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节目中儿童故事演播的创作技巧

2016-02-28 21:02左小群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100000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对象性广播

左小群(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 100000)



浅谈广播节目中儿童故事演播的创作技巧

左小群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 100000)

摘 要:儿童故事的演播,需要在备稿、演播等阶段都考虑到受众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播音技巧,使作品能被受众听懂,并且好听。本文对备稿、演播、结尾等几个创作阶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创作技巧。

关键词:广播;儿童故事演播;分众化;演播技巧;对象性

在广播儿童节目中,儿童故事是经常出现也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此类作品的目标受众是儿童,他们在收听习惯方面与成年受众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由于广播节目主要依赖声音元素进行线性传播,因而在此类作品的演播中也必须遵循广播节目的传播规律。要想在广播节目中生动而准确地进行儿童故事演播创作,就需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创作技巧。

一、创作前期的备稿阶段

任何一种作品的成功演绎都离不开精心的准备,儿童故事演播的备稿工作也必须在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地进行。

(一)了解儿童知识结构,对作品内容进行恰当修改

儿童在每个阶段的发展情况都有着显著的差别,由于2岁以下的儿童在认知能力方面较差,一般还不具备收听儿童广播节目的能力,而7岁以上的小学生在兴趣、课业时间安排上又会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因此本文主要讨论3~6岁“学龄前”阶段的儿童受众。(下文中所涉及“儿童”皆特指该阶段儿童受众)

与成人受众相比,儿童在自然科学知识、生活常识等方面储备较少,对有些儿童故事中所涉及的内容可能不了解、不熟悉,这就要求演播者在演播前的备稿阶段仔细研究稿件,对其中有可能超出儿童理解能力的内容做适当补充或修改。

著名的格林童话故事《勇敢的小裁缝》的主人公是一位小裁缝。对成年受众来说,裁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职业,而在儿童的生活经验中,“裁缝”是较少接触的一种职业,甚至是从没出现过的职业。所以,在讲这个故事之前,可以对“裁缝”这个身份稍加解释。例如,作者的处理如下:

“小朋友,你知道司机是做什么的吗?哈哈,当然就是开车的呀,那厨师呢?对了,就是做饭的,那,你知道裁缝是做什么的吗?裁缝就是做衣服的人。裁缝会把一块大大的布用剪子剪成衣服的形状,然后用针和线把他们缝起来,就变一件衣服啦!”

以上的这段解释性语言可以是在故事之前出现,也可以在故事的演播中随时加入,依情况而定。很多成年人会觉得这样的解释很可笑,“一块布用针和线缝起来,这不是废话嘛!”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很多生活常识都是新鲜的知识,需要有一个学习过程。也许对他们来说“裁缝”“雪橇”“磨坊”“麦子”都可能像是“微积分”“流体力学”一样新鲜和难以理解。

作者在与一个5岁儿童对话时曾经发现,虽然这个儿童能够熟练地讲出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但却不知道火柴是什么。演播儿童故事必须以儿童的认知能力为参考进行稿件处理。

(二)结合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和广播线性传播特点,对作品叙述顺序做出调整

儿童仍处在思维发展的初期阶段,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一般儿童在3岁以后才会开始在语言中使用“因为,所以”等等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而像下棋等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游戏,多数孩子需要在4岁以后才能开始逐渐掌握。同样,儿童听众对于故事中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当故事中的叙述顺序或逻辑关系较难理解的时候,需要适当做出调整。

广播的传播是线性的,声音转瞬即逝无法回头去听,听儿童故事和看儿童故事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儿童不能选择在某个情节上停留的时间,这也就要求演播的内容要尽量做到在瞬间被儿童理解。

比如在绘本故事《晚安,黛西》中,小女黛西晚上睡不着,突然听到床底下有声音传来,原来是三个小怪兽在她床底下,原文中写到黛西听到声音的时候说:

……是街上疾驰的卡车吗?不不,这声音听上去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这枚戒指原本属于一位国王”怪兽小楠低声吼道,“以前,我负责看守国王的宝藏……”

故事中,作者前半边叙述的心理活动是小女孩黛西的,但是从“这枚戒指原本属于一位国王”开始,就是床底下的怪兽在讲故事了,这个故事的结构相对复杂,是在黛西遇见三个小怪兽的大故事里套了三个怪兽讲的小故事。为了让小听众弄明白两个故事的逻辑关系,可以在此处加入一些辅助的叙述性语言,再将语言顺序做一些调整,以下是作者演播《晚安,黛西》时修改后的语言:

