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评价研究

2016-03-03 13:17易思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螺旋体梅毒阳性率

易思叶

两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评价研究

易思叶

目的 比较和评价两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200例患者的送检血清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获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随后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以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ELISA法检测获得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ELISA法检测获得阳性标本40例,采用TPPA法和TRUST法检测获得阳性标本分别为25例与29例。以TPPA法检测结果为准,则ELISA法检测结果假阳性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PA法和TRUST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ELISA法检测结果中高年龄组假阳性率要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T法可能是TPPA法以外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检验的较低假阳性率的辅助确诊试验之一,而ELISA法假阳性率相对较高,选用时需谨慎。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性传播疾病,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其发病率与致死率较高。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由该种方式感染的患者往往会严重威胁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而由母体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则极有可能造成胎儿的畸形或死亡[1]。目前较为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主要有TPPA、TRUST以及ELISA,其中TPPA法被公认为梅毒血清确诊试验[2],但后两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上较为常用,本文的研究中对这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200例患者的送检血清进行研究。将其中的69例年龄≥60岁的患者划为高年龄组,将年龄<60岁的131例患者划为中青年组。

1.2 仪器及试剂 仪器包含TPPA试剂(日本富士株式会社)、Thermo酶标仪(型号:MULTISKAN FC)、Thermo全自动洗板机(型号:WELLWASH VERSA)以及TP-ELISA(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

1.3 方法 将所有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进行检测,获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随后分别采用TPPA以及TRUST对ELISA法检测获得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按照不同的年龄组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汇总。所有检测程序和步骤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降低检测结果的差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TPPA法检测结果为准,则ELISA法检测结果假阳性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PA法和TRUST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ELISA法检测结果中高年龄组假阳性率要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常用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n)

3 讨论

目前对梅毒感染疑似病例主要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通过检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梅毒[3,4]。随着梅毒感染病例数目的增多,送检标本量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现阶段临床上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常用检测方法有TPPA、TRUST以及ELISA等,其中TPPA法被公认为梅毒血清确诊试验。但是选用这种方法成本相对较高且操作复杂,使得该种方法的使用产生了极大的局限性,难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5,6]。本文的研究对后两种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估,研究中以TPPA法检测结果为准,则ELISA法检测结果假阳性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PA法和TRUST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LISA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在检测的过程中假阳性率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对于高年龄患者假阳性率更高。在ELISA法检测结果中高年龄组假阳性率要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TRUST法可能是TPPA法以外可以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检验的较低假阳性率的辅助确诊试验之一,而 ELISA法假阳性率相对较高,选用时需谨慎。

[1]甄珠,刘克芹.三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评价.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4):553-555.

[2]邵先兵,张燕,张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测中的检验效能评价.中国性科学,2015,24(5):49-52.

[3]赵肖云,谢乃亮,钟美华,等.不同检测方法在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4): 604-605.

[4]曹龙古,欧阳丹明,周志雄,等.梅毒螺旋体四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及检测模式初探.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5):571-573.

[5]金建国,马作新,张晓静.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研究.吉林医学,2012,33(4):718-720.

[6]夏雁南.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价值探究.中国性科学,2013,22(1):40-4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032

2016-03-23]

550009 贵州省骨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螺旋体梅毒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隐性梅毒更危险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016年路易斯安那洪水后的钩端螺旋体病
螺旋体脂蛋白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