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是空间

2016-02-25 11:23MonicaDematte
读者欣赏 2016年2期
关键词:卡尔维诺观者隐形

Monica+Dematte

我钟爱戴乐(Christopher Taylor)的摄影作品。如果在我热情地展示他的作品给别人看的时候,别人问我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我就会忍不住感到有些不投缘,不管再怎么讨论或者解释也没有用。我只会耸耸肩,暗自失望。我没有说教的冲动,也不想去解释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做不到。这种对他的作品的感觉你要么有,要么没有,但是这是学不来、教不会的。

在戴乐拍摄城市的时候,他会小心地避免人的存在,以免让我们认出照片中记录的那个时刻,约束了图像的边界。不过,他会向一些重要的历史时期致敬。他在加尔各答拍摄的“红色广场”(Red Square)和在中国取景的“动弹不得”(Immobile)系列都是从卡尔维诺的《隐形的城市》中获得的灵感。我觉得,戴乐接受了卡尔维诺的邀请,去创作“最后一首纪念城市的爱情诗,即使城市生活日益艰难”。可能戴乐在《隐形的城市》中马可·波罗所说的“活人的地狱”的疆界之中,选择了第二种更加辛苦的方式来面对这个问题:“去寻找,了解和辨认,谁和什么,在地狱中,不是地狱,为它留出空间,让它持久。”

在他的作品中,那些平常人声鼎沸的地方却“喧嚣不再”。戴乐能够出人意料地捕捉到这些地方罕有的安静时刻,这让观者产生不同的反应。熟悉这些地方“人满为患”状态的观者会感到一种疑惑和熟悉,而那些第一次看到的人可能会以为照片里的就是这些地方通常的情况,所以不会有这样强烈的感觉。

不管哪一种情况,戴乐的这些作品都参照了“现实”,但它们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记录或是叙事。我们看到的安静的空间不需要依靠任何其他外物,只凭借它们本身美丽的存在就能够充满意义,引发观者的情感活动。观者也必须找到办法,不再局限于转瞬即逝的东西,而是深挖一些,找到“存在”的“悸动的内核”。

戴乐在搜寻逝去的年代的象征时,一直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黄河流域的遗存和印度的英国殖民主义留存。他会被震慑人心的、美丽而伟岸的自然风景所吸引,而充满神秘、看似混乱的人类境况会受到时间流逝的影响,激励他去找寻象征永恒的事物或者人类留在地球上的印记。

作为一名摄影师,戴乐喜欢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一个和他拍摄的文化脱离的外国人。可能这是他能够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唯一方式,他会留下积极或消极的感情,这会破坏他的视线 ,把现实的“皮肉剥下来”,让乌青色的骨架显现出来。

这可能是一种看待戴乐作品的方式:他选择的事物在一个空旷的空间中显得分外孤寂,但是它们充满了质量,可以在安静中和我们沟通,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卡尔维诺观者隐形
端午节观龙舟赛
看不见的城市
卡尔维诺名言五则
伊塔洛·卡尔维诺
隐形药水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0感无暇” 隐形妆
卡尔维诺的承诺
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