也许是外面路上飞快跑过去的卡车吗?不不不,刚才那个声音听上去,像是在讲一个故事,那是怪兽小楠在讲故事。他全身白色的毛,像一头狮子,可是,他的背上长着一个又一个的犄角,而且嘴巴特别大,还长着锋利的牙齿。

它手里拿着一枚戒指,正在讲一个关于戒指的故事。

怪兽小楠用低低的声音说:“嗨,这枚戒指原本属于一位国王,他戴着王冠。在很久以前,我不是怪兽,我是负责为国王看守宝藏的卫兵。”

可以看到,在这里,演播者把床下面到底是谁在讲故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且讲故事的小怪兽的身份表述被提到了他的语言出现之前,这样不但使孩子能理解下面的故事是谁讲的,也使人物和语言的对应关系更加清晰。另外,对小怪兽小楠的形象描述在原绘本书中是没有文字的,是用图画完成的,这样的“将图画信息转换成语言”的技巧将在后文中涉及。

在儿童故事中,大量人物语言的出现都是“先语言,后人物”的顺序,这在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中也很常见。但是,为了在广播的线性传播中帮助儿童听众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应尽量将语言调整成“顺叙”,比如:

“今天真热啊!”小猴伸手擦了擦汗说,

“是啊!”小猫说。

可以调整为:

小猴伸手擦了擦汗说,“今天真热啊!”

小猫说“是啊!”

当然,如果作者的语言顺序是为了情节发展而特意设计的,就另当别论了。

(三)根据儿童故事文体性质,对故事做适当的二度创作

当今的儿童文学形式中,绘本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广播儿童节目中,绘本是儿童故事演播的重要内容来源。

绘本不同于文字书的插图,也不同于连环画的文字配图,绘本中图画和文字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有些绘本中图画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作用甚至超过文字部分。这就要求演播者在备稿时,需要进行二度创作,将文字部分和图画部分的内容整理结合,形成故事的有声语言部分。

在前文的《晚安,黛西》的例子当中,作者对小怪兽小楠的形象描述就是原绘本书中文内部分所没有的,是演播者结合文字和图画进行的二度创作。

在绘本书的演播中,图画部分不仅仅塑造人物,描绘环境,往往也包含了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重要细节,这都需要演播者将其变成有声语言加入故事的演播中。

二、创作中期的演播阶段

儿童故事演播和其他题材的稿件演播一样,都需要遵循基本的演播创作技巧,通过内部对稿件的理解,外部对声音、气息的运用,使用生动、准确的有声语言将故事展现在受众耳畔。

(一)情景再现,准确把握并用声音营造故事情境

儿童看待世界的方式与成人有所不同。成人在看待事物时往往可以凭经验来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做出推测和判断,从整体、宏观方面来把握事物。而儿童由于生活经验、逻辑推理能力有限,常常比较注重细节,相较成人更擅长捕捉细微的情绪。他们判断情况是依赖心理感受大于依赖情况判断。演播儿童故事的时候,对故事氛围和情境的营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演播者应该在叙述性语言上处理得更为细腻,更富有感情,准确把握故事的情节变化、人物情绪变换,还原故事中的情境。

还以前文提到的绘本故事《晚安,黛西》为例,故事一开头,画面上是黑漆漆的房间,窗外的城市平静却也是灰暗的颜色,文字部分描述如下:

小怪兽们出现的那天晚上,黛西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因为——房间里实在太奇怪了,新床也变得很大。她睁大眼睛盯着天花板,竖着耳朵听街上传来的声音……

上述文字的字体在原书中是变大的,这是绘本中常用的手法,用更加形象的方式来渲染气氛。所以,演播者也可以用较为夸张的语气,将描摹环境气氛的词语加重,或者通过节奏上的变化,如放慢节奏来凸显黛西对房间环境的心理感受——黑漆漆的房间,让这个小女孩有些害怕,有些紧张,她睡不着,此时房间里出现的任何东西在她的眼中都是可怕的。

这个故事后面情节的转变能够成立,跟黛西的心理感受有很大关系,而演播者能否用声音营造出一个让小听众感同身受的“有些害怕的环境”就非常重要了。

(二)使用播音发声技巧塑造贴切的人物形象

儿童大脑对情绪情感的处理还没有成年人那么细腻,因此儿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比较鲜明,不像成年人的文学作品中会有一些“亦庄亦谐,善恶难辨”的角色。这就使得儿童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刻画相对简单,可以适当地借鉴京剧中“脸谱化”角色塑造手法,将善良的、邪恶的、狡猾的、可笑的……人物用比较直白的方式表现出来。

