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羊病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2016-02-21 21:09付明哲许信刚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羊病防控对策

付明哲,许信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医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陕西省羊病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付明哲,许信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医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目前陕西省养羊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对羊病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致使羊病种类繁多难以控制,给养羊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陕西省养羊业的现状、羊病发生的总体情况、羊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羊病防控的几点建议等四个方面综述了陕西省羊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控制羊病的发生,为陕西省羊病的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陕西省;羊病;流行特点;防控对策

1陕西省养羊业的现状

陕西省山羊、绵羊品种较多,陕北山羊的品种有绒山羊、黑山羊、安哥拉山羊等;陕南白山羊主要分布于安康、洛南、山阳等县;关中奶山羊产于渭南、咸阳、宝鸡、西安等地区;还有分布于各县市的波尔山羊及其杂交后代等。在肉用绵羊方面,引进道赛特、萨福克、杜泊、特克赛尔等国外优良品种。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畜牧业的发展,陕西省养羊业的生产方式出现了新的转变。主要生产区域从牧区转向农区;养殖方式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养殖规模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饲养转变;养殖品种由地方品种向优良品种转变。目前,陕西养羊业已经成为陕西省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陕西省养羊业将成为陕西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也应该看到,陕西省养羊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除了养殖模式比较落后以外,对羊病的防控未能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许多老病尚未控制,新病又不断传入,致使羊病越来越多、流行状况越来越复杂,成为制约陕西省养羊业持续性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疫病的防控成为陕西羊产业发展的首要重要任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疫病的风险大于市场风险”。

2陕西省羊病发生的总体现状

2.1羊病种类繁多难以控制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道,羊的主要疫病有54种,其中传染病35种(病毒性传染病11种,细菌性传染病18种,其它微生物类传染病6种),寄生虫病19种。而根据国内有关羊病的资料记载,在羊的主要疫病中,有很多在陕西都有发生,其中还有多种人兽共患病。但由于长期对羊病重视不够,科研资金投入不足,羊病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资金投入匾乏、科研力量极为薄弱。目前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事业推广单位中也没有一个羊病研究的专业团队。从而导致羊病防控技术严重缺乏,疫病发生时难以及时控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 2危害严重的传染病造成重大损失

当前对陕西省养羊业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有羊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羊地方性流产(衣原体性流产)、链球菌病、羔羊痢疾和羊肠毒血症等梭菌病等。这些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造成的损失增大。

2.3人兽共患病防控形势严峻

陕西省非常重视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近年来由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对重大动物疫病重视而忽视了对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和净化,人兽共患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在我国已发现的羊病中,与羊有关造成危害的人兽共患病主要有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炭疽、羊地方性流产、绦虫病、弓形虫病、血吸虫病等。

2.4寄生虫病发生普遍难以根除

羊是草食动物,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很多,寄生虫是危害养羊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陕西省羊的寄生虫病十分普遍,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有片形吸虫病、疥螨、焦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绦虫、螨虫、肺线虫等。由于缺乏合理的驱虫程序和方法,或者选用药物或使用不当,不仅防治效果差,使羊生长缓慢,降低饲料报酬,而且使羊生产性能降低,有的因虫体(如疥瞒)寄生于皮肤内形成结节或穿孔,使皮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效益,甚至还可能引起细菌感染,导致直接死亡等。

2.5细菌性疾病危害加剧

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细菌性疾病明显增多。当前对陕西省养羊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有羊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梭菌病、羔羊痢疾和羊肠毒血症,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羊支原体肺炎,在饲养密集的规模化羊场发病率很高,死亡严重,损失巨大。

2.6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增多使得疫情复杂化

临床上对发病动物的检测中常发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同一临床症状多病因、多病联发,很多病例是由2种或2种以上病因对同一机体产生致病作用。混合和继发感染的病例明显上升,特别是一些条件性、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更为突出,多种致病性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已成常态,给诊断、预防和控制增加了难度,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2.7外来疫病威胁日益严重

随着各地方政府鼓励羊的规模养殖,引种日益频繁,但由于缺乏羊病防控的知识和技术、缺乏风险意识,规模化场又没有聘请专门的兽医人员,忽视了羊病卫生防疫工作,外来病如小反当兽疫、痒病、梅迪-维斯纳病、山羊关节炎-脑炎、C型和南非11型口蹄疫对陕西养羊业的威胁日益加重,传入陕西境内的风险日益加大。农业部兽医局公布的疫情动态表明,西藏、湖南、贵州、江苏、安徽、江西、重庆、浙江、山西、广西、广东、云南、宁夏、吉林、黑龙江、贵州、内蒙古、甘肃、新疆、四川等省陆续有小反当兽疫疫情的报道,提示陕西省对省外来病的防控工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8代谢疾病和应激致使羊群疾病增多

