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2016-03-01 15:11徐昌臻
关键词:中学地理开展实践活动

徐昌臻

(德化第八中学 福建德化 362500)



浅谈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徐昌臻

(德化第八中学 福建德化 362500)

摘 要:新课改后,地理教学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理念,并对实践以及应用环节加强了重视。文章从指导思想以及组织设计与资源利用这几方面对中学开展地理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究,望提升地理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地理 实践活动 开展 探究

地理这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不但具有较多的活动题材和活动方式,还具备开展活动课的优势。实践活动课范围以及内容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课程,可是不管范围和内容怎样都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一切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对此,笔者对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探究,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1.对实践加强关注

加强地理课程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学生生活间的联系,体验新课改目标,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行培养。地理实践活动必须重视学生与周围世界、实际生活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进行亲自体验。

2.强调可持续发展

现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设计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把人地关系当作主线,将现在人们所面临的环境、资源、发展和人口问题当作重点,让科学技术方法当作支撑,以培养国民素质当作宗旨,进而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体现出来[1]。所以,地理实践活动课应该以学生未来的发展进行安排。

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以实践与创新作为核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等,进而提高获取新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实践活动教学应该面对所有学生展开,并根教学内容所具有的特点、学校条件、学生年龄特征等对实践教学进行设计,进而使创设的教学情景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4.开放性

地理活动课的内容、方法、目标以及评价等都需要体现开放性原则,同以前只要求知识讲解的教学课堂相比,其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强调学生应该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实践活动内容主要来自于校外课程、地理学科等,构建学校、家庭以及学生可以共享教学资源的课堂,进而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2]。

二、设计活动的类型

1.设计需要动手操作的活动

地理实践活动可以以制作地理模型和学具、地理小实验、开展图书资料展、制作活动海报、制作多媒体作品、演示操作等方式进行展开,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利用地理制作活动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众多的地理知识以及原理,还能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此外,还要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有效地将地理知识所具有的实用性、趣味性以及科学性结合到一起。所以,这种地理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我们应该对其加强重视。

2.对活动进行观察和考察

组织学生细致的考察地理事物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发展过程,从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和事物间的联系,例如:亲自考察河谷、花岗岩和海岩的地貌,还可以观察天气、月相、天象和水土流失地区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同时还可以考察自己生活地区的农业、工业、商业以及交通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发展规律[3]。开展此类活动时,一定要规划好调查内容与方案。通过实践活动,使中学学生可以将书本中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众多课本上没有的地理知识,与此同时,实践过程之中学生的感性知识还能够得到相应的生化,有部分学生还能够将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进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中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养成主动研究问题的好习惯,掌握研究方法,提高创新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例如:调查乡土环境、资源以及产业活动等。调查之后要编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其中提出自己对家乡发展的建议与设想,研究内容不用太深入,同时在对活动进行评价时要不一定不要太高。

除此之外,学校还能够邀请学者和专家到校指导学生制作报告,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还能够使学校和社会增加联系。

三、开展实践活动时需要对乡土地理资源加以重视

地理实践活动中具有众多的课程资源,而众多资源中最主要资源就是乡土地理。乡土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之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资源,应用乡土地里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轻易地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之中,进而提高自身的能力。乡土地里所具有的特点,能够使其成为开放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综合性特点

虽然区域范围不是非常大,可内容上却涉及了很多地理要素,并在历史发展中不仅可以进行相互渗透和影响,还可推动社会与自然紧密结合。例如:从我市入手,让学生对我市的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过程之中学生就能够对地理现象进行综合的看待和分析,进而促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4]。

2.直观性特点

乡土区域被人们称作为小型地域综合体,这对当地人而言,是能够看的见以及摸得到的,如果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地理进行教学,那么学生便能够有更深刻的体验。例如:我市全年平均气温约为17.2至20.8℃,温暖较为湿润。学生通过数据统计、气象观察以及资料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再加上自己的亲身体验,便可以深刻了解到我市的气候特点,进而掌握分析气候特点知识。

3.地方性特点

中学主要将自己的所在区域作为乡土研究的重点内容,通常以国内县或乡(镇)为主,具有地方特征,尽可能的让所有学生都了解的乡土环境,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可以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恩格斯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对地理学的起源以及发展进行了明确:地理学来自于生活,并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可多年以来,中学地理教学之中一直存在众多弊端,致使地理的学习不能很好与实践相连接。现在全国范围内都强调新课改,新课改后主要强调以学生为

主题,确定实践活动时素质教育的主体,特别是地理实践教学,一定要合理开展实践活动,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浩军,尹浩,陈和平等.无线Ad Hoc网络能量感知地理路由协议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14(5)﹕1061-1084.

[2]刘颖真,贾奋励,万刚等.非专业弱关联影像的地理配准及其精度评估[J].测绘学报,2015(9)﹕1014-1021,1028.

[3]赵峰,孙宏斌,余志文等.计及分裂运行和无初始地理分区厂站的电网自动电气分区[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6)﹕33-38.

[4]肖燕婷,田铮,魏岳嵩等.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时空非平稳性检验[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6)﹕1537-1542.

猜你喜欢
中学地理开展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