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儿童外阴阴道炎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2016-02-29 03:14钟华敏谢永强关小珊黄莲芬吴晓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阴道炎季节年龄

钟华敏,谢永强,关小珊,黄莲芬,吴晓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120)



珠三角地区儿童外阴阴道炎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钟华敏,谢永强,关小珊,黄莲芬,吴晓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120)

(ChinJLabDiagn,2016,20:0107)

近年来,儿童外阴阴道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小儿妇科门诊中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和行为等特点,其阴道炎在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愈后等方面均与成人不同。小儿外阴炎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发生与季节及年龄也有一定的关联性,不同地域的气候、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病原菌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近年来随着对儿童外阴阴道炎的广泛抗生素治疗,耐药性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儿童阴道炎进行地域性病原学分析及耐药性研究,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气候类型的阴道炎病原学分析和细菌耐药情况,可以为临床疾病预防、诊断、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有效治疗,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女性专科治疗的临床诊断为外阴阴道炎的患儿,患儿均以外阴痛痒、阴道分泌物增多为主诉就诊。为对季节性因素进行研究,所有入选对象均为发病前已在珠三角地区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者。对已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及伴有其他部位感染或免疫缺陷者等均排除。经统计符合入选标准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共683例,年龄<14岁。

1.2分组情况

683例患儿按年龄分为0-3岁组(109例),3-7岁组(307例),>7岁组(267例);按首次就诊时间(季节)分为:1-3月份组(86例),4-6月份组(166例),7-9月份组(234例),10-12月份组(197例)。

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仪及药敏系统。接种、分离及鉴定培养基购自广州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敏纸片、M-H药敏培养基,购自英国OXOID公司。

1.3仪器与试剂

1.4测试方法

自我效能感具有普遍性和具体性这两种性质。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在某一特定行为、情境或任务中,人们经由这些行为、情景对自我目标达成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质中并不稳定,他经常受一些行为、活动、情景影响。但是 又由于各项活动任务多领域的较差,自我效能感又具有了相对普遍的性质。

学生毕业和取得专业学位的描述清楚,符合学校制度和工作规范;对2016届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学生的“社会能力”“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达成评估,评估方法正确、结论可信,实现了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流程图形式说明了学业预警和毕业审核流程,以及对受到学业预警学生的帮扶措施,跟踪、评估措施到位,评估结论可信。通过对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分析,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或升学情况优良。

细菌培养鉴定:标本接种普通血平板和流感嗜血杆菌选择性巧克力平板,5%CO2培养箱35℃培养18-24 h,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鉴定。

1.2.1 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 抽取受试者外周血5 mL,-80℃保存。应用PAXgene Blood DNA kit试剂盒(QIAGEN,德国),并按照试剂盒中提供的“操作说明”中的标准操作步骤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

一些大学生虽进行过规划,但是规划内容、方式等不够科学,使得后续无法执行,规划因可操作性不强成为一纸空文,从而无法发挥效用。进行专业培训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掌握度和指导能力;另一方面可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对学生的培训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大学生入学初期的培训,主要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在本科期间完成学习目标,提高能力;第二个阶段为大学生毕业前的培训,主要针对就业选择,笔者认为这个阶段在本科三年级进行的话,更有利于后期进行调整。

支原体培养和结果判断:标本接种支原体(含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培养。试剂用珠海银科公司产品,按操作说明书操作。

683例患儿中472例培养分离出病原菌,阳性率69.1%,共检出病原菌498株,即其中26例为同时感染两种病原菌。细菌培养以流感嗜血杆菌(24.9%)、大肠埃希菌(16.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0%)为主。主要病原菌分布见表1。

1.5统计学分析

“国资委”的全称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从行政上看,国资委的领导层包括一个主任、七个副主任以及千余名公务员。

百余年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人。其中,乡村教育的困窘,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近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困苦和无奈。近年来,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专著和论文颇多,但相对而言,对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际状况的探讨仍显薄弱,本文拟作补充。①

结果统计使用WHONET5.4和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标本采集:取样前用0.9%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幼女外阴部,避免受体表常在菌污染,然后以专用无菌女性拭子擦取阴道分泌物立即送细菌室培养,并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整个过程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2结果

2.1病原菌总体分布情况

药敏试验:流感嗜血杆菌药敏采用K-B法,其余细菌经VITEK 2系统药敏卡做药敏试验,根据美国2014年NCCLS标准进行药敏判定。质控标准使用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进行质控。

真菌培养鉴定:所有标本同时接种沙保弱培养基,30℃真菌培养箱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 2 Compact进行鉴定。

表1 498株患儿阴道分泌物病原菌检出情况

472例感染患儿中,0-3岁组89例(18.9%),3-7岁组205例(43.4%),>7岁组178例(37.7%)。病原菌分布数据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随年龄增大而分布增大的趋势,是7-12岁组儿童外阴炎的主要病原菌,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则集中分布在3-7岁组,具体见表2。

