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有“容”乃大
——营造语文课堂中“心理安全”氛围之我见

2016-03-03 04:34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学苑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营造心情语文课堂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吕 娜

大道至简 有“容”乃大
——营造语文课堂中“心理安全”氛围之我见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吕 娜

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让学生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得不到充分发挥。营造让学生感觉到“心理安全”的语文课堂氛围至关重要。宽“容”孩子的不足,老师要尊重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温暖地评价学生的发言,放下权威的架子,营造语文课堂的“绿色情境”。立足语文学科,纳“容”各科,开通科科相通的“绿色通道”,满足孩子对未知世界求知的渴求,让孩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拥有一份“绿色心情”,以良好的心态从“容”生活,从“容”从教,让孩子们在“绿色心情”中快乐地学习,健康成长。教育需要“爱”,“爱”来自我们最朴素的无欲无求的内心!

宽容 纳容 从容 心理安全

一、管窥语文课堂现状

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语文课堂也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的课堂中会出现这些情况:教师调动不够多,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低,课堂活动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学习的过程缺失,教师给一个结论的倾向比较明显;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机会不够充分,学生很少有自己的问题意识;讨论交流时,只见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不见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等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环境对个体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我也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的课堂上应带给学生什么?我们知道,语文老师是用思想唤醒学生的。

二、营造学生“心理安全”课堂氛围,需要“三容”

1.宽“容”孩子,营造课堂教学的“绿色情境”。

教师要时刻把为学生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实话实说,乐于表达,才能用不寻常的方式来运用其思维与想象,才能让思维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飞扬!

(1)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回答。

当孩子的回答和教师的预设不一样的时候,教师不要硬生生地否定孩子,而是尊重“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课堂的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理念,让孩子的思维有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感受到了心理的安全自由,有了一份轻松的好心情,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尽情地发言。

(2)在课堂中,给予温暖的评价。

教师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揣摩能打动孩子内心的语言,时刻关注生命的成长。教师温暖的评价语,给予肯定、鼓励,给予挖掘、延伸,给学生以启迪和新的联想,学生的学习热情定会高涨,课堂上会不断激发奇异的“火花”。

(3)在课堂中,放下权威的架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只有让学生获得无拘无束、安全自由的良好心理状态,学生才会愉快地学习,爱语文课堂,享受着语文课堂。

2.纳“容”各科,开启科科相关的“绿色通道”。

如果教师过于学科化,抱着本学科不放,没有用一个开放的心态去审视、反省自己的教学,无异于井底观天,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为我们打通了学科之间的内在通道,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应该是实线和直线,而应该是曲线和虚线。

(1)语文课与数学课相通。

在小学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反复练习着乘法表和只以计算为基础的解题方法。老师们还教学生解题技巧,导致学生虽然会算正确答案,却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只有把数字的运算放到用语言营造的语境中,数字才会被具体感知,学生才能知道数字的神奇与魅力。

(2)语文课与科学课相通。

在人教版的12册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入了很多与科学相关的作品,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知识,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文章传递的。学习这些文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3)语文课与音乐课相通。

《月光曲》的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进入乐曲描述的入梦似幻的美妙境界,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带领学生直入课文第九自然段,这一段文字表达出了《月光曲》的内容、意境:“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要体会这些,必须要把重点放在欣赏音乐和练习朗诵上。在音乐的熏陶下,孩子们已经开始学着欣赏节奏、旋律了!

3.从“容”从教,让孩子在“绿色心情”中快乐成长。

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教师的心情应该能经常保持“绿色”,这样才能去发现美,欣赏每个瞬间,热爱生命,相信今天是最美好的一天。教师拥有从容的心态,绿色的心情,是孩子快乐学习的前提保障。

(1)保持冷静,是师生和谐关系的前提。学生喜欢的是“态度和蔼、不发脾气”的教师。作为教师,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实在是不容易。那么与其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还不如给自己放个假,让自己有个自我调整的时间。自觉做到不将情绪带到工作中。

(2)心理暗示,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的学生是全年级最棒的,自己遇到的搭档也是全校最好的,那么我们就会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对同事多一份支持,最终我们自己也将会收获快乐。

(3)宽恕过错,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孩子的过错,我们要冷静分析原因,看这一过错行为在学生成长中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还要看到孩子的行为动机中有无合理的成分,然后再加以引导。当孩子犯错时,老师如果能换位思考一下,处理问题的思路会更妥当,更理性,孩子也会更乐意接受你的指导和批评。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从容从教,用自己“绿色心情”来营造学生的“绿色心情”,学生便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指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其容纳了一切河流之水。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是因为它有接纳百川的气度和容量。在语文课堂中营造学生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氛围,前提条件是我们教师能从“容”地面对生活,时刻保持绿色心情,在平和的心境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不断创造教育的奇迹。在绿色的心情之下,教师能想尽一切办法,为了每一个孩子,去精心备课,纳“容”各科,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开通绿色通道。在绿色的心情之下,教师能尊重孩子的每一次提问,宽“容”一切在成长途中所犯的错误,因为犯错是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营造绿色情境,让孩子自由地述说,快乐地学习,健康成长会在不知不觉中靠近。

[1]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冯刚.运用情感教育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2)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注:本文作者系2014级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营造心情语文课堂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天天有个好心情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心情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