、链霉素、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麦迪霉素、世福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奥复星、优立新、洛美沙星、米诺环素、头孢噻吩、头孢哌酮、头孢呋肟。

1.2试验用的仪器

血液琼脂培养基,药敏试纸,温度计,镊子,移液器(10uL),刻度尺,湿度计,猪舍饮用水,无菌注射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37℃恒温培养箱,菌落计数器。

2 方法

2.1试验步骤

样品的采集在猪舍内养殖床的下方15cm区域内采样,取11个培养基平均放置在养殖场角落、中心、窗,放置2min后盖上培养皿盖收回,然后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猪舍饮用水1mL与培养基一并带回。

实验室检测:采用药敏试验检测法步骤如下,将取回的培养基放在培养箱内培养10~18h;用移液器吸取培养好的菌落2uL注入培养平板上,用涂菌环涂抹均匀;用镊子夹取药敏片分别放置在培养平板上两纸片间距大于25mm,纸片离培养皿边缘15mm分别在培养平板下部标记抗生素名称和菌种名称;将平板底部向上在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h后观察。

圈内常在菌和猪舍饮用水菌数的检测:无菌操作的方法用无菌移液器吸取混合均匀水样1mL注入另一个培养平皿中用涂菌环涂抹均匀;将融化后的琼脂倒入无菌培养平皿中将水样与其混合均匀,然后取琼脂倒入另一个培养平皿中作对照;待琼脂冷却后将培养平皿底部向上,放入恒温培养箱中24h后取出计算每个平皿的菌数。

2.2判定标准

药物敏感性判定标准参照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NCCLS)颁布的《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执行标准第14版信息增刊》的标准进行。

3 结果

3.1环境和水质情况

由试验得知圈舍内细菌总数是8.9629万个/m3,标准参考值≤5万个/m3;超过标准值3.9629万个/m3,水中微生物数量577mL,标准参考值≤100mL,超过国家标准477mL。因此圈舍内常在菌和饮用水中细菌数目均超过国家标准。

3.2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在药敏纸片含量为10μg时,先锋孟多的抑菌圈直径是34mm,强力霉素的抑菌圈直径是20mm,氟哌酸抑菌圈直径是18mm,新生霉素抑菌圈直径是14mm,丁胺卡那的抑菌圈直径是12mm,四环素的抑菌圈直径是7mm,利福平抑菌圈直径是4mm,其余药物均不产生抑菌圈。

4 讨论

实验中可知圈舍内细菌总数是8.9629万个/m3,标准参考值≤5万个/m3,水中微生物数量577mL,标准参考值≤100mL,可以得出圈舍内细菌总数和饮用水中微生物数量均不符合国家标准,圈舍空气中细菌超标79.26%,阳性菌较多,霉菌阴性菌均存在。造成圈舍内菌落超标的原因是由于猪舍通风设施不够完善,对于封闭式猪舍夏季通风较好,冬季随着天气寒冷通风次数不断减少而造成空气中菌落超标。由于水源的管理不当导致水中微生物超标。

药敏试验得知:圈舍内常在的细菌敏感抗生素是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洛美沙星;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均耐药。仔猪黄白痢病原的分离及药敏试验得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高敏;氨苄西林及氟苯尼考中敏,对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均耐药,本次试验与该学者实验结果基本相同[12]。之所以有耐药菌落的产生是由于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所至。

5 防治措施

冬季由于温度过低、封闭式养殖场的通风和温度之间存在矛盾,所以养殖户为了保证温度而不注重通风,往往是导致猪发病的因素之一,所以冬季也该注重通风,对开放式猪舍采用局部保温,大环境通风,对于封闭式猪舍采用自动控制风机进行通风,同时规范的消毒程序也是不可缺少的,做好通风和消毒控制圈舍细菌在标准范围之内,减少由环境中细菌引起的疾病给养殖户造成损失,同时找出水源菌落数超标的原因加以治理。

经过药敏试验的检测可知圈舍内常在的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有耐药性,造成这种耐药性的原因是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重抗生素的选择,避免大量应用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避免圈舍内耐药菌株的增加,为养殖带来潜在的风险。菌落对抗生素耐药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在抗生素应用的过程中只要不大量应用耐药性抗生素,并且有针对性的对某种菌应用某种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存在,减少对养殖户造成的风险。利用生物制剂替代日常养殖过程中投喂抗生素进行预防疫病的辅助功能。

[1]刘德旺.集约化猪场决胜未来的管理措施[J].猪业科学,2006,23(10): 92-93.

[2]陈焕生,聂风英.国外养猪业发展的趋势与经验[J].饲料研究,2005,(1): 41-42.

[3]倪冬娇,高增兵,金立志.欧盟养猪业发展状况及对我国养猪业的启示 [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2): 50-51.

[4]田亚磊,韩金玲,贺宝云,等.舍内温度变化对哺乳期母、仔猪的影响[J].猪业科学,2010,27(4):69-70.

[5]李清勇.猪舍空气质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控制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2(1):16-17.

[6]伍清林,金兰梅,周玲玲,等.规模化猪场舍内外空气质量变化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1):221-222.

[7]秦少梅,朱建国.规模养殖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和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11):6-7.

[8]李建军,常娟.猪舍科学消毒技术[J].农村科技,2011(8):56-57.

[9]Zhu Yongwen.Manure treatment technologies,disease and odor control [J].Today's swine industry,2012(1):54-55.

[10] 何琦,金志强,周碧君.规模养猪场环境微生物污染动态的监测 [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1): 156-157.

[11] 怀明燕,王晨辉.水质对猪的重要性[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7,27(3): 22-23.

[12] 郭延敏.仔猪黄白痢病原分离及药敏试验[J].畜牧与兽医,2011,43(9): 80-81.

2015-11-30

赵达卓(1980-),女 ,硕士研究生,兽医师。

许龙春(1964-),男 ,博士,研究员。

S816.73

A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4-0007-02

猜你喜欢
圈舍猪舍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