2.2不同年龄段儿童病原菌分布情况

表2 不同年龄段儿童外阴炎患者3种主要病原菌

2.3不同季节儿童细菌性阴道炎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

正调侃着,高潮的手机突然飞进来一条短信:没良心的负心郎,妾出门在外好几天,也不来关心关心我,我在线,快上来跟妾温存一下子。高潮回复:我在开会,散会后到办公室,再上线交公粮,做人民公社的好社员。

472例感染患儿中按季节分组中,1-3月份组,4-6月份组,7-9月份组,10-12月份组病原菌检出患儿分别为37例(7.8%),106例(22.5%),174例(36.9%),155例(32.8%),显示儿童外阴炎的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在1-3月份组发病数较其他3个组明显偏低。在病原菌分布上,流感嗜血杆菌仍为各组中主要病原菌,均是7-9月份组、10-12月份组的主要病原菌。3种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情况见表4。

相较于GPR、TDR数据,土样数据的变化范围更大,一方面是由于5 cm的采样深度较浅所致,在本实验中同时还采集了20 cm深度(17~23 cm范围)的土样,考虑到GPR是在一定深度范围的表层土体平均土壤水分,而不是某一深度附近的土壤水分,因此,对5 cm和20 cm深度的土样数据求平均,近似看作是0~20 cm深度的平均土样,并分别对GPR数据和5、20、0~20 cm深度的土样数据作对比,如图4。

表3 不同季节儿童外阴炎患者3种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构成比) 株(%)

表4 儿童外阴炎3种主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药率 株(%)

3讨论

外阴阴道炎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不同国家、地域、时期及年龄段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1]。本研究范围为广东省东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多雨及高温时间持续较长,儿童外阴阴道炎尤为多见,因此探讨本地区不同气候环境、不同年龄结构下儿童外阴阴道炎病原菌谱及细菌耐药情况的特点,进而筛选出治疗儿童外阴炎的有效药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儿童外阴炎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大多发生于3-7岁。从病程长短也可看出,大部分患儿以急性感染为主,且普通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较成人阳性率高,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阴道自然防御功能较差,活动范围相对较广,独立行动机会较多,但在生活上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环境中的条件致病菌较易侵袭。国内外对儿童阴道炎的相关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对不同年龄年龄段及不同季节的菌群分布研究不多。有报道显示儿童阴道炎主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比例可达20%-40%[2]。本研究显示流感嗜血杆菌(24.9%),大肠埃希菌(16.9%),金黄色葡萄球菌(12.0%)为儿童阴道炎主要病原菌。但其分布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病原菌的不同培养方法、不同年龄分布或不同地域环境有关。本研究发现,菌群分布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中的确可有一定变换,在0-3岁组和3-7岁组,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儿童外阴炎的主要病原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是>7岁组的主要病原菌。发病年龄统计显示,3-7岁组和>7岁组的发病人数均高于0-3岁组,此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

儿童外阴炎也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疾病,国外报道多发生于冬季,春季和秋季也是高发季节[3]。本研究显示,7-9月份发病人数较其他3组较高,原因可能是珠三角地区夏季较长,温度较高,儿童穿着较少,卫生意识较差,且尤其暑假期间可能与到公共泳池游泳有关;而1-3月份气温下降而发病人数明显降低,说明不同气候对儿童外阴炎的发病率的确存在一定影响,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更有利于一些条件致病菌的生长。

流感嗜血杆菌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可通过污染的手传播到儿童阴道中。该菌毒力较强,通常有荚膜,国外文献报道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型Ⅳ型和Ⅶ型是引起青春期前女孩外阴阴道炎的常见病原菌,考虑与该菌的定植特点有关,带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定植率很低[4-6]。而该菌营养要求较高,需要Ⅴ、Ⅹ因子,如无合适的培养基,实验室很难分离出此菌。本研究显示,儿童外阴分泌物中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居于首位,达到24.9%,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达到35%,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高于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儿童28.5%的检出率,嗜血杆菌属在不同地区产β-内酰胺酶各有不同[7]。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喹诺酮类、阿奇霉素、加酶抑制剂复合物(如阿莫西林/棒酸)、二代及三代头孢菌素类均十分敏感,敏感率可达80%-100%。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不推荐使用。而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对婴幼儿关节软骨等有损害,四环素类药物可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故临床医生使用时应谨慎。

本文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丁胺卡那、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低,但丁胺卡那由于其耳毒性,儿科已少用。本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达50%左右,药敏提示可供选择的有效抗生素及其有限,仅对美洛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敏感,本组资料显示对化学结构不同的3种或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有增多趋势。与各地报道数据比较,儿童患者分离菌中ESBL检出率高于成人患者[8],此现象是否与儿童患者临床用药的局限性(以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为主)以及临床上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尽可能在用药前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该菌对青霉素类的耐药率最高。肠杆菌科细菌广泛分布于植物、土壤、水及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但如出现在其他部位则为条件致病菌。由于儿童生殖系统特点及生长期生长发育及抚育等特点,在夏秋季节要注意结合临床,关注一些消化道病原菌的检出。

