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只剩下分数

2016-03-02 07:05苗蔚林
教育·综合视线 2016年6期
关键词:考试分数管理者尝试

苗蔚林

当下对中小学的评价几乎都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了;特别是农村学校,如果没有上等的分数,好像就成了低质量的学校。即便是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音、体、美等课程,也难以吸引农村家长的目光。即便是学钢琴、舞蹈,把美术、体育都抓好了,他们也会怀疑:这样一所学校是优质学校吗?有关部门能肯定这所学校吗?

当教育只剩下考试分数的时候,教师,学生身心疲惫,厌教厌学的情绪布满校园。我们能不能让教育的内容更丰满一些?教育,最简单的解释是“教化培育”;然而,当前的教育,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往往只剩下了分数,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当教育管理者在为自己而努力,成绩,业绩,晋升,官本位;当只有学生分数才是最好的证明时,教育不是只剩下分数,还能剩下什么呢?

撇开方方面面的责任,笔者就谈教育者的问题。笔者以为:教育管理者应当具备人文情怀,给师生创造有人性的教育基本环境,改变一些微环境;即便不能完全改变现状,但至少可以营造一种氛围。可以尝试换一种方法改变师生的生存状况,可以尝试用高效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可以尝试着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可以为学困生放宽一些学习的压力……

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课改,许多学校把成功的标准看作是学生分数的提升,这样的标准真是令人难以理解——为什么课改就一定要提升分数呢?换了一种思路,换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或许就能快乐地学习,从而放松了精神,这不是很好吗?为什么减轻了学习负担,不算是有效的课改呢?学生不可以换一种轻松的活法吗?笔者认为:当下的教育不能只剩下考试,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

(博客链接:http://learning.sohu.com/20160112/n434305989.shtml)

猜你喜欢
考试分数管理者尝试
再试试看
窗口和镜子
再试试看
考试分
透过试卷分数查找知识能力缺陷
尝试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尝试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考的不好没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