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分析

2016-03-01 15:11范丹丹
关键词:数学问题小学低年级情境创设

范丹丹

(吉林省东丰县第二实验小学 吉林东丰 136300)



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分析

范丹丹

(吉林省东丰县第二实验小学 吉林东丰 136300)

摘 要:小学属于一个启蒙的阶段,小学低年级主要是指一年级和二年级,小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思维意识不够全面,整体的综合学习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这也造成了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数学问题 情境创设

引言

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中重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完成,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所有的学科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对于学习数学的学生在思维和知识经验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加上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较差。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突出难点,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遵循递进式的原则,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教学难点的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小学数学低年级问题情境创设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没有明确突出情境创设的重点

由于问题情境创设在目前教学中仍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导致我国还有很多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没有完全理解情境创设的意义下,就在课堂中随意设置一个问题,没有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融入到问题情境创设中,从而导致问题情境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主要的教学作用[1]。另外,还有一部分的教师在观念的认识上,认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2.情境创设目的不明确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且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更多的信心。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没有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的不够规范。加上没有明确的情境创设目的,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造成了学生认识的偏差,缺乏现实的意义,自然情境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二、小学数学低年级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素质教育中明确指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标准。这项标准也证明了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当的应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例子,这些例子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合,唯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2]。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要充分的发挥问题情境的教学作用,可以从学生已掌握的生活经验儿歌的知识出发,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相联系。例如,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讲述“10内之间的加减法”这篇文章时,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去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分别能用到素质,然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个以购物超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出示超市中的一些商品,然后出示售货员一支笔多少钱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根据商品标明的价格给收银员相应的人民币来购得商品。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不仅理清了数字之间存在的关系,还达到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2.创设操作性的问题情境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创设操作性的问题情境,就是让这些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想老师提出,启发学生探究问题正确答案的欲望,从而也提高了举主动参与问题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数学教师要发挥操作性问题情境的教学作用,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向,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物操作中。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述“数的初步认识”时,先向学生讲述数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手指数一数,从而加深学生对数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数数,自然会产生问题:数表示什么?显而易见,在参与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从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3.创设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自己的文中说过,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需求,希望自己不仅是一个研究者和发现者,还是一个探索者。这表明在教学环境中,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探索问题。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经常会有在Ο里填上>、<或=的练习,例如2+27Ο27、76-4Ο45、67-18Ο32等,这些问题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属于比较常见的问题,虽然问题比较简单,但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后,精心的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还可以向学生提问:”能不能不算出的书,就比较大小呢?“可以有效的激活学生的思维[3]。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冲破以往的思维方式同时抑制新的简便的计算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慢性小学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问题情境的教学作用,需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另外,要提高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可以仔细研读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的设计问题情境,明确问题情境的目的,唯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寅香.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新课程学习,2013,8(11):18-20.

[2]张海军.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及对策[J].学科教育,2012,52(6)10-12.

[3]陈丽娟.小学数学低年级情境创设的策略[J].课堂与教学,2012,6(10):67-7

猜你喜欢
数学问题小学低年级情境创设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