本研究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十分高的耐药率,达到80-90%,提示对金葡菌感染的治疗,青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已基本无效。此次检出1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较以前也有所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丁胺卡那较敏感,耐药率仅1.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株,所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特别是MRSA的治疗可采用丁胺卡那、万古霉素,但由于丁胺卡那对儿童的副作用,万古霉素不失为治疗儿童MRSA感染的较好选择。

引起小儿外阴炎的病原微生物除了细菌外,还有一定的真菌及支原体,本文中真菌感染病例19例,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解脲/人型支原体5例,占1.0%。儿童真菌感染一般多发生于青春前期及青春期,此菌常潜伏于人体的口腔、皮肤内,作为寄生菌不引起症状,但当宿主内环境失调,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或抗生素干扰时,可转化为致病菌。而支原体感染往往为幼托或家属间接传播。

总之,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季节儿童外阴炎致病性病原菌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应结合当地环境、气候特点、准确掌握本地区儿童外阴炎菌群分布资料,为本地区儿童外阴炎的合理用药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沈铿.要重视小儿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9):513.

[2]李进喜,刘志伟,郝卫华.小儿生殖道感染的预防及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608.

[3]Cuadros J,Martinez R,et al.The aetiology of paediatric inflammatory vulvovaginitis[J].Eur J Pediatr,2004,163(2):105.

[4]Cox RA,Slack MP.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features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vulvovaginitis in young girls[J].J Clin Pathol,2002,55(12):961.

[5]Martinez MA,Ovalle A,Vidal RM.Role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in intra-amniotic infection in patient with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1999,18:890.

[6]Quentin R,Mellouet JM,Sizaret PY,et al.Typing of urogrntial,maternal,and neonatal isolates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nd 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in correccation with clinical source of isolation and evidenve for a gential specificity of H.influenzae biotype Ⅳ[J].J Clin Microbiol,1989,27(10):2286-2294.

[7]杨小娟,倪语星.嗜血杆菌属耐药性研究[J].医学检验进修杂志,1999,19:1.

[8]孙秀静,王丹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00,27(6):305.

摘要:目的掌握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季节珠三角地区儿童外阴阴道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683例经临床确诊为外阴阴道炎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按年龄分为0-3岁组,3-7岁组及>7岁组,同时按就诊时间分为1-3月份、4-6月份、7-9月份、10-12月份4个组。无菌操作方法取患儿阴道分泌物,行细菌、真菌、支原体培养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①683例患儿中,472例培养阳性,阳性率69.1%,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24.9%),大肠埃希菌(16.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0%)为主; ②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是3-7岁组的主要病原菌。>7岁组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58.3%),与其他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按时间分组中,7-9月份组阴道炎患儿数明显升高;④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阿奇霉素、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对流感嗜血杆菌较敏感,大肠埃希菌50%可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23%。结论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珠三角地区儿童外阴阴道炎的致病性病原菌分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应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等特点,准确掌握本地区阴道炎的菌群分布,根据实验室药敏结果进行合理治疗。

关键词:阴道炎;儿童;年龄;季节;药敏

Pathogenic bacteria distribution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in children with vulvovaginitis in Pearl River DeltaZHONGHua-min,XIEYong-qiang,GUANXiao-shan,etal.(GuangzhouWomenandChildren’sMedicalCenter,Guangzhou,Guangdong5101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distribution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in children with vulvovaginitis in different age and different seas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Methods683 children diagnosed as vulvovaginiti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age and four groups by seasons.Vaginal secretions collecting and culturing were used for bacteria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Results①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472 children 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 69.1%.Haemophilus influenzae(24.9%),escherichia coli(16.9%)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12.0%)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pathogen; ②Haemophilus influenzae and escherichia coli were the main pathogen bacteria in 3-7 year group,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pathogen in <7 yesrs group(P<0.05).③In the season groups,the number of children with vulvovaginit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July-September group.④Drug sensitivity showed that Azithromycin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were sensitive to haemophilus influenzae.Escherichia coli can be detected 50% of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detection rate was 23%.ConclusionThe pathogens distribution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in children with vulvovaginitis were varies in different age and different season.As a result,a treatment should be done based on the climate,environment,and pathogens distribution of a region.

Key words:Vulvovaginitis;children;age;season;drug susceptibility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钟华敏(1978-),女,副主任技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生物检验方面的工作

中图分类号:R71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287(2016)01-0107-04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No:粤科社字[2011]106号)

猜你喜欢
阴道炎季节年龄
变小的年龄
阴道炎清热利湿方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阴道炎为什么找上我
喝酸奶能预防阴道炎吗
季节的变换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