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2016-02-29 03:14谭宝慧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脑血栓尿激酶二聚体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谭宝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二二医院 急诊科,吉林 吉林132011)

脑血栓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的心脑疾病,且其发病率、致残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其症状多表现为:头痛、眩晕、失语及偏瘫等。因此,选择溶栓效果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医学关注的重点问题。低分子肝素钙在对脑血栓进行治疗时其不会对患者的血小板功能造成损害,且尿激酶对脑血栓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两种药物均可直接作用于血管,以达到明显的溶栓效果[2,3]。本研究只在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在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即用患者的病历卡号交替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单独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在(55.7±6.5)岁。体重60-81 kg,平均体重(63.8±4.6)kg。意识:深昏迷2例、浅昏迷5例、嗜睡10例、意识清醒14例。血压:收缩压≥140 mmHg16例、舒张压≥90 mmHg15例。症状:头痛7例、眩晕5例、呕吐4例、失语8例、左侧偏瘫3例、右侧偏瘫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在(52.7±5.3)岁。体重59-79 kg,平均体重(59.5±4.3)kg。意识:深昏迷1例、浅昏迷6例、嗜睡12例、意识清醒12例。血压:收缩压≥140 mmHg15例、舒张压≥90 mmHg16例。症状:头痛5例、眩晕6例、呕吐4例、失语6例、左侧偏瘫4例、右侧偏瘫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血压及临床症状等基本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②所有患者血压均在180/120 mmHg以下;③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正常;④所有患者依从性均较好且能坚持治疗;⑤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⑥所有病例均通过我院相关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3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疾病史且需长期服药;②有精神病史或神经性病变;③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对观测指标造成影响;④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代谢;⑤患者有出血性疾病或梗死面积超过30%及以上。

1.4方法

所有患者均首先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并运用活化脑细胞药物、降压药及吸氧等治疗以维持患者的酸碱、水、电解质的平衡。将配制为15%-25%浓度的甘露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0 ml/袋,生产批号20110621)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30-60 min内滴注完成,1次/d;给予患者口服莫地平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20 mg*50片/瓶,生产批号20110708),40 mg/次,3次/d;同时给予患者肠溶阿司匹林片(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 mg*100片/瓶,生产批号20120117)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规格0.4 ml:4100+AXaIU,生产批号20111224)进行治疗,其方法是: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4000IU低分子肝素钙,2次/d,7 d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规格1万单位,生产批号20110925)进行治疗,其方法是:将10万单位的尿激酶溶于4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2次/d,7 d为一个治疗周期。

1.5观察指标及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化学、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流变化学指标(包括:前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对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价标准》[4],将疗效分为治愈:患者意识完全得到恢复,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90%-100%;显效:患者的意识基本恢复,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46%-89%;有效:患者的意识部分恢复,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18%-45%,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还有加重,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小于18%;其中总有效为治愈+显效。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1.6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2.90%与对照组的16.1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脑血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残病症之一,其主要病因是由于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5,6];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7]。且有相关研究表明:约有30%的脑血栓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意识和行动能力[8,9]。因此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对脑血栓治疗的方法是提高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的关键。目前,对其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增加患者体内纤溶酶的活性,降低患者血小板的凝聚功能,从而达到溶栓的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独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对脑血栓进行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10]。

尿激酶是从人肾组织培养中获得的一种酶蛋白,其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还能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且其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同时还能提高血管ADP酶活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11,12]。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溶栓药物,且其价格较低。其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血管,对血管内纤维蛋白进行溶解,同时对患者血小板的凝聚功能进行减低,从而达到深入溶栓的效果[13]。尿激酶的半衰期为20-30分钟,但是患者的最佳溶栓时间是在6h内,因此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不能使用较多的尿激酶。有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疗效,在治疗的过程中,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的提高尿激酶的溶栓效果,将两种药物合用,可以弥补单纯用药的不足,同时可以使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得到充分的发挥[14]。

本次研究对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与单独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发现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治疗的疗效更加优异,其有效率高达83.87%远远高于单独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患者的64.52%;有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15,16]。本次研究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治疗后的血浆NT-proBNP为(224.41±75.39)pg/ml、D-二聚体水平水平为(307.09±32.41)mg/l明显低于单独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患者的(363.78±73.38)pg/ml、(356.37±2.31)mg/l,与上述报道一致。本次研究中还发现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均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为12.90%,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为16.13%,两组无明显差异,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所以症状均未进行特殊处理、自行消失。这就说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亮,张向东,秦红霞.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3,39(16):1940.

[2]王响华,马怡茹.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03):227.

[3]Lucchesi A,Fattori PP,Ronconi S,,et al.Atypical presentations of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n middle-aged women with recurrent cerebral macrovascular thrombosis:a case report[J].Annals of hematology,2015,94(9):1597.

[4]刘英,徐陶,雷贤英,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血栓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0):236.

[5]陶恩学,高汉义.补阳还五汤结合西药治疗脑血栓[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8):181.

[6]Petrova J,Manolov V,Milev B,et al.Recurrences in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isolated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troke Society,2015,10(6):E69.

[7]Ma X,Ji XM,Fu P,et al.Coexistence of High Fibrinogen and Low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Predicts Recurrent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5,128(13):1732.

[8]秦晓刚,邵军.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5):1288.

[9]龙全铭,方丽,张太珍.灯盏花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8):301.

[10]Prodan CI,Stoner JA,Dale GL.Lower Coated-Platelet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Afte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 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2015,46(7):1819.

[11]庄志浩,高毅.阿加曲班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29):3064.

[12]李婷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1):2707.

[13]崔文华,葛军,李娜,等.低分子肝素钙改善妊娠晚期血钙、FIB、D-二聚体水平预防产后出血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3):3751.

[14]Conforto AB,Nader SN,Puglia Junior P,et al.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d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J].Arquivos de neuro-psiquiatria,2015,73 (6 ):548.

[15]任强,陈清汉,郭淼勇.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中老年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316.

[16]李爱静,刘海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03):253.

(收稿日期:2015-02-21)

猜你喜欢
脑血栓尿激酶二聚体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