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群发展原因及规范研究

2016-03-02 08:05刘慧卿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社群媒介群体

刘慧卿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00)

大学生网络社群发展原因及规范研究

刘慧卿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00)

大学生群体作为较先接触网络的“新新人类”,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更易形成参与网络社群互动、传播活动的热情。随着网络传播平台的日益丰富,网络沟通形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网络社群快速增长。本文拟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的原因,探索规范大学生网络社群良性发展的途径。

大学生;网络社群;群体传播

以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基础,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电子邮箱、论坛、博客、QQ乃至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微信,让人际交往从“身体绑架”式的面对面互动转变为一句短暂的文字、一个生动的表情,甚至一条语音信息,实现了一种拟面对面式沟通互动的方式。这种新型的人际互动方式既提高了群组人员的沟通速度,又降低了群组人员的互动资费成本,还打破了群组人员所处空间、时间的限制。大学生群体作为较先接触网络的“新新人类”,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更易形成参与网络社群互动、传播活动的热情。随着网络传播平台的日益丰富,网络沟通形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网络社群快速增长。

一、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的原因

(一)现实生活压力大,借助网络社群转换心绪

近年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发展速度加快,大学生群体虽然已通过高考得以接受大学阶段的高等教育,但大学期间的学业压力以及即将进入社会后的就业压力不容忽视。适当地通过正常方式转换情绪,释放压力、有张有弛,通过参与网络社群的传播、互动活动放松身心、转换心绪是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的一大重要原因。

社会学研究表明,在社会中的人,彼此之间需要交流,通过分享、互相提供支持、帮助彼此等活动,获得稳定的沟通对象,成为朋友,继而缓解社会压力,活跃身心。大学生群体参与网络社群的传播、互动活动可与志同道合的人多多沟通与交流,在理解彼此处境的基础上更容易产生共鸣。这种大学生网络社群的传播、互动活动能够更好地发挥“同辈效应”,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易被彼此接受。

(二)现实社会群体归属感弱

大学期间,学生多半离家到外地求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关系约束力减弱。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的群体归属感难免降低。当原有的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归属感受到冲击时,大学生群体转而通过网络社群的互动、传播活动,与志同道合或处境相类似的人增加联系,在网络上获得群体归属感。在访谈过程中,当被问到参与网络社群的目的和动机时,大学生健身微信群的群体成员谈及最多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了解信息,另一个就是结交朋友。群体传播中的交流和互动有两大基本目的:工具性需要和表意性需要。[1]简言之,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的传播、互动过程,一方面是把网络社群当作工具性群体,为了某种或多种目的,借助于网络平台的方便、快捷而与其他群体成员进行沟通;另一方面,是把网络社群的传播、互动活动本身当作一种体验、一种经历,经过网络社群中的传播、互动过程,抒发感情,获得休闲、娱乐、满足感等感受。

(三)个人的兴趣爱好

社群是人类社会常见的聚集形式。互联网信息社会下,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革新,网络平台的低门槛、方便快捷、打破时空界限等优点使网络媒介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以兴趣爱好为连接纽带,将个体聚集成趣缘群体也是社会常见的群体形态。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在现实社会中,无论多么小众的趣缘主题的爱好者都可以找到足够多的志同道合的成员,组成网络趣缘群体。相较于一般社会主体,大学生群体较早地接触新潮事物,网络传播的便利和范围广泛使他们能够找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的同好者们。在访谈过程中,多位访谈对象在谈及自己加入大学生网络社群的原因时提出这一理由。

(四)媒介原因

传播媒介的演变和革新深刻影响着传播的形态以及传播活动给人带来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社会个体之间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方式多样,从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到BBS论坛、QQ、博客,以致现在的微博、微信等热门应用平台,为网络社群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活动空间。网络传播范围大、信息覆盖面广,网络传播通过互联网络能够全天候24小时地把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广泛性特征;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能帮助某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大学生消除沟通障碍;网络平台聚集足够多的社会个体、汇聚足够丰富的信息资讯,方便社会的“弄潮儿”大学生群体找到自己的同好,与之交流与沟通。

二、规范大学生网络社群发展的途径

大学生网络社群的社会整合功能在解决我国现阶段由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分化、社会个体原子化等问题,促进社会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这种整合功能的发挥仅仅停留在自发状态,那么它的实际功效就会大为降低,甚至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危险。大学生网络社群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群体规范和凝聚力,要探索能够规范大学生网络社群传播及其发展过程的途径,以有效的方式强化大学生网络社群的社会整合功能。

