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代名画录》中的神、妙、能、逸

2016-03-03 15:4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逸品吴道子名画

唐 艳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读《唐代名画录》中的神、妙、能、逸

唐 艳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对于“神”、“妙”“能”三品的内涵他没有明确解释,唯对“逸品”解释颇详,他言“逸品”,“格外有不拘常法”,一是,逸品画的作者均为“性多疏野”,“落托不拘检”,即有独立人格的高人逸士;二是,逸品画的创作不拘常法,即不受既成法则的约束。可见,朱景玄所谓的逸品是指超越既定的画法和程式,“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率性而为。

神 妙 能 逸 画品

朱景玄的《唐代名画录》是以张怀瓘的《画断》为依据以“神”、“妙”、“能”三品品评画家,每品又分上、中、下三等。此外还增加“不拘常法”的逸品而不分等次。《唐代名画录》共评价唐代画家一百二十四人,记述他们的生平和所擅之画,评其技艺成就。书中将画家所擅分为人物、禽兽、山水、楼阁、屋木等门类。其中品评标准力求写实。

朱景玄在他的《唐代名画录》中,首次提出了“四格”的新标准。在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之前。以谢赫“六法”论画之好坏,后又出现了张怀瓘的《画断》,以身。妙。能来比较画之优劣。而《唐代名画录》则是继承了张怀瓘的神、妙、能,又增加了逸品,被称为四格,使神妙、能、逸四格俱全。逸正式作为画之逸品出现于画论之中,影响了后代诸多理论家。

朱景玄在《唐代名画录》中将画品分“神”,“妙”,“能”,“逸”,其神、妙、能三品又划分为三等即九等。神、妙、能是可以分作品之优劣的,而逸在此并无优劣,换言之,它的出现是有别于前三品的,是尚未成体系的新事物。

朱景玄在序中认为“画者以人物具先,禽兽次之,山水次之,楼殿屋木次之。”应是其划分标准之一,作者将吴道子列为神品第一人,认为吴道子“穷丹青之妙”,由此可知吴道子绘画技法的高超。“画殿内五龙,其鳞甲飞动,每天欲雨,即生烟雾。”再见其所画事物之传神。文中记述吴道子“凡画人物、神鬼、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国朝节一。”可以看出吴道子在绘画上是一全才。这样一个绘画技法高超,作品传神全能型的画家,如果不是神品第一人谁还能是。而周昉“其 画佛像,真仙人物,仕女,皆神品也,惟鞍马、鸟兽、草木、林石,不穷其状。”因此,被认为略低吴道子一等居于神品中等。神品下等包含七人,阎立德、阎立本、慰迟乙僧、李思训、韩幹、张藻、薛稷,他们都擅画山水、鸟禽、草木,并且可以做到绘其貌传其神,神韵绝佳。

妙品上等八人,或善画鞍马异兽,或善画人物花鸟或善画山水、松石、虽题材不同,但其在绘画技法上能提炼事物的特点并有个性。妙品的中等五人,此五人多只精通一类事物,虽不能做到传神写照,亦可以“良工运静思,巧极似有神”。妙品下等十人,多善画某个或几个事物,且在绘画技法上仅能做到重笔力,穷筋骨。而能品,在事物的题材上局限,且多为山水画中某一物,其在绘画上更是只绘其貌而全无筋骨神韵。

王墨、李灵省、张志和三人都有疏放不羁的个性特征,在创作态度上都是率性而为,在技法上不循常道的得其趣。他们的画都不同于传统画法,如朱景玄所说“此三人非画之本法,故母之逸品,改前后未之有也。”他们的画法对传统画法来说,是明显的异类。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开了文人画的先河,也可以说是文人画的开端。

逸品无法仅通过绘画题材技法等方面对其进行简单分析,但也可以看出在逸品中的三人,其绘画题材也限定在了山水之上。因为大山大水,不求其形质,只求其神韵之所以说他们开文人画之先河,是因为他们的绘画其实是一种由绘画重形态,向重精神的转换。正如宋代文人画大多画家仅会画山水且重点强调画的意境,追求“山下林舍,掩映于丛山峻岭之中;行旅之人,漫步于溪桥湖畔。”的一种意境。在中国古代画论中,“逸”是一个理论含量丰富的重要审美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它意味着文人画价值观念的方向。

朱景玄哟独特的绘画美学主张,同时又从理论上代表唐代美学的时代价值观念。入神是他最高的判断标准也是他推崇的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超越笔墨技法和形态,但入神之作并非不重视其它技法和形态,而是自有投入和运用绘画技法而达到出身如花。这也是为什么将神品作为最高级的原因。

朱景玄将绘画的最高境界定位为传神,形具而神生,形与神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是“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而生”。绘画形神兼备,以形传神,而达到传神“入神”的艺术高度。正式朱景玄所赞同的绘画的最高的理想境界,正如他把吴道子列为神品第一人,评价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国朝山水第一。故思训神品昭道妙上品也。这是朱景玄心中的神品,是运用 绘画技法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朱景玄以神、妙、能、逸论画,逸排最后,神、妙、能三品又分三等。由上而下的品级是明确的,而逸却不再分等,即有别于传统绘画“非常画法”。朱景玄说“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指出了所谓逸品是不能与神妙能三品排列上下等级的。但它又不能置于神前,故列其后。逸品不同于神妙能三品,不在品中再分三等,一是说明了其不拘常法,而是以示尊重之意。

逸之品级与文人画家的写意思想相同,其代表了文人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超越了传统的绘画形式和程式。逸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定位,而且都有升沉和变化。它所传达的精神是文人们所推崇的一种我们现在称之为文人画的美学观念。

无论在什么时期,绘画者的作品都是要经受大家批判的,无论是谢赫的六法,还是朱景玄提出来的神、妙、能、逸,都是当时美术批评的一种等级分配。这也是当时审美观念和审美趋向的一种体现,代表的正是当时人们对美术作品的一种认识和艺术喜好。

一幅画的高下,优劣并非代表了全部,只是在一个时代中大家更欣赏更喜欢什么。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爱好。谢赫本人是一个画家,他对作品的分析更多的是对技法的分析。而朱景玄则是窃好斯艺,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了解、分析、欣赏画作。站的角度不同、身份不同,对画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但二者都认为,画应以形写神,星神兼备。

《唐代名画录》中的神、妙、能、逸四格为我们提供了欣赏画作的一个品评标准。但何为神品何为逸品,身份不同站的角度不同,评判结果也会有所区别。但共同的地方就是用绘画技法达到出神入化,做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唐艳,女,汉族,籍贯:重庆,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16级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 研究方向:花鸟画。

猜你喜欢
逸品吴道子名画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谈国画品评中的“神品”“逸品”之别
名画欣赏
名画欣赏
益州七友瀞园展——“益州”与“逸品”
奇趣为宗 反常合道——浅谈紫砂作品“逸品提梁壶”的创作
“画圣”吴道子
当名画变胖以后
万世之功郑国渠
画圣吴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