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羊的营养代谢病被不断发现。如运动不足,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B族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引起的羊酮病;青贮饲料饲喂不当引起的酸中毒;缺铁、缺硒引起的贫血和白肌病以及过去出现的询楼病和骨软症,这些都是羊容易发生的营养代谢病。在羊群疾病发生中,应激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该影响包括胚胎移植、分群、打耳标、追捕、去角以及其它羊只欺侮等等,特别是规模化羊场引种运输应激以及为最大程度上发挥羊群生产潜力,使其处在高度紧张的生产状态下,导致羊只抗病能力下降,从而诱发各种疾病。

3陕西省羊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3.1免疫预防方面存在缺陷

疫苗问题。目前口蹄疫、羊三联四防疫苗是羊必免疫苗,国内规模化羊场免疫接近100%,防控效果良好。布病、炭疽、羊痘、羊口疮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它疫病为选择性免疫项目,只有受到威胁时才紧急免疫接种,导致这些疫病频频发生。另外,动物疫苗企业为追求利润很少生产甚至不生产羊用疫苗,使得有些羊用疫苗严重短缺,如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口疮疫苗等。

免疫程序不当。规模化羊场没有根据当地疫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一般均采用国家推荐的免疫程序,而其它很多疫苗免疫基本上没有认可的规范化免疫程序,全凭经验或感觉进行免疫,使疫病免疫防控效果大打折扣。

免疫后效果检测问题。因经费短缺、技术力量落后、缺乏商品化检测试剂等因素的限制,难于对疫病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免疫效果不明。

3.2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力量薄弱

主管部门大多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和春秋防免疫,对羊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当有限,使得针对羊疫病的科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科研力量薄弱,在羊疫病新型疫苗和检测试剂研究方面落后,尤其对羊病诊断检测试剂更是稀缺。由于病原体不断变异,而制苗生产的菌(毒)株未能做到及时的更新,再加上生产工艺落后等因素使疫苗保护效率下降。检测试剂方面,除口蹄疫有抗原、抗体检测的商品化试剂盒外,其他羊传染病很少或没有抗原、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传统的检测试验不能区分疫苗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所以在注射布病疫苗的地区,普查或监测布病变得十分很困难。

3.3基层兽医技术力量薄弱

很多规模养羊场兽医业务人员业务素质低或根本无专职兽医技术人员,仅仅依靠乡村兽医防疫人员进行免疫、驱虫、疫病监测和检查,这难免会出现误诊、漏诊以及错误的操作等。大多数养羊者缺乏基本的兽医常识和防病知识,认为不死羊就是没病。一旦羊只接连死亡时,又无法搞清病因,以至道听途说,滥用药物,耽误病情,造成流行蔓延,带来更大损失和危害。

3.4疫病防控技术体系建设不完善

虽然有兽医防控技术体系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但落实到地方则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财政和编制限制使得兽医人员数量减少。缺乏经费和设备使得防疫工作落实不到位。仪器设备缺乏,疫情监测不准确。生物安全意识较差,疫病防控不治“本”。很多养羊场不注意羊场先期的场址选择、规划布局、消毒通道、缓冲隔离等生物安全措施,一味追求“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疫病防控“先天不足”;有些养羊场户,仍沿袭过去那种散养的做法,从入场关就开始放松,更不注意平常的消毒;有的养殖场只是跟着当地春秋两季防疫走,其他疫病根本不防,疫病来临时才临时抱佛脚;很多养羊场根本不进行疫病监测和实验室病原、抗体的监测。

3.5提高病畜扑杀的政府补贴标准

按照相关法规,口蹄疫、布病及结核等发病动物和阳性带毒(菌)动物必须扑杀,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由于制定的补贴标准与市场价相差很大,农户和养羊场扑杀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为了逃脱扑杀、减小损失而瞒报疫情,即使上报也希望尽量少扑杀或不扑杀。

4对羊病防控的几点建议

4.1加强诊断检测技术研究力度

羊病防控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养羊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加强监测诊断是有效控制羊病的重要措施。定期监测,掌握免疫状况和疫病动态,对于合理的制订和完善免疫程序,合理用药,减少和控制羊病发生具有很重要作用。及时准确的诊断,勇于淘汰病弱羊只,是尽快控制羊病、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羊病抗原、抗体诊断检测试剂盒的研发与推广,为羊病准确诊断、检疫、流行病学以及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免疫程序的制定等提供有效、便捷的工具。

