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的意义探讨

2016-02-29 03:14刘栋,宋宏庆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肾小球原发性肾脏



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的意义探讨

刘栋,宋宏庆

(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 检验科,陕西 铜川72703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发病多见于3~6岁的幼儿,男孩多于女孩。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至今仍不明确,发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常伴有严重的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个别患儿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导致严重的不良预后[1]。通过对87例PNS患儿进行血清脂蛋白(a)[L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检测,旨在探讨血清Lp(a)和hs-CRP水平变化在PNS病变进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本院肾内科收治的PNS患儿87例为实验组,其中男56例,女31例,年龄1.5-11岁,平均年龄为(5.8±2.3)岁。其中单纯型肾病(微小病变型)42例,肾炎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等)45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诊治循证指南》[2]的诊断标准,其24 h尿蛋白>3.5 g/d和血清白蛋白<30 g/L。并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以及并发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组织或器官损伤或服用各种降脂和影响凝血系统药物的患儿。对照组为市机关幼儿园来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健康儿童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为(6.1±2.8)岁。其心、肺、肝和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均正常,并无肾病史及内分泌疾病。两组在年龄结构、性别组成等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试剂与仪器Lp(a)、hs-CRP、SCr和Urea的检测试剂盒、校准品及质控品,均由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贝克曼C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方法所有入选者次日清晨空腹由专职护士抽取坐位状态下的一侧肘静脉血3 ml,注入不含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经低速离心3 500 r/min,10 min,收集排除溶血、黄疸和脂血的血清标本。在迪瑞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Lp(a)和hs-CRP,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SCr,采用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Urea。仪器操作严格按照贝克曼C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SOP进行,参数设置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标本检测前Lp(a)、hs-CRP、SCr和Urea的质控检测结果均在控制范围内。

2结果

2.1各组检测Lp(a)、hs-CRP、SCr和Urea水平比较肾炎型肾病和单纯型肾病检测Lp(a)、hs-CRP、SCr和Ure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纯型肾病与肾炎型肾病间的血清Lp(a)和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Lp(a)和hs-CRP参与了PNS的发生、发展,可作为PNS明确诊断、病情监测等方面的重要监测指标,见表1。

表1 各组检测Lp(a)、hs-CRP、SCr和Urea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bP<0.05;与单纯性肾病比较cP>0.05,

2.2血清Lp(a)和hs-CRP与SCr和Urea的相关性分析

对实验组87例PNS患儿治疗前检测血清Lp(a)和hs-CRPSCr和Urea为自变量,分别与SCr和Urea进行相关分析,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p(a)分别与SCr和Urea呈显著正相关(r=0.513,0.498,P<0.05),hs-CRP分别与SCr和Urea呈显著正相关(r=0.471,0.428,P<0.05)。

3讨论

PNS是儿童期常见的自身免疫系统性抑制性疾病,也是常见的儿童肾脏疾病之一[3]。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诱因不明确,多隐匿起病。不易治疗,且多反反复复,极大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文献报道[4],Lp(a)在肾病综合征、明显肾衰等肾脏疾病中水平明显升高。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Lp(a) 是一种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可以携带大量胆固醇结合于血管壁上。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体内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因素[5]。肾脏在Lp(a)的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许多肾脏疾病中Lp(a)沉积肾小球内,经氧化或糖化修饰后刺激肾脏组织细胞增殖肥大,细胞外基质堆积,引起机体的纤溶系统功能障碍,阻止肾脏血管内动脉粥样斑块溶解,造成肾小球硬化加剧,导致肾功能减退。Lp(a)的血清水平与肌酐清除率存在恒定的关系,是目前较为独立的衡量肾病脂代谢紊乱较独立的指标[6]。故当Lp(a)的清除下降时,可导致其血清水平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PNS患儿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Lp(a)分别与SCr和Urea呈显著正相关(r=0.513,0.498,P<0.05),说明PNS患儿存在Lp(a)的代谢紊乱,Lp(a)沉积在肾脏的肾小球内,影响肾小球的血液动力学,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在Lp(a)的清除下降时,可导致其血清水平升高。单纯型肾病与肾炎型肾病间的血清Lp(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无论是微小病变型的PNS患儿,还是非微小病变型的PNS患儿的血清Lp(a)水平均变化不明显,与王海安[6]学者文献报道一致。

感染是PNS病情反复和加重的诱因,并可影响激素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及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故积极防治感染是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7]。 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目前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用以预测急性疾病的严重性。正常情况下血清中含量甚微,在组织损伤、感染、炎症疾病等因素作用下,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时可急剧上升。但血清CRP水平受如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较低等因素影响,不能及时对炎症的发生及病情发展进行较好的预测[8]。而hs-CRP的检测灵敏度高于CRP,也能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指标,可作为PNS严重程度简单易行的指标[9]。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致使各种炎症细胞释放,引起血小板聚集致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造成肾小球损害,引起血清hs-CRP水平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PNS患儿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前hs-CRP分别与SCr和Urea呈显著正相关(r=0.471,0.428,P<0.05),说明hs-CRP不但能准确地反映PNS发病情况,并能反映PNS患儿的肾功能水平。单纯型肾病与肾炎型肾病间的血清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种致病因素可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致使各种疑症细胞释放,引起血小板聚集致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造成肾小球损害,引起血清hs-CRP水平升高。在PNS疾病间变化较小,其水平升高预示PNS患儿的肾脏功能损伤或肾功能降低。

综上所述,在PNS病变过程中,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是PNS发生、发展的主要环节,也是PNS肾脏损害加重的重要因素,应密切关注血清Lp(a)和hs-CRP的变化。联合检测血清Lp(a)和hs-CRP水平,其水平变化可为PNS的诊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提供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2-367.

[2]刘爱民.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诊治循证指南(试行)解读[J].浙江医学,2010,32(8):1139.

[3]沈永明,管卫.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脂蛋白(a)的变化观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2026.

[4]Kaddah A,Sabry S,Emil E,et al.Epidemiology of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in Egyptian children [J].J Nephrol,2012,25(5):732.

[5]刘怀平,徐宏敏.血清脂蛋白(a)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2):259.

[6]王海安,董卫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脂蛋白(a)的变化[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22.

[7]孙艳霞,康天,王新良.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10,32(21):3060.

[8]向代军,王成彬,马俊龙,等.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2):124.

[9]星学花.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635.

(收稿日期:2015-02-24)

猜你喜欢
肾小球原发性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哪些药最伤肾脏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