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诊治疑难病症

2016-02-22 13:01熊继柏
新中医 2016年11期
关键词:痿证病性病位

熊继柏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继柏医话◆

中医如何诊治疑难病症

熊继柏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疑难病症;察脉色与形候;识病性与病位

DOI:10.13457/j.cnki.jncm.2016.10.077

(续上期)

2 诊治疑难病症要把握四条原则

第二是要详察脉色与形候。脉就是脉象;色就是望色,望面色,望舌色;形就是形体、形态、动态;候就是疾病现象,疾病症候。即察色,按脉,望形态,听声音,问症状,这不就是我们中医的四诊吗?《内经》说:“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说到底就是“望闻问切”要详细地诊察。我们诊治疑难病人和危急病人,特别要注重详细诊察,绝对不能马虎,望闻问切缺一不可。孙思邈《千金方》说:“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纤毫勿失”就是一丝一毫都不要错过,如同刑警查案,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错过。我们诊治疑难病的时候,要特别注重观察病人的一举一动,并且特别要注重诊脉和望色。

举一个实际案例吧。一个广东来的女性病人,40多岁,患严重恶寒8年。夏天来就诊,大热天诊室都开空调,吹着风扇,可患者还未进来就要关空调,关电扇。病人外穿军大衣,内穿羽绒衣,羊毛衣,棉帽、棉鞋、棉袜,围巾等“全副武装”。询问病情,患者告知:“骨头是冷的、心脏是冷的、毛孔是张开的。”就这么三句话,特别特别怕冷,汗流不止。用中医术语描述就是漏汗不止,严重的畏风恶寒。问诊过后,开始给病人诊脉,患者脉沉滑有力,越沉取越有力。患者8年恶寒,汗流不止,通常脉象应该表现为沉细沉弱,或者是微脉,或者是迟脉,为什么脉象却沉滑有力呢?这就是脉证不合,这其中必有复杂之处,正是她问题没有解决的根结所在。

脉证不符,必须参考舌象,一看舌象,舌质红、苔白厚而腻。我恍然大悟,这是湿浊阻遏所致。湿气郁遏阳气,卫阳不能达表,于是乎,外面反而怕冷,里面是热。我随之问患者“口渴不?”患者立马回答“口渴,口干。”我继续问“你口渴想喝水吗?想喝凉水还是热水?”患者竟然回答:“我只想喝冰水,就是不敢喝。”大家想想看,她居然“只想喝冰水”,这与她的全身恶寒症状相吻合吗?完全不相吻合。但谁都没问这句话,这就立马印证了我当时的怀疑,就是湿浊郁遏阳气,阳气不能达卫表所出现的恶寒漏汗病症。

选什么方呢?用吴鞠通的三石汤,病人吃了2月的三石汤药,就把棉衣一件件给脱下来了,8年的顽疾得以解除。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治疗疑难病要善于察色,善于按脉,张景岳曾经讲过一句话“谨察独处藏奸”。奸邪藏在某一独处,我们要善于审察,不善于审察就发现不了疾病本质,更谈不上治疗。

上面的案例是强调脉色合参,下面再举个案例说明形候合参的重要。曾经治疗一个30多岁青壮年患者,突发喘促不宁半月余。在医院用多种抗生素及解痉平喘的西药治疗了半个月,症状不见缓解,还伴有39℃的发热。患者身体强壮,暴喘,面部潮红,身上发烧。初诊按照肺热喘促治疗,用麻杏石甘汤。患者服用麻杏石甘汤3剂以后一点效果都没有,症状未见任何改善。复诊时仔细诊察,见患者上身赤膊,下半身竟自裹着棉被。我问病人“为什么要在足部裹床棉被?”病人回答“脚好冷”。

患者上半身发热,冒汗,暴喘,咳吐黄痰,下半身怕冷裹被。这不是矛盾吗?舌苔黄滑,脉象滑而有力。

这是一个典型的上热下寒证。主症是暴喘兼发热。由于肺热壅滞在上焦,故暴喘而上热,下焦腑实不通,阳气不能下达,故见下肢厥冷,这是肺与大肠同病,一是肺气不降,二是腑气不通。肺与大肠相表里,必须表里同治,上下同治。

我问他“大便怎么样”,他说“大便一天一次,不是太干结”。我不管他大便结不结,还是要通腑气。治以宣肺平喘,通腑泄热,选用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宣白承气汤,该方由杏仁粉、瓜蒌皮、生大黄、生石膏四味药组成。病人服药后大便溏泻了2次,发热、咳喘就平息了。