4.2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提高基层兽医业务能力,应加强政府对羊病防控的认识,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动物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科学、统一、高效的疫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功底扎实、训练有素、作风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强基层兽医技术力量,发挥新技术诊断水平。乡镇兽医站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落实好乡镇兽医人员的各项优惠措施,防止人才流失;定期学习有关文件、法律、法规,并正确而又及时地向养殖户宣传,指导养殖场户科学生产、经营;经常组织乡镇人员到高校进修、参加技术培训、提高新技术诊断水平。四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激发基层人员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3树立生物安全观念和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在当前羊病发生多样而复杂的情况下,积极树立生物安全观念和推进生物安全体系建立,是防控羊病的极为有效的措施。规模化羊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内容主要有:

4.3.1设施性的生物安全措施 通过良好的筑及设施配备,防止羊舍外的有害病原进入羊群。场址选择在良好的区域;羊场内部布局与设计要科学合理;合理设计场内道路道路是场区之间、建筑物与设施、场内与场外联系的纽带。完善羊场的场址环境、场内环境、舍内环境、羊体环境是养羊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

4.3.2技术性的生物安全措施严防因人传播疫病;严格羊群控制杜绝羊群入场前的病原携带,减少羊群在场内各环节各阶段的病原侵袭,降低羊群的易感性;严格饲料、水质和舍内空气质量控制;加强消毒工作彻底消毒是从根本上消灭病原并切断疫病传播的“链条”,将病原拒之门外,从而控制疫病的发生;病死羊尸体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合理的免疫方案实施;注意对羊群日常细致观察报告。标准化重要的内容就是推行生物安全理念。从羊场场址的选择、到各种疫病防控设施的建设及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多方人手控制动物疫病。因此,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机构及工作人员,必须大力宣传推广,使健康养殖深人人心。因此,制定不同区域、不同饲养模式下饲养管理标准和疾病综合防控技术规范,从规模化发展之初即开始树立生物安全体系观念,推进生物安全措施,将对控制羊病的发生和流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4政府鼓励和补贴羊新疫苗研发

加强羊用疫苗的研发和管理。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相对于猪、禽类疫苗广阔的市场和利润空间,羊用疫苗现有疫苗种类、数量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通过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引导的方式,调动动物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羊用疫苗的积极性,同时加大羊用疫苗研发投入力度,增加疫苗种类,满足市场对羊用疫苗的需求,从而为羊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物质支撑。

4.5加强依法管理疫病,促进养殖户自觉防控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防疫法规与该法配套。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养羊业从业人员懂法、守法,明确养殖者作为疫病防控责任主体的地位。在羊的疫病防控方面,目前,国家已形成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经费补助、扑杀补贴和基层动物防疫补助为主要内容的动物防疫补贴政策。这些政策为我们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发挥了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才学鹏,窦永喜.我国规模化羊场疫病流行情况及防控对策[J]. 兽医导刊, 2011(9):22-24.

[2]途忠新. 目前我国羊病发生特点及流行趋势[J]. 兽医导刊, 2011(2):36-39.

[3]王泽洲,张永宁,吴宣,等.四川羊病防治中的主要问题、羊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J]. 畜牧兽医杂志, 2014,33(1):126-129.

[4]李奕芙,朱瑞良,邵明旭,等.规模化羊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与羊疫病控制实施方案[J]. 山东畜牧兽医, 2013,34(12):45-48.

[5]武学峰. 肉羊产业要发展疫病防控首当先[J]. 中国畜牧业, 2014(15):74-75.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Epidemic Trend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Sheep and Goat Diseases in Shaanxi Province

FU Ming-zhe, XU Xin-gang*

(CollegeofVeterinaryMedicine,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

Abstract:At present, sheep husbandry are developed rapidly in Shaanxi provinc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ns of sheep and goat disease, a variety of sheep and goat diseases are difficult to control, caus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in sheep husbandry. Summarizing the status quo of sheep industry in Shaanxi, overall situation of sheep and goat disea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heep and goat diseases and discussed how to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seases.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iseases in Shaanxi province.

Key words:Shaanxi province; sheep and goat diseas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收稿日期]2015-10-18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5NY16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成果推广项目(TGZX2015-32)。

[作者简介]付明哲(1969-),男,陕西渭南人,硕士,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羊病学研究。 *[通信作者] 许信刚(1974-),男,陕西武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病原学与免疫学研究,Email:286567031@qq.com 。

[中图分类号]S 85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1-0056-04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羊病防控对策
使用三法巧查羊病
秋冬常见羊病的预防和治疗
浅析羊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与解决措施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浅谈羊病流行趋势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