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兴趣

2016-02-23 15:27杨玉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兴趣中职

杨玉清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德育课程之一《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现状的分析,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兴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且当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227-02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属于基础课,它和其他基础课程一起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任务。正如国外一名著名的教育专家说的那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坚毅的品行和勇敢的心灵。”德育课无疑具有责无旁贷的使命,而《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中职德育系列课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门,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意,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兴趣,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所处的环境

1.课程教育不受重视。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视的,而恰恰对学生成才之基的德育课程却非常忽视。很多学校把德育课程作为边缘课程来对待。甚至从施教者来看,德育课成了谁都可以上的课程,哪位老师的课时不够就可以用德育课来凑课时,学生亦然,为数很少的德育课成了学生休息、放松的“咖啡馆”。

2.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多数的中职学生来自弱势群体家庭,如农村、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偏低,家境较为贫困。学生自身的文化课学习成绩更是糟糕。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同学对学习不主动、不积极,甚至不愿学。还有一少部分同学已成为“问题”学生,家长送其读职校的目的仅仅希望孩子不在外面“犯事、犯法”,自己也可省心、省事,把教育孩子的职责一股脑儿地甩给学校。

3.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今社会是个资讯发达的社会,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我们整个生活,分辨能力较弱、看问题比较极端的中职生随之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及社会上的网吧缺乏监督和管理,学生可随意进入,网上一些不良的内容和不实的信息时刻对学生的大脑进行着冲击和震动,使得学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约束急剧减弱甚至消失。其次是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突出体现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上,孩子缺乏感恩之心,认为父母的给予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至情至亲的关系完全被物质化、金钱化的关系替代。再有少部分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方式简单化和粗暴化。这种5+2=0(即5天的学校教育成果赶不上社会或家庭2天的摧毁)的教学结果在中职学校所占比例还是很大的。

4.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经济政治与社会》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该教材从职业学生的身心发育和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生活”三贴近原则,坚持育人为本,突出德育课思想引领的特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从实际出发,较少地考虑到学生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对课堂内容缺乏有效的拓展和延伸。没有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课程授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导致学生缺乏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德育课程的有效性。

5.教学方法单一。《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并向学生传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辨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引导性和全局性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讨论社会现象。同时,由于课时限制,教师通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给予学生主动思考的时间,造成课堂上教师讲解多、学生被引导少、思考少、分析讨论少等状况,影响了德育课的效果。

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兴趣

1.社会特别是领导要给予德育课老师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教育本来是学习本领、升华人格、激发生命潜能的手段,但现实因种种原因导致目前很多教师有职业倦怠,但是压抑的教育环境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作为学校的领导即管理者应该激励老师,为他们松包袱:不能让“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变得黯淡,让手无寸铁的教师承担着无限的责任!特别是安全问题,现在的一票否决导致从上到下一级一级的责任,压到最后就是学校和教师!什么话也不敢说,什么活动也不能搞,这样下去还怎么去教育和教学呢!应该用一些法规条文来减轻学校和教师的身心负担。应该引导舆论正确分辨是非,不要让原本就是弱势群体中最弱势的中职校和教师们完全没有喘息的空间。

2.做好“备教材”和“备学生”的准备工作。《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强烈的时代感,它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且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今学生的需要,这需要德育课老师从教材入手,把教材吃透,把知识点在现有教材内容上再进一步地进行梳理、归纳,让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学好一门课程,光有积极性还不够,还要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时,要仔细分析、研究学生的情况和所学的专业,并按照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及其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情境,并以最新的资讯、最近的案例、最有说服力的佐证进行教学。比如讲“消费”这一内容时,我们引用“双十一”的案例来说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这种直观的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情当中案例不仅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情”,而且也可以改变学生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误读”。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知识亮点。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所谓的知识亮点,就是教学内容最丰富、意义最深刻、实用价值大的那部分内容。比如在讲第三课《个人收入与理财》时,我提前布置了作业(如让学生问问家里的收入和开支以及开支主要用在谁身上比较多,在业余时间走访银行、证券交易所,观看央视财经频道等,帮助爸爸妈妈如何实现家里的钱保值增值等),把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提前用预习作业等形式亮出来,让学生提前了解,这样上课的时候不仅可以很轻松地理解知识点,还可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4.丰富教学形式,把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联系起来。在很多人特别是学生的眼中,德育课都是枯燥乏味的,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是教学方法单一,原因之二为认为《经济政治与社会》内容都属于高大上的理论知识,和自己无关。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对新教材进行了改革,教学内容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加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作为德育课老师,应该顺应改革,丰富教学形式,把学校开展的各项展示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活动与《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把教学的场所改变到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让学生通过《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走进生活,走进企业!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课第三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节内容,可以联合学校的团委举行“禁白”活动,国庆放假回家完成“故乡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从德育课中感受到成就,获得知识,提高了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让《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德育课教师在这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来选取案例和制订相关的实践计划。如在讲授“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政务中心,并开展调查,这样既可以了解到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情况,又能够了解政府是怎么工作的。尽可能通过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方法,将教学内容与专业联系起来,如在讲“第二课企业中的劳动者”这一节内容时,我选取了最新的新闻和同学们的专业结合起来(我所带的班级专业是铁桥、路桥)即“习近平主席访美之前送给企业的利好红包: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合资建设美国西部快线高速铁路。该高铁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到加州胜利谷和帕母代尔,最终到洛杉矶,全长370公里。预计工程于2016年9月底开工。”通过这个案例分析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员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方可胜任未来工作,如何在以后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走好、走稳、走顺。通过这一新的资讯新闻,将学习内容、学习重点与学生个人实际紧紧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大家学习的兴趣,让政治与生活融合一起,达到了德育课育人的最终目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让《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走下神坛,走进凡间,是每一位德育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一位德育课老师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方向!以上建议和看法只是本人的一点儿心得,若有不当之处,还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沈越,张可君.经济政治与社会[M].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伟华.中职德育热点问题的几点冷思考[J].文教期刊,2012,(10).

[3]潘庆华.经济政治与社会初探[J].职业,2011,(27).

[4]沈越,张可君.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参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张月琴.中职德育课程现状及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9).

猜你喜欢
兴趣中职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