这个疑难病,难就难在病机的复杂性、相兼性,所以治疗这个病的关键就是详察形候。类似的例子很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后再获取成功的经验,有时候是在二诊、三诊的时候才发现病机的特点,因此我们在临床上要特别留意,要详细审察,四诊合参。

第三是要辨识病性与病位。病性是指病邪性质,病位是指病变部位。我们在临床上通过全面诊察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要辨清这个疾病的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这就是辨证。《黄帝内经》里面不直接称辨证而是称为“审察病机”。这个病变的机制是很复杂的,古人给我们提出了一套纲领和规律,《黄帝内经》有病机十九条,五条属于五脏,两条属于上下,这是指病变部位;还有十二条是属于六气的,虽然《黄帝内经》里面只讲属风、属热、属火、属湿、属寒,实际上是讲的六气,刘河间还补了一条燥气,这十二条指的就是病邪性质。

《黄帝内经》中的病机十九条给我们总结出审察病机的纲领就是两个,一个是病变的部位,一个就是病邪性质。中医辨证的法则很多,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脉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还有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等等。这么多辨证法则,总归于一个基本的纲领,那就是八纲辨证。八纲辨证的阴阳是总纲,表里寒热虚实六个是分纲。表里是讲疾病的部位,寒热虚实是讲疾病的性质。

我们再来看看经典著作《伤寒论》 《金匮要略》。《伤寒论》六经辨证,辨证是六经为纲,六经是讲部位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都是讲部位。而落实到脏腑就是:太阳经的腑是膀胱,阳明经的腑是胃与肠,少阳经的腑是胆,甚至连及三焦,太阴经的脏是脾,少阴经的脏是心肾,厥阴经的脏是肝,这都是病位。

但张仲景是不是只讲部位呢?不是,伤寒的六经分表里寒热虚实,这个非常重要。三阳病笼统地讲是属于表证和实证的,三阴病笼统地讲是属于寒证和虚证的。一个表热实证,一个里虚寒证,这是笼统地讲。具体而言,三阴三阳病都有虚证,也有实证。三阳病的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是如此,三阴病的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亦是如此。因此,《伤寒论》不仅谈病位——经脉与脏腑,也谈病性——虚实与寒热。《金匮要略》也是如此,都是病位、病性两者结合来谈。《金匮要略》是以脏腑、经络作为辨证纲领,可是具体到每一个病都是有虚证,有实证,有寒证,有热证。比如说肺痿,肺痿的病位在肺,而《金匮要略》肺痿有两种,一个肺寒痿,一个肺热痿,肺寒痿用甘草干姜汤,肺热痿用麦门冬汤。一寒一热,它有区别。这就是我们要辨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的道理所在。

辨治温病更是如此,更要辨清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卫气营血辨证本是表里层次讲部位的,其实他讲卫分证的特点是什么,营分证的特点是什么,气分证是什么,血分证是什么,这就是讲病性。整个温病学,论温邪两大性质,一个是温热,一个是湿热。其中春温,风温,冬温,以温热性质为主;湿温,暑湿以湿热性质为主。所以我们对临床任何一个病证,包括常见病在内,都要弄清病邪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这一点是我们辨证的诀窍。岳美中老师曾谓:“辨证如理乱丝,用药如解死结。”一团乱丝,你要把它理出头绪来,这就是我们辨证的功夫。一个死结,用药之后能够把它解开,这就是我们论治的本事。岳美中老师形容得非常到位。

辨证就是分析病机,就是辨别病邪的性质和部位,《伤寒论》是如此,《金匮要略》是如此,温病学是如此,临床各科,内科的,妇科的,外科的,儿科的,五官科的都要如此。外科也要分阴阳,有阴证和阳证,它还要分部位。《医宗金鉴》的《外科心法要诀》全是按部位处方的,分得很详细。头、面、手、足、胸、腹、腰、腿、肩、背等部位不同,用方就不一样,因为经脉不一样。

再举几个痿证的例子来谈谈辨证施治。痿证就是四肢瘫软,痿废不用,甚至于肌肉萎缩,完全瘫痪。不疼,跟痹证是有严格区别的,痹证是以疼痛为主,痿证是以痿弱为主。临床所常见的,最主要的是下肢痿废。

