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肉牛运输热发生的主要技术措施

2016-02-21 21:09张淑二李有志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装车犊牛肉牛

张淑二 ,李有志

(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 济南 250022)

降低肉牛运输热发生的主要技术措施

张淑二 ,李有志

(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 济南 250022)

肉牛运输热是肉牛转场育肥过程中长发的疾病之一,抓好肉牛运输前、运输过程中及运输抵场后三个环节的管理技术措施,将对降低该疾病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农户养殖的肉牛主要采取6月龄断奶,断奶后除部分母犊牛作为基础母牛留用外,其余的均被育肥场购买。在多数情况下,肉用犊牛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运输后抵达集中育肥场。肉用犊牛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采取的措施不当,给肉牛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其中肉牛运输热是较常见的应激疾病之一。部分肉犊牛在运达牛场2~3 d后表现出典型的运输热症状,如食欲不振、高热、咳嗽、呼吸困难、流泪及口涎等症状,严重的出现死亡,给肉牛育肥场带来很大损失。所以,掌握一定的肉牛运输知识及技术,在肉牛运输前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大大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提高肉牛生产效益。

肉牛运输热,是一种牛的呼吸系统疾病,是肉犊牛抵达育肥场后遇到的主要问题。该病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以高热、间质性及大叶性肺炎为主的应激综合症。其临床表现为病牛高热、流鼻涕、流泪,脓性结膜炎、咳嗽,呼吸困难,流泡沫性口涎,以前认为该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现在发现该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共同作用引起。

减少肉牛运输热的发生,主要从提高肉牛机体免疫力、改善饲养管理、减少疾病传播、降低运输应激等方面加以考虑,在肉牛饲养的不同阶段、过程,实施不同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肉牛运输前、运输中与运输结束后三个阶段。

1运输前

1.1在购买肉牛时,应该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肉牛,通过观察肉牛的精神、毛色、四肢、粪便等判断牛的健康状况,购买健康的肉牛是减少运输热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对于已经完成去势、驱虫、除虱、免疫的肉牛要优先购买。

1.2在购牛当地租用场区作为临时隔离观察场地,对肉牛进行集中观察,对本地常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提前(2~3周)注射相关疫苗,提高其免疫力。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个别怀疑的牛只抽血检验,以便在运输时单独处理或隔离。

1.3加强饲养管理。很多犊牛都是出售时刚刚离开母亲,自身应激比较大,这段时间要为其提供优质的带叶或青绿饲草、精料及清洁的饮水(运输前3 d,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多维素),并提供好的饲养环境,这也能减少肉牛自身心情带来的应激。

2运输过程中

2.1尽量避免健康牛群与带病牛一起运输,否则会加大疾病传染几率,很容易出现大面积发病的情况。

2.2在运输装车过程中,要尽量给牛提供相对充足的空间,过度拥挤会增加牛只的运输应激,还有可能因滑倒等造成挤压而受损伤。

2.3运输中由于不能提供充足的饲草料、饮水,所以机体容易出现体重、组织体液损失,一般情况下运输8~16 h,体重及体液损失率可占体重的6%~8%,恢复这部分损失需要1.5~2周的时间。所以装车前要适当减少草料饲喂量,装车完成后要立即开始运输,在此过程中不要虐待牛只,要尽量减少运输时间,途中要平稳驾驶,每运输100 km左右,要停车检查并尽可能的提供优质饲草与饮水。2.4运输肉牛要避开恶劣的天气。恶劣的天气对肉牛心情、机体损失影响较大,运输前提前关注沿途天气状况,选择凉爽干燥 天气运输对肉牛应激减小。2.5运输车辆中要铺上5~8 cm的垫草,防止牛滑倒损伤,一旦滑倒,要停车将牛赶起,避免牛只踩压。

装车时要牛体同向,车架上边要遮挡帆布,尽量减少直流风对牛鼻孔及口腔直吹。

2.6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肉牛注射盐酸氯丙嗪等镇静类药物(具体用量视运输距离而定),以降低其对周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3肉牛抵达育肥场后

3.1肉牛到达育肥场后,要及时卸车以保证其尽快开始饮水与采食。首先为其提供干净的饮水,也可适量添加电解多维,增强其体质。

3.2肉牛日粮要以提供含钾的高能量蛋白(粗蛋白约16%)饲料,7 d内钾含量占日粮的1%~1.3%,若长距离运输还需要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帮助其提高消化率,粗饲料以干净的带叶干草(55%~60%可消化养分)为主。新进场7 d内肉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占其体重比为0.5%~1.5%;进场8~14 d的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占其体重的1.5%~2.5%;进场15~28 d的肉牛,干物质采食量约为其体重的2.5%~3.5%。

3.3长途运输后,肉牛的休息很重要,一定要给肉牛提供舒适的饲喂空间与躺卧空间,卧床垫料以沙土、干草或锯末等为主。

此外,肉牛在进场后要密切观察牛体情况,逐个测量体温,若有异常要立刻隔离,并视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完善上述三个阶段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肉牛运输热的发生,减少因肉牛运输热给肉牛养殖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大力发展母牛饲养与繁育,提高本地肉牛供应,转异地育肥为自繁自育的生产模式,将是解决运输热等应激疾病发生的根本措施与方法。

[收稿日期]2015-10-18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西×荷一代乳肉杂交牛利用模式及效果研究”。

[作者简介]张淑二(1977-),男,汉族,硕士,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肉牛育种及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 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1-0097-01

猜你喜欢
装车犊牛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3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9GWh,环比增长126.98%
天脊集团:安全重于泰山
达农威推出新产品——犊牛益康TM让犊牛拥有健康生长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