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路径

2016-03-01 15:11朱兰钢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朱兰钢

(鄱阳县饶丰中学 江西鄱阳 333126)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路径

朱兰钢

(鄱阳县饶丰中学 江西鄱阳 333126)

摘 要:化学是一种在分子和原子层面进行物质研究的自然科学,化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也应当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更加理解,并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本文阐述了当前化学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如何进行生活化的化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生活化

化学存在于生活各处,对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入门,学生对于化学还处于陌生的状态。学生在初中时期对于新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对于新接触的化学知识也较难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化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1]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初中化学历来都是初中教学中的重点科目,虽然在课程安排上并不繁重,但是考试形势却十分严峻,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进一步理解化学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的应试思想都根深蒂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成绩的提高,并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也因此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式过于传统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学实验教学脱离生活实用性。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因此如何解决初中化学中的此类问题成为教师当前研究的重点。[2]

二、生活化教学路径研究

1.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条件就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初中是小学与高中之间的过渡期,是学生的知识储备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但是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都较弱,并不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到危害性的化学试剂或药品时,单调的讲解并不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危险品的危害性,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辅助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带领学生观看危险操作所造成的危害,直观地将化学危害性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告诫学生安全规范操作的重要性,避免惨案重现。

2.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我国大多数的初中教学之中,教师和家长都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升学之上,不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只是苛求学生对于知识的表面掌握,教学也仅停留在表层次,一切为应试服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因此脱离了实际生活的化学教学必然会变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也是平平,知识源于我们的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化学教学不应该被传统的应试教育所禁锢,应当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将化学融入生活,将所学的知识理论应用于生活之中。教师在介绍化学物质或反应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生活中找到化学物质的变形产物,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比如,人体中胃产生的胃酸中含有盐酸的成分,建筑所使用的大理石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苹果切开放置空气中会变色是由于发生了氧化反应等,让学生切实感到化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氧气是空气组成中的重要成分,但是由于空气中成分复杂且理论内容枯燥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中意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与生活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可以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先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介绍,分子、原子间的结合及其数量关系,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只能了解其表面的含义,这时引入第二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观察,比如铁制品生锈、食品腐烂变质等,紧接着根据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对此类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氧化还原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最后进行教学部分的第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对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进行纠正和解释,并带领学生共同讨论如何依据化学知识对第二部分列举的现象进行防护,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3]

3.生活化的教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化学实验的基础是理论知识,但是更具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相比于理论知识,学生更喜欢实验课堂,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对知识更加了解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在实验上丰富设计,使化学实验更加贴近生活,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和学习激情。例如,酸和碳酸钙反应可以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家中的水壶长时间使用都会在其内部产生水垢,而水垢的主要化学成分就是碳酸钙,家中所食用的白醋具有弱酸性,学生可以回家进行实验,将适量的白醋倒入水壶中,可以将水壶中的水垢去除,用点燃的蜡烛靠近水垢和醋反应的地方,可以发现蜡烛会熄灭,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教师在进行反馈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点燃的蜡烛可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对之前所学习的关于燃烧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4.生活化的化学实践

学生学习知识并不是单纯地进行记忆和积累,而是应当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合理应用,实践出真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社会实践活动,将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展开研讨,将化学知识融会贯通,深入到生活之中。例如近几年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直线上升,学生可以通过对空气质量进行感受和对于城市中的气体排放进行调查和资料查找,将调查分析结果和化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出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了解到空去污染对于人们生活的危害。[4]

结语:

化学源于日常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之中,生活化的初中化学教学就是将化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将化学融入日常生活,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拉近生活和化学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化学掌握程度和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孟自英.初中化学实验改进探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Z4).

[2]孙维.基于融合式教学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5(81).

[3]蔡宁.近年中考化学试题反思[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10).

[4]董玉生.如何优化初中化学概念教学[J].学子(理论版),2015(22).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