(一)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匿名、开放的网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现实社会关系对大学生网络社群传播、互动的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环境地位、家庭环境、政治态度等差异不再是影响他们互动、交往的前提条件,通过网络,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更加平等、自由,突破了时空限制。但大学生网络社群群体成员之间的传播结构并不是完全扁平化的,成员在参与度、影响范围上的差异决定了大学生网络社群仍然存在事实上的中心,大学生网络社群的传播结构再度呈现中心化特征。[2]

与大学生网络社群的组织者、管理者相比,作为意见领袖的群体活跃分子的影响力并不是身份或职务直接赋予的,往往需要通过高质量、多数量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互动逐步积累起来。在大学生网络社群传播、互动的过程中,意见领袖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能够成为社群讨论的“风向标”,能够引导群体舆论的导向、促进群体文化的发展。强化大学生网络社群的社会整合功能,可以通过影响意见领袖的认识与态度,掌握“关键少数”,影响“绝大多数”。

(二)强化大学生网络社群群体规范

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网络社群的群体成员可以利用符号和网络语言建构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屏蔽部分甚至全部其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身份,塑造更“理想化”的个人角色,单个主体甚至可以同时变换多重角色与多个对象交往。平台的开放、技术的支撑、身份的虚拟与隐蔽使网络趣缘群体成员在传播、互动过程中免于受到现实生活中学校的规章制度、家庭的规范约束。

为了保障大学生网络社群的良性发展,加强网络虚拟空间的治理与监管,国家通过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对互联网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自从互联网进入我国以来,互联网治理就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我国的互联网治理过程中,主要依靠国家的主导型介入,同时,在企业和社会的共同支持下,推动互联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社群的良性发展。同时,作为企业经营者,各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平台在强化网络趣缘群体规范方面也大有可为。从技术层面,推广并严格实施“实名制”注册,以规范身份认证,辅以删帖、封号等技术性手段,有助于加大违法网络行为的违法成本,遏制造谣、传谣等乱象。2012年3月16日,各微博软件平台正式施行微博实名制,即所谓的“后台实名,前台自愿”。有限度的网络匿名,既能保护个人隐私,给网络用户提供较为自由、平等的交流环境,又能保障网络使用者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保障虚拟的网络空间不会成为法外之地。

(三)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

大学生网络社群的主体是长期处于学校教育环境,尚未充分接触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媒介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对自身、对他人的认知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影响其实践行动。首先,媒介为学生群体和个体都提供了社会规范、社会期待和人生理想的模型。媒介的宣传会使大学生塑造崇拜、追崇的偶像形象,如某些娱乐明星、体育明星、著名作家会成为备受大学生群体追捧、效仿的对象。其次,媒介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和社会信息的广泛来源,并对学校教育和行政管理形成补充和一定程度的冲击。借助网络,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在某些方面,获得比老师更全面、更深刻的造诣,促进自主独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升。最后,媒介影响学生的个人行为和心理。例如,媒介的广告易于带动学生的消费习惯。在没有获得独立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过于盲目地追求名牌会影响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日常生活,滋生盲目攀比的现象。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渗透会导致同学之间形成阶层和等级,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多种心理问题。

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多种措施并举,合理地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体制中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群体媒介素养的提升。首先,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媒介的接触,向学生传授正确使用媒介的技能;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讲解媒介的发展历史、特点功能、传播技巧等知识,分析现代社会中媒介策划的事件,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与媒介、媒介内容生产相关的知识;最后,可以通过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媒介平台上的言行,通过制定奖惩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行为,以及线下实践活动。鼓励发展辟谣群体,运用媒体平台传播反暴力、反欺诈理念,能够提升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共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把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到学校和社区教育的各个层面,对促进大学生网络社群的良性、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戴桂斌.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J].求实,2003(03):27-30.

[2]罗自文.网络趣缘群体中传播效果的价值转向:传播过程刍论[J].现代传播,2014,36(8):116-119.

G206

A

1674-8883(2016)15-0010-02

本论文为“大学生网络社群发展机制及规范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sscx098

刘慧卿(1992—),女,安徽阜阳人,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治新闻。

猜你喜欢
社群媒介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社群短命七宗罪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