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6-02-29 03:14张迪,宋占春,赵越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白蛋白心衰心肌梗死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张迪,宋占春,赵越超,汪琦

(抚顺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辽宁 抚顺11300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血流中断,致使局部心肌的出现缺血性坏死,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病死率约为50%[1]。因此,早期诊断AMI后心力衰竭,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正确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体现患者炎症急性期的敏感指标之一[2]。血清前白蛋白(PA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肝脏受损或者营养不良时,含量明显的降低。本研究观察了AMI患者血清hs-CRP及PAB的水平,探讨联合检测hs-CRP及PAB的水平对AMI后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并观察两者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确诊的住院AMI患者137例,其中男78例,女59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0.5±12.3)岁; 病程为2-5 h,平均病程(3.2±1.1) h;前壁梗死68例、下壁梗死42例、后壁梗死2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及美国心脏病协会专家制定的AMI诊断标准。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准诊断心衰,Ⅱ级及以上即诊断为心衰,将患者分为两组,心衰组87例,非心衰组 50例。对照组选自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共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0.8±12.1)岁。3组的一般资料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AMI患者入选标准:①典型的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 min,口服硝酸甘油胸痛无缓解。②血清心肌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高敏肌钙蛋白明显的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③心电图检查显示≥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压低、病理性Q波形成,并有动态演变。④12 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在50%以上。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慢性营养不良、合并急性或慢性感染以及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

1.3检测方法

心衰组和非心衰组在入院后的次日、对照组在体检当日抽取空腹静脉血 5 ml,置于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内,离心后取上层血清待测。使用美国雅培Ci-8200自动分析仪并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PAB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血清hs-CRP及PAB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和非心衰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PA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心衰组比较,心衰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PA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hs-CRP及PAB水平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非心衰组比较P<0.05。

2.2不同Killip分级患者血清hs-CRP及PAB水平比较

随着Killip分级的增加,血清hs-CRP水平逐渐升高,而血清PAB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Killip分级患者血清hs-CRP及PAP

注:*与KillipⅢ组比较P<0.05;#与KillipⅣ组比较P<0.05。

2.3Spearman相关分析

Spearman分析显示,AMI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31,P=0.002);血清PAB水平与Killip分级呈负相关(r=-0.53,P=0.000)。

3讨论

AMI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受到阻碍或是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缺血、缺氧,发生损伤及坏死。早期开通梗死血管可以挽救缺血的心肌,有效的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3]。但是,部分患者再灌注后仍然可以发生心力衰竭,考虑可能的原因是再灌注后无复流或慢复流、心肌顿抑现象以及梗死面积过大[4,5]。目前,AMI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以及正确的判断预后已经成为临床上的重要问题。发生AMI后,受损的心肌细胞内的化学介质释放到外周血中,在血清中能够检测出来的物质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6]。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特征。大量研究表明[7,8],炎症在AMI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CRP是一种急性炎症期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可以诱导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促进炎症反应,其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hs-CRP是反映机体炎症的敏感指标,具有稳定性好、不受进食和昼夜节律的影响以及无年龄和性别差异的优点[9]。作为一项敏感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hs-CRP水平的高低与AMI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10,11]。血清PA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由于电泳时迁移位置在白蛋白之前因而得名。血清PAB亦是急性时相蛋白,在感染、炎症以及应激等情况下,血清中PAB的含量明显的降低。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炎症的过程,在心力衰竭程度加重时,肝功能受到损害、炎性因子的分泌明显的增多,PAB的合成明显的减少,消耗显著增加,因此,检测PAB水平可以对心力衰竭的预后进行判断[12,13]。陈都等[14]研究发现,CRP及PAB检测对急性炎症反应的阳性率较高,联合检测两者能够提高炎症反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心衰组比较,心衰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增高,PAB水平明显降低,且与Killip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结果提示,血清hs-CRP及PAB水平检测在预测AMI患者合并心力衰竭中具有十分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且两者的水平与心力衰竭程度有关。

参考文献:

[1]钟培东,黄志华,廖新学.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循环内分泌的影响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0):31,65.

[2]梅换明,姜文锡,杨荣.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探讨[J].海南医学,2014,25(16):2357.

[3]耿巍,傅向华,田祥,等.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21(5):310.

[4]Li G,Liu T.One of possible mechanisms on no-reflow in pos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coronary shock due to micro-coronary stunning[J].Med Hypotheses,2005,65(4):814.

[5]Youn JC,Seo SM,Lee HS,et al.Trends in hospitaliz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Korea at 1998 and 2008[J].J Korean Med Sci,2014,29(4):544.

[6]陈玲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2012,33(9):1224.

[7]Roy D,Quiles J,Avanzas P,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patients presenting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acute chest pain suggestive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Int J Cardiol,2006,109(3):317.

[8]Deten A,Volz HC,Briest W,et al.Cardiac cytokine expression is upregulated in the acute phas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Experimental studies in rats[J].Cardiovasc Res.2002 Aug 1;55(2):329.

[9]刘静静.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337.

[10]马琦琳,孔涛,吉绍葵,等.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高敏C-反应蛋白和NT-proBNP的变化及心脉隆干预疗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3):2886.

[11]Sharma R,Coats AJ,Anker SD.The role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cytokines,nitric oxide,and endothelin-1.Int J Cardiol[J].2000,72(2):175.

[12]张林林,李勋.前白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1):45.

[13]鲁敏,孙琳,秦兴雷.前白蛋白和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9):848.

[14]陈都,徐峰,陆士奇,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75.

(收稿日期:2014-12-14)

猜你喜欢
白蛋白心衰心肌梗死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