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出发,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6-03-01 15:11冯利军
关键词:学习动机手段兴趣

冯利军

(滨州市滨城区第二中学 山东滨州 256600)



从兴趣出发,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冯利军

(滨州市滨城区第二中学 山东滨州 256600)

摘 要:根据布卢姆的理论,学生智力上的差异并不是造成大量学困生的主要原因,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的效能,是智力活动的动力系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习动机有三种功能,即: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激活功能是指学生对某一行为的迫切需要所表示的反应。当学生有学习需要时,动机就被激活,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指向功能是指将有机体的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的目的,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教师可利用动机的这一动能,引导学生的行为朝向正确的目的、父母的要求、教师的期望、教育目标及社会的需求方向前进。强化功能是指作为这个行为达到目标时,加强其产生这种行为的功能。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动机的培养依赖于明确的学习目的、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而富含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丰富的实践活动、正确而及时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以及学习动机的可迁移性等若干因素。

关键词:兴趣 手段 学习动机

日常的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注重对学生适时地、自然地进行理想的教育,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

理想是学生长远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读书的意义,才能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才有持久的动力。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因,是他们勤奋学习的基础。但学生并不能自动地产生这种动力,这就需要老师适时地、自然地、坚持不懈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使他们对学习产生需要,使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志向,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开始,有人总结世界上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对所研究的科学事业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谁,持久地从事一项无兴趣的活动,不仅难以成功,而且有损身心健康。教师要从问题的引入方面多下工夫,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应树立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常言道: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对学生应少一些说三道四,多一点以身作则。上课时,如果老师精神抖擞,学生自然也意气风发;解答学生问题时,老师若和蔼可亲、学生自然如得久旱甘霖,对老师尊敬有加,学习劲头十足。这样,在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互动下,逐渐构筑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班上营造起良好的教学氛围,自然就能激发学生对该学科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及时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讲话明白、简练、清晰,尽量使用幽默语言,注意观察学生流露的表情,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控制教学节奏。

四、巧施“表扬艺术”

表扬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多一些,被人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受批评多,特别是一部分缺点多的学生身上(缺点多的学生不等于差生,我们不妨借优秀生的称呼,称他们为“待优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可以说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这时候,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拿起表扬这个有力的武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尊,使其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因为学生缺少的正是关爱与认同,表扬与奖励。

1.要善于表扬

老师应深入了解待优生内心深处犯错误的动机和目的,不要老是盯在其犯的错误上,要注意批评的应是学生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否则,一味的批评、指责、训斥,学生容易自我否定,自卑,甚至学会撒谎,出现逆反的敌对与反抗行为。作为老师应注意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审视学生,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表扬中少加批评,可能效果更好。

表扬要有针对性。表扬要有依据,也就是不能盲目和随意。例如,是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就应就其学习上大力表扬;是纪律上改正了迟到、上课说话的缺点,就应对其自律性上进行表扬,如此就能起到强化优秀的作用。否则,该表扬的不表扬,不该表扬的说好话,或表扬起来笼统概括,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反而会冲淡表扬的效果。

2.要及时表扬

对待优生应该表扬的行为,老师应及时的表扬奖励,以强化刺激,因为学生心目中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当一位自制力弱,平时上课说话较多,影响同学学习的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如帮助同学、打扫卫生、为运动会比赛借衣服等积极认真,我们就及时表扬其关心同学、讲卫生、关心班集体的优秀品质,从而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努力,使其自制力得以加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表扬要及时,不能时过境迁才表扬,否则表扬会使学生莫名其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也就更谈不上优化优秀品质和行为的作用了。

3.要乐于表扬

对学生的表扬应是老师发自内心爱护学生的体现, 要注意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能老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认为“待优生”一点的好的表现是微不足道的,不轻易表扬学生。须知良好的品质与大的成绩是由许多细小的行为与环节组成的,要求学生一下子由“差”变优是不现实的,只要有助于学生改正缺点,弥补不足,顺利转优,老师就应乐于表扬学生。如有的学生平时的作业经常不做或者不做完,但是当他把作业交给老师,并全部完成时,教师就应在全班进行表扬,并给出鼓励。此后,他的作业完成情况一定会好很多。

4.表扬要注意方式和选择合适的强化物

这一点要求老师表扬有严格的分别。即是口头表扬还是以光荣榜的形式写出来;是当众表扬还是单独谈话时称赞;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奖励。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故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对经常调皮捣乱、破坏纪律、人缘不好的学生,当众表扬可以帮其恢复声誉,创造有利于学生树立优秀品质和行为的环境;对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可单独谈心,表扬其遵守纪律的优点,鼓励其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手段兴趣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