由于广播节目只能依赖声音元素,因此在人物塑造时需要尽量给不同人物使用不同声音,来帮助小听众区别人物,这里有几个技巧可以借鉴。

1.控制口腔,用不同发音位置标记人物。演播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发音位置来发出有区别的声音,用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例如,发音位置靠前,集中用嘴唇中间三分之一部分发音,塑造的声音形象较为灵巧、年轻,可以塑造那些可爱的、体型小巧的角色。发音位置靠后,使用较多喉腔共鸣,塑造的声音形象较为沉稳,年纪较大,可以塑造那些稳重的、体型大的角色。较多使用鼻音,可以使声音表现狡猾的、性格古怪的角色等。

2.控制气息,体现年龄感和人物动态。通过气息的控制可以塑造不同年龄感的人物,也可以表现人物的运动状态。例如,老年人往往中气不足,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喉头来阻碍气息正常流通,达到塑造老年角色的目的。运动中的人气息紧促,可以用提高呼吸频率,加重呼吸力度来表现。

3.借助标记性语言,帮助区分人物。高超的演播技巧确实可以帮助演播者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但是,在儿童故事演播中,也难免遇到人物过多,人物性格相近,难以用声音区分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一些标记性语言来帮助区分人物,进而帮助小听众理解人物关系。例如,在几个人物交谈的时候,可以明确地讲出“小猴说……”“狗说……”“猫咪说……”也可以根据人物性格给人物设计一些标志性的声音符号,比如在故事《七个小淘气》中,因为有七只小鸡,比较难区分,演播者就给其中一只做事慢吞吞,总是犹豫不决的小鸡设计了一个固定发语词“嗯嗯,”每次这只小鸡说话之前,总是扭扭捏捏的先“嗯嗯”两声,这就像是动画片里,很多人物的服装从头到尾不改变一样,为的是让儿童受众更容易通过明显的标志来区分它们。

(三)通过身体表演带动声音表演

由于儿童表达情感的简单、直接,使他们更喜爱更夸张、更生动、更戏剧化的表现手段,这就要求广播节目中儿童故事的演播应具有更强的戏剧张力。在儿童故事演播中,演播人可以借助身体的表演带动声音的表现,使声音更加生动,演绎更具画面感。

不同体积的人或动物发出的声音之所以不同,与他们的身体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脑袋大的动物头部共鸣腔的共鸣往往更加强烈,因此声音会比脑袋小的动物更加浑厚、低沉。在演播儿童故事的时候,演播者可以通过调动身体动作,使身体更接近所演绎的人物形象,以达到声音形态和语气神态的接近。比如,在演绎一只乌龟的时候,演播者将动作放慢,身体重心放低,感受语言的“慢”,从而达到气息随之变“沉”,声音随之变“缓”的效果。

任何作品的演播都不仅仅是口腔加气息的创作,因为演播者的身体、情感、气息、声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互相影响,不可能分割开来单独使用。在演播中,有控制的身体运动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气息状态。例如,做跑步的动作必然会使气息紧张急促,声音也反应出断断续续或不连贯的样态。再如,表演一个人物紧张害怕的时候,身体紧缩,收肩含胸,这会使胸腔面积面小,喉头收紧,自然地发出紧张而局促的声音。

三、创作后期的补充阶段

好的儿童故事往往会将知识、人生观等内容融化在故事情节中,大多不会直白地表述出来,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在故事之后并不需要直接说“我们应该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学会谦让”,这样的表述方式既不是孩子喜欢的,也缺乏美感。在故事结束后可以跟孩子进行简单的讨论,并且将自己的想法拿出来跟孩子分享,“吃大梨子真不错,不过要是我的好朋友想吃,我还是愿意把大梨子给朋友的。”。需要注意的是,演播者在此处并没有明确地教育孩子“必须谦让”,因为故事中已经将这个想法表述清楚了,结尾只是用平和的叙述方式提醒小听众可以关注这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2-0150-02

猜你喜欢
对象性广播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阈下人与自然的统一
乘法概念的二重性及其教学启示
论马克思的对象性意识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回到给予性与现象本身——论马里翁对对象性和成已的回应与批评
浅谈广播五要、五不要
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论恩格斯环境观的对象性活动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