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下的文化批判——评《多元文化阐释与文化现代性批判》

2016-02-27 06:26张常顺
学术交流 2016年9期
关键词:卢卡奇布达佩斯学派

张常顺



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选粹

·著作评介·

现代性视域下的文化批判
——评《多元文化阐释与文化现代性批判》

张常顺

布达佩斯学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匈牙利兴起的一支社会批判力量,主要由卢卡奇的学生赫勒、费赫尔、马尔库什、瓦伊达等人组成,他们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文化的视角对东欧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布达佩斯学派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本质,是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下对当时东欧社会的批判,这种批判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是在现代性的视域下对现实社会展开的全新批判。杜红艳博士在其著作《多元文化阐释与文化现代性批判——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研究》中对布达佩斯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解读和较为深刻的阐释。本书以文化为出发点,在现代性的视角下对布达佩斯学派的文化理论进行了解读,为读者展现了有关布达佩斯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现代性视域,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布达佩斯学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见解。

这部著作深刻系统地对布达佩斯学派多维度的文化理论进行了详实的阐释,同时揭示出布达佩斯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多元内涵;较详细地对布达佩斯学派的文化批判与现代性反思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挖掘出布达佩斯学派对现代性危机的态度。具体来讲,该著作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导论”部分通过介绍20世纪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通过阐释期间出现的文化争论与反思可以看出,布达佩斯学派在现代性视域下对社会的批判与反思,是历史时态上反思社会的结果,可以说,布达佩斯学派的文化理论在整个20世纪文化理论进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二,对布达佩斯学派的缘起与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按照时间线索将布达佩斯学派思想划分为道德层面的、结构性的和后现代主义的三个文化批判阶段,根据时代发展分析了布达佩斯学派思想变迁的原因,总结出布达佩斯学派的发展反映出的是其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态度。

第三,介绍了作为布达佩斯学派理论先导的卢卡奇的文化理论,分析了卢卡奇开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哲学转向对布达佩斯学派的深刻影响,通过对卢卡奇文化理论的深入分析,阐释了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对卢卡奇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了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的出场。

第四,分析了布达佩斯学派的多元文化理论及其对现代性的文化反思。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全面地解读了布达佩斯学派的文化理论。首先,从多元性出发探讨布达佩斯学派在多个维度的文化批判理论;其次,探讨了布达佩斯学派将文化批判与现代性反思结合在一起的深刻洞见。在此基础上归结出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多元性和微观性的范式特征,也即布达佩斯学派理论的特色。

第五,通过对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的解读,分析了这一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出发点,认为布达佩斯学派的文化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新视域,二者是一脉相承的,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社会问题进行的反思与批判。最后作者归结出,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作为不同于意识哲学范式的文化哲学范式对宏大叙事的批判及其微观政治哲学转向,彰显了其后现代视域下的理论视野。

纵观全书,作者系统地对布达佩斯学派的多元文化阐释以及现代性批判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以专业、严谨的理论系统地向我们呈现了布达佩斯学派文化理论的深刻内涵,同时也发掘了现代性批判的文化视角阐释的新的理论资源,是对国内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补充与完善,对理解布达佩斯学派乃至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杜娟〕

猜你喜欢
卢卡奇布达佩斯学派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布达佩斯之梦
舞蹈剧《丝绸之路》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上演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卢森堡思想对卢卡奇的影响研究综述
卢卡奇早期思想发展及其思想史效应:100年后的重访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
卢卡奇研究综述
伟大心灵在妥协中的信念坚守
——读《卢卡奇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