1979年在常德石门农村治疗一个病人,姓万,四十多岁。初诊是以咳嗽咳血为主症,1月后出现双下肢瘫痪痿废。有肺结核病史,初诊时症见:低热,口燥咽干,咳嗽少痰,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典型的肺燥阴虚咳嗽,处以桑杏汤,几剂下来咳嗽咯血就治愈了。接下来处理瘫痪痿废。患者除开双下肢肌肉萎缩,痿软无力之外,还伴有气短,偶有干咳,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这个痿证是因为肺阴虚引起的,病位在肺,性质是阴虚。怎么确定这个部位和性质呢?第一,咳嗽,低热,现在虽然不咳,但是气短,有时候还干咳。干咳气短不是病位在肺?口干,咽干,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明显的阴虚,这不就是肺阴虚吗?部位和性质都清楚了,按照《黄帝内经》讲的“肺热叶焦,发为痿躄”。肺热叶焦,肺上有热,肺津被焦灼可以发生痿证,所以这个痿躄是肺热叶焦引起的。肺热叶焦用什么方呢?选用的是沙参麦冬汤,加了两味药,加牛膝和阿胶。连服半年后,病人可以站起来慢慢行走,后用益胃汤收功。始终还是围绕着肺热叶焦,滋养肺阴这个病机处理的。

中医有培土生金法,滋养胃阴的目的就是要滋养肺阴。这个病人,就是抓住了肺热叶焦这么一个病机来治好的。

第二个病例是长沙某大学一位老师,产后双下肢痿软无力活动不利,瘫痪卧床半年余。生活不能自理,不能下床,吃饭与解便都是在床上完成。除双下肢痿弱无力之外,还有肌肉的痉挛,尤其以双下肢为主,动则抽筋。病人面色淡白无华,动则大汗淋漓,声低息短,少气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四诊合参,首先可以肯定是一个典型的虚证。虚在哪里?明显肝经血虚。《黄帝内经》云“肝主身之筋膜”,肝血充足,则筋膜柔和;肝血不足,筋膜失养,就失于柔和,四肢屈伸不利甚至痉挛。其次,该病人还有典型的气虚表现——“气短,自汗,面色淡白,脉细”,这是典型的气虚。治疗上,一则养肝血,二则益气,方用补肝汤合圣愈汤。其中补肝汤养肝血,养筋膜;圣愈汤益气养血,气血双补;合起来看,就是圣愈汤加木瓜、酸枣仁、麦冬、甘草。中医有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补血先要补气,所以选用圣愈汤,而补肝汤中的木瓜、酸枣仁、甘草,正在于养肝柔筋缓急。

以上2个案例比较,前者病性为阴虚,后者病性是气血两虚;前者病位在肺,后者病位在肝。

还举一个痿证病例。长沙一年轻的患者,瘫痪病证,坐轮椅来就诊。双腿肌肉萎缩无力半年。西医诊断为“脊肌萎缩症”。其皮肤感觉基本正常,下肢无力,搀扶可以站立,但是不能抬步。仔细询问得知,下肢酸胀,轻度浮肿,伴有口舌生疮,食纳差,舌苔薄而黄腻,脉细数。辨证分析此病仍然是以虚证为主,但是夹有湿热。湿热是因脾虚而起,因此就是脾虚夹湿热。选方用程钟龄《医学心悟》五痿汤。但治疗痿证并非数日可以奏效,连服1月。第二次复诊时,患者是搀扶着走进诊室看病,不需要坐轮椅;下肢肌力明显好转,患者在家还能扶墙走路,患者详细记录了病情的进展,不到一年,由走500步到1000步再到完全恢复正常。现在已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始终就是用五痿汤。

讲临床的辨证,为什么讲三个痿证?为什么讲同样的病例?同样的病例才有鉴别意义,才有学习的价值。从病位而言:一个病在肺,一个病在肝,一个病在脾;从病性而言,一个是阴虚,一个是气血虚,一个是气虚夹湿热。明确病性与病位是临床辨证的关键,也是我行医50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

