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畜牧业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6-02-21 21:09广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畜牧现状对策

张 广

(岷县畜牧局,甘肃 岷县 748400 )

岷县畜牧业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张广

(岷县畜牧局,甘肃 岷县 748400 )

摘要:本文通过对岷县畜牧生产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目前岷县畜牧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了一些加快岷县畜牧生产发展的对策,以达到推动岷县畜牧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畜牧;现状;对策

岷县是半农半牧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国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境内气候高寒阴湿,有天然可利用草原19.3万hm2,林地6.5万hm2,水域1.5万hm2,畜牧业养殖历史悠久,发展畜草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来,省、市把草食畜牧业作为扶贫攻坚、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进一步加大了政策、项目和金融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更是逐年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政策支持,确保措施落实,完善工作机制,为加快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全县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畜牧业在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和问题,有待于加强和改进。

1畜牧业发展现状

岷县发展养殖业历史悠久,特别是岷县黑裘皮羊、蕨麻猪,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品牌,产品系列开发初具规模,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定份额,畜牧业的发展也为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草产业的发展,围绕市场需求,利用本县资源优势,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强化服务意识,加快产业发展,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大大提高了农民发展养殖业生产的积极性,全县畜牧业呈现出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3年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08.9万头(只),比2012年增长42.7%。其中:牛饲养量14.6万头,猪饲养量50.1万头,羊饲养量48.8万只,禽饲养量95.4万只,比2012年分别增长1.6%、25.3%、36.1%、69.8%;出栏畜禽118.58万头(只),比2012年增长110%,其中:出栏牛4.59万头,出栏猪28.25万头,出栏羊25.76万只,出栏禽59.98万只,分别比2012年增长137.8%、33%、217.4%、138.3%;肉蛋奶产量达到3.34万 t,比2012年增长61.4%;畜牧业增加值达到2.6亿元,比2012年增长34%,占全县农业增加值9.59亿元的 27.1%;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780元,比2012年增长27.9%,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128元的18.9%。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投资亿元以上甘肃天之源生物公司,岷县洮源公司、兰州原野农庄岷县公司,确立了闾井特色畜草产业示范区,西江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寺沟草原生态养殖示范区,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特色畜草工程。

2存在的问题

2.1养殖户对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低

思想认识有待于提高,养殖户因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较低,导致接受科技知识的能力低,大多养殖户沿袭小而全的养殖模式和传统落后的饲养习惯,对科学养殖技术的接受能力不高,缺乏应用科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农户把畜牧业作为副业,对品种改良、科学养殖重视不够,存在着重种植轻养殖的传统思想,致使养殖业效益不高,影响了养殖产业的发展。

2.2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尚未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没有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力弱,产销衔接不畅,影响了畜产品的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同时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使得农户利益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保证。

2.3资金投入不足,调控能力不强

资金不足是我县养殖业得不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养殖场(户)普遍存在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一部分养殖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资金短缺双重制约,在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上只能靠自身积累来完成,无外援资金帮助和扶持,只能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低下。畜牧行业管理、调控体制不健全,产销利润不合理,畜产品生产和市场波动时有发生,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民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2.4对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的频发,对种畜(禽)引进和养殖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视度明显提高,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控,但一些地方的领导尤其是乡(镇)领导,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加之,一些养殖户的认识也不高,有重养轻防或轻防重治的思想。使疫病防治难度加大,在一些乡村,病死动物尸体随意丢弃甚至出卖,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增加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难度。 ’

3发展对策

畜牧业的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以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拉伸产业链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推动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议在发展中做好以下几点:

3.1加强对养殖业的科技投入和信息化建设

在现阶段,要实现养殖业的高效益,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积极向农民介绍先进的养殖生产方式,加大对基层广大养殖户的培训力度,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养殖效益。作为政府部门不仅在技术上服务,更要及时向农民发布各种养殖信息,实现养殖业的信息化,最大限度的降低养殖风险,促进畜牧业大发展,提高农户养殖效益。

3.2突出龙头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

大力引进、培育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按照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要求,不断强化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在发展方向上,把重点放在培植壮大已有的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上,不断提高企业带动发展能力。二是在发展方式上,重点抓总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使特色加工向规模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三是在经营机制上,强化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饲养场+农户”等经营模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在发展途径上,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外资建龙头。鼓励农村经纪人外出开拓市场,发展畜产品的冷藏、运输、贩运等物流产业。同时,要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知名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住办厂,利用对方成熟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经验,快速提升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

3.3加大对养殖业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加强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牛羊散放数量,鼓励发展牛羊育肥,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为广大养殖户创造可持续的良好发展环境。二是要把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作为养殖业投入的重要渠道,并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三是要把扶贫开发、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紧紧围绕养殖业发展来布局,整合各类项目优势,采取项目捆绑,集中投资的办法,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四是要通过采取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养殖户和企业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五是要在支农资金的安排上对养殖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并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导,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发展养殖业。

3.4做好疫病防控,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制。明确政府和业务部门的责任,提高乡(镇)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经费投入、防控责任和工作措施的落实。二是扎实抓好强制免疫工作。要切实抓好春、秋两季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补防工作,做到免疫工作的“五不漏”。三是严格检疫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工作,严格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严防疫病传播。

3.5加快结构调整,突出优势产业发展

一是要突出发展规模养殖。以养殖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大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力度,推

动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二是要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立足我县草场资源和水面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黑裘皮羊、蕨麻猪、牦牛为主的特色养殖、突出当地特色、形成产业优势。三是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要充分发挥我县绿色生产资源优势,强化生态养殖,打好生态养殖品牌。四是立足当地畜种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品牌。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龙头企业,在产品开发上逐步由大宗产品向特色、名优、精深产品转变,推动产业大发展。

[收稿日期]2015-06-23

[作者简介]张广(1970-),男,甘肃岷县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推技术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 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1-0060-02

猜你喜欢
畜牧现状对策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诊错因 知对策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