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加丰富多彩

2016-03-01 15:11黄海东
关键词:学习中学生兴趣

黄海东

(广西宾阳县和吉中学 广西宾阳 530412)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加丰富多彩

黄海东

(广西宾阳县和吉中学 广西宾阳 530412)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爱学、乐学。趣味教学法应运而生,它在教学实践中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趣味教学法的要求,并对趣味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的技巧作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 学习 兴趣 教学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向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一生的青春关键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生理表现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上课时要胸有成竹;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创新,灵活应用。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探索运用趣味教学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个人认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适时进行趣味性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喜爱。

思想品德课有思想性、严肃性兼具的特点。思想品德课中的趣味教学法要在思想性的主导下,在严肃性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灵活运用。为此,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趣味教学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使用上要相得益彰,恰如其分

笔者认为,首先,趣味教学法要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与教学内容相脱节的趣味性教学,达不到好的目的,不如不用。其次,趣味教学法要和其他的教育教学方法相结合。趣味教学法是教师为达到教育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不是一用就灵的灵丹妙药,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妙招,而是要和其他的教育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因此,趣味性教学活用似如鱼得水;巧用会事半功倍;滥用将适得其反。单纯追求趣味性可能会失去趣味性;也不能每节课全是趣味性,否则会流于形式,失去作用,有违课堂教学的严肃法则。

二、在形式上要高雅有趣,去粗取精

趣味性贵在雅俗共赏,俗中有雅,要注重思想性。有些方言俚语,乐则乐也,却不能登大雅之堂;有些哲人智慧,雅则雅也,学生接受困难,也不宜旁征博引;有些逸闻趣事,趣则趣也,却俗不可耐,更不要课堂引用。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不能一概而论,要分时间地点,要考虑学生情况,要考虑课堂环境,要有利于教学内容,要各得其所。笔者认为,趣味教学法的灵魂就在于删繁就简、雅事趣说、俗事雅说;不是故作高深,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迎合某些低级趣味。趣味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趣味性教学不能流人俗套,不能墨守陈规、落入窠曰,更不能降低教学要求。

三、在分寸上要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相声小品令人喜爱,妙在“抖包揪”的功夫,妙语连珠,高潮迭起,笑声不断,发人深思,引人人胜。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就时不时地借鉴相声小品中的语言技巧和表现方法,或提振学生精神;或提高学习兴趣;或强化教学效果;或化解教材难度;或突出教材重点……或妙语;或警句;或图片;或音效;或夸张;或姿势;或模仿……在课堂教学中增一点趣味、添一抹亮色,引导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走近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思想品德课趣味性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化解学习难度,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仅要“知之”还要“好之”“乐之”,以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达到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趣味性教学,始终要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才能相映成趣。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适时运用趣味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关趣味性教学的技巧,笔者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教师要注重课上导入部分的趣味性。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上课的第一分钟人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学生的“闲心”收拢起来,把学生学习的“胃口”吊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本堂课的教学开个好头,为进一步的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2.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丰富多彩。

课上到一半,可能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思想散漫,或纪律松弛,这时就需要提振学生的精神,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适时增加趣味性教学活动,或讲个故事;或做个游戏;或说个笑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例如针对课堂中个别学生打瞌睡的现象,笔者或者故意打呵欠;或者故作夸张的睡姿;或者现场提醒……有一次笔者提醒昏昏欲睡的学生时说道﹕“身靠桌子头下垂,眼睛迷离神思飞。昨夜不知在干啥?今天课堂打瞌睡。”个别学生上课迷茫,课桌当床,迷迷糊糊,美梦上场,这时学生一笑而过,精神为之一振。

3.教学活动结束时的总结也不容忽视。

俗话说:有始有终。有了好的开头,应力争有好的结尾。犹如好文章,需要龙头豹尾,不要虎头蛇尾。课堂结束时的趣味性教学活动,以巩固学生学习成果,以强化学生认知能力为宗旨。其作用有如古典章回体小说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效。或给学生以思考;或给学生以期待;或给学生以想象;或给学生以回味。重视课堂教学的结束,体现了一个好老师的教学功底。有的老师上课开头还好,结束却不得法,甚至于“下课铃声响,老师还在讲”,颇有“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的随意性,这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有方,教学有法,然而教无常法,教无定法,贵在运用。笔者对思想品德课趣味性教学尚在探究之中,本文期抛砖引玉之效,就教于同仁,共同推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之创新,以求高效,以达目的,以竟全功。

猜你喜欢
学习中学生兴趣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