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古诗文背诵能力

2016-03-01 15:11饶文菊
关键词:凉山州古诗文节奏

饶文菊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新民中学 四川凉山州 616651)



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古诗文背诵能力

饶文菊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新民中学 四川凉山州 616651)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华灿烂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古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许多经典的古诗文都被载录到教科书中,以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和精神,提升学生素养。历年来中考中古诗文都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初中生语文教育对古诗文的重视可见一斑。古诗文的表达大多都言简意赅,常用之乎者也。学生们读起来不顺口,不容易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含义。在现阶段古诗文背诵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初中语文老师讲述古诗文时都是逐句解释字字解释,硬生生的把古诗文翻译出来,许多同学理解不了,背不过,或者记不牢,学习古诗文的效率很低,甚至都的同学讨厌阅读背诵文言文。针对于当前初中学生们对古诗文背诵阅读能力所出现的问题,笔者以前人研究的基础为前提下阐述如何培养提高初中生古诗文背诵能力。[1]

一、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

对学生来说,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最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调动多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面对学生缺乏学习、背诵古诗文的动力的情况,教师首先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让枯燥的古诗文鲜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介绍古诗文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古诗文相关的典故;甚至可以介绍和作者、古诗文相关的逸闻趣事,例如:讲到韩愈的《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可以介绍他“唐宋八大家”的地位,介绍他因排佛被贬潮州、治潮八月,江山改姓韩的典故,甚至还介绍可以他和侄孙——八仙之一韩湘子的传说。再比如讲到《核舟记》“大苏泛赤壁”就可以介绍苏轼、黄庭坚的逸闻趣事,讲到苏东坡是还可以介绍他被贬谪的情况。有了这些丰富的小故事、小知识作支撑那些在学生看来平淡、甚至枯燥的古诗文就会变得丰满、鲜活起来。这样学生自然也会有了学习、背诵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在学习初中语文古诗词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自己融入到古人设置的情境中,想象自己就是当时的主人公,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还是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可以让学生充分开展想象,想象当时的情境,大胆的将自己所想的画片用语言描绘出来:一根根干枯的树藤缠绕在一颗颗枯老的大树上,秋风瑟瑟的吹动树上的枯叶。昏暗的空中,不时传来寒鸦的叫声,声音是嘎呀的,一阵阵悲凉。一座小桥下,水面是平静的,秋风轻轻吹过泛起一点波澜,缓缓的流向远处的炊烟升起的寻常人家。悲凉的秋风,孤独寂寞的街道,一个孤独的游子骑着一匹眼看就要瘦死的老马,在太阳就要下山,仅留的一点余晖中,孤独寂寞的向前行驶着。学生通过对这种情景进行无限制的想象,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处境,作诗的心情。一个孤独的浪子思家之情,独自走在他乡的道路上,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所看到的夕阳西下,燕雀归巢,炊烟袅袅的人家之景无不体现出作者此时心目中的无限思乡之情,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样深入的去联想与想象诗人的写作场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古诗词进行理解与吸收。[2]

三、掌握诵读技巧,强化背诵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优选有效诵读方法,激发学生诵读欲望和背诵兴趣,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将古诗词意蕴了然于心,从而使学生孰能生巧,背诵于心,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表达能力。[3]

首先,借助多种诵读方法,唤起学生诵读欲望。多样化的诵读方式,既可以激活课堂氛围,又可以促使学生自主诵读,调动学生诵读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引领,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诵读激情。或教师指定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领读,点燃学生的竞争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诵读材料,让学生即兴诵读,或让学生自由选择诗句进行诵读,读后让学生交流诵读感受,以增强学生诵读信心,保持学生诵读热情,强化学生背诵效果。

其次,传授诵读技巧,深化学生背诵理解。一是重音的处理。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往往借助情感语气来加以实现,其中语音轻重是其关键所在。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对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情感或全文主旨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譬如,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是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个“难”,一个“残”,道出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读时要注意重读。二是语调的处理。要注意把握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等。通常而言,读升语调时音量要逐渐加大,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要逐渐减弱,语速要平缓。例如,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笔者让学用明快、欢乐的节奏去诵读,读时做到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这样听来悦耳动听,扣人心弦。三是节奏停顿的处理。一般来说,古诗词中节奏划分并不复杂,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五言诗词一般为“二二一”节奏,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七言诗分为“二二三”和“二二一二”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等。

诗词是中国数百年来文化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古诗词鉴赏是对传统文化的回顾,让读者品味其中的意境,并从中得到精神层面的升华。初中语文教师要对古诗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积极探索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雅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2]龚高旗.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文学教育(中),2013(03).

[3]吕运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5(02).

猜你喜欢
凉山州古诗文节奏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凉山州果叶兼用桑间套作马铃薯技术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和谐温暖大家庭—四川省凉山州老年大学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