在治疗上,第一个是肺热叶焦用沙参麦冬汤,第二个是气血两虚证用补肝汤合圣愈汤,第三个是脾气虚夹湿热证用五痿汤。虽治疗思路和处方方药不同,但殊途同归,疗效满意。

谈到痿证的辨证施治,必须与痹证进行鉴别。接下来我再来和大家谈谈痹证的辨证论治。首先谈痹证的分类,《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有“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热痹。”此外还有朱丹溪论述的湿热痹,《金匮要略》还提到一个尪痹,故临床见到的痹证有行痹、痛痹、着痹、湿热痹、热痹、尪痹等(尪痹就是形气衰羸的痹证)。

痹证是常见病,但不乏难治之病证。举一个例子吧。湖南益阳某幼儿教师,19岁,高烧不退伴全身疼痛4个月。在长沙湘雅医院住院治疗,发热及全身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经其亲戚介绍前来门诊就诊。首诊症见:持续发热不退(39℃以上),伴有恶寒,全身关节、肌肉疼痛特别明显。观其舌苔黄腻,脉细而数。病人主诉高烧恶寒。怎样来分析这个案例?还是抓病位及病性。关节酸痛,舌苔黄腻,这是湿热之邪,病位在肌肉经络之间;综合考虑就是一个典型的湿热痹。选用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宣痹汤。《温病条辨》云“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吴鞠通对湿热痹的症状、主方论述非常清楚。宣痹汤由防己、杏仁、滑石、连翘、栀子、半夏、蚕砂、薏苡仁、赤小豆、片姜黄、海桐皮等11味药组成。该方具有很好的清热化湿,通痹止痛之功效。患者服用7剂,发热恶寒即除,一身疼痛很快缓解。守方再进病愈。

再举一个例子。成都一位女性患者,23岁左右,因四肢关节疼痛伴有多个关节肿大变形10年,于3年前求诊。患者诉四肢疼痛,所有关节肿大变形,十指不能张开,不能拿筷碗,步履不稳,摇摇晃晃,形体消瘦,可谓“皮包骨”,面色淡黄、舌淡苔薄白,脉细。这是什么痹证呢?这就是《金匮要略》讲的尪痹。痹证日久,气血虚弱,形体衰羸,而风寒湿邪着于人体,久而久之伤肝肾、伤筋骨。这个病人就是气血不足,筋骨损伤。治疗选用三痹汤。由于病情重,病程长,故必须守方治疗方可奏效。每次处方连服3个月。患者每次前来就诊,不仅路途遥远,而且行动不便,断断续续治疗了3年,现在病情明显改观,体质增强,关节疼痛缓解显著,已经能正常活动,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再举痹证的第3个例子。广东一姓蔡的患者,其双膝关节以下多处红肿疼痛伴皮肤下结节,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结节性红斑”。患者腿疼,胫骨前皮肤紫红,皮下结节,触之疼痛。舌红、苔黄,脉数。这是什么原因呢?湿热。湿热瘀滞导致的经脉不通,形成局部的瘀阻,湿热瘀滞才导致局部结节形成。中医认为结节性红斑还是属于一个痹证范畴,属于湿热夹瘀的痹证。用什么方治疗呢?选用《医宗金鉴》的加味二妙散,加味二妙散本意不是治疗痹证的,而是用于治疗痿证的。治痿证的时候必然大量使用龟板,用于治疗痹证的时候,则用穿山甲替代方中的龟板,取其通经活络、散结止痛之功效。再加乳香和没药活血化瘀止痛。该患者服用这个变化的加味二妙散,一个月结节就消散,再服2月疼痛完全消失,疾病痊愈。

总结和比较一下这3个痹证的特点及选方:第一例是吴鞠通讲的湿热痹,以急性起病,高烧,畏寒,一身疼痛为主要表现,用的是宣痹汤;第二个例子的痹证是以病程10余年,形气衰羸,气血虚弱,筋骨损伤为主要表现,用的是三痹汤;第三个痹证是湿热夹瘀证,形成了结节性红斑,用的是加味二妙散清除湿热,再加炮穿山甲、乳香、没药。

痹证本来是常见病,但这3个病例也算是疑难病。常见病升级到疑难病怎么治呢?就是要抓住病变性质和病变部位,才能准确地治疗。

(下期再续)

(录音整理:龙玲尹周安罗成宇)

R249

B

0256-7415(2016)10-0181-03

2016-04-06

熊继柏(1942-),男,教授,研究方向:内经理论与中医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痿证病性病位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基于“风痰瘀虚”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名老中医陈卫川治疗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经验举隅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徐明涟教授运用治痿汤加减辨治重症肌无力验案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和临床特征
《伤寒论》之病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