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品德课教师的评价语

2016-03-03 16:48安徽合肥市锦绣小学230000胡召霞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肯激励性学习态度

安徽合肥市锦绣小学(230000) 胡召霞(特级教师)



浅议品德课教师的评价语

安徽合肥市锦绣小学(230000)胡召霞(特级教师)

中肯的即时性课堂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小组合作、创新能力等方面,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恰当的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评价语中肯多维度有效性即时性学习习惯个性特长创新精神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学实效性,因此教师要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评价要真实、可信、公正、客观,要注重知行统一。”所以,教师应注重评价语在教学中的作用,结合课堂实况、学情,运用中肯、科学有效的即时性评价,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即时性的中肯评价,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即时性评价鼓励学生时要把握好“度”,注意评价恰如其分、中肯可信,因为一味地夸大其词的表扬会给学生虚假的感觉,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学生“知”与“行”不统一。品德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学生只有因真实的情感体验产生的道德情感,才能形成道德认知并转化为外显行为。

例如,教学《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课时,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的著名景点、名人、传说和历史故事等方面的信息,小组讨论后由代表照本宣科地读从网上直接下载的冗长的关于逍遥津、包公祠等景点的文字介绍,学生听久后便没有什么兴趣了,有的开始做小动作,有的开始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却大加赞扬:“你的汇报太精彩了,棒、棒、棒,你真棒!”教师边说边让全班学生都竖起大拇指表扬这个同学的汇报。接着教师让学生唱家乡,有个学生主动地站起来唱家乡安徽的黄梅戏,但这个学生不擅长演唱,还有些跑调。教师又夸张地表扬:“她唱得真好!让我们大家一起为她鼓掌,将来她一定能成为一个歌唱家的!”可学生听后没什么反应,课堂气氛冷淡。教师本意是想用激励性评价,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但从实际效果看,这样的评价不符合事实,一方面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到自己没有那么好而感到不好意思,另一方面其他学生也会觉得教师说得虚伪,讲的是假话,上课就像逢场作戏。笔者认为,教师可这样调整即时性评价语,如对照本宣讲的小组代表说“你们组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这种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态度值得学习。如果今后能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摘录出重要信息进行简明扼要的汇报就更好了,因为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你们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于主动唱家乡戏曲的学生,可重点表扬其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勇气。入情入理、切合实际的中肯性评价,学生听了会觉得老师讲的是对的、真的,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

二、多维度的激励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小组合作、创新精神培养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即兴点评,通过适时反馈、激励、调控,形成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可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评价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对学习习惯和态度的积极性评价,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讲,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例如,教学《拥有好心情》第一个教学环节“消除烦恼”时,在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烦心事及消除办法后,教师说:“你的发言很完整,表达很清楚,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听听音乐是个不错的缓解办法!如果当众发言时,声音能再响亮些就更好了!不信你试一试。”通过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公开场合大胆表达,助长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动力。在“分享快乐”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这样评价:“这位同学分享了在滨湖岸上草原游玩的快乐,很好!他刚才听课非常认真,善于倾听是个好习惯,这会使我们越来越聪明!”这样看似在不经意间,正面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接下来教学“揭秘快乐锦囊”的环节中,教师请坐得最端正的学生上讲台邀请成员组成游戏组合时说:“他刚才上课听课很专注,我们请他来参加。”写游戏计划时,教师边巡视边表扬一位坐姿端正书写认真的学生:“这位同学的坐姿非常端正,写字时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都做到了,字写工整视力好。”这样可提醒其他学生养成正确坐姿及握笔的方式。长此以往,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语从细微处入手,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2.小组合作过程和效果的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是品德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科学合理的激励性评价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过程和效果作适时的跟进评价,能够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例如,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时,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近代中国如何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凌辱。教师一边到各小组巡视了解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一边对小组合作的氛围进行评价:“第三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不仅每个组员都参与了讨论交流,而且进行了分工合作,各尽其责,非常好!”在第一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边总结边对进行评价:“这组同学课前从破碎的山河、被掠夺的国宝、日本屠刀下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三个方面,收集了中国近代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更精彩。”教师切合实际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参与小组活动时态度端正、信心倍增,有成就感。然后让学生对调查访问收集到的资料和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有的小组展示了在清朝地图上找到和圈画出的被列强侵占的地方,直观呈现中国被瓜分的国土和外国的租界地;有的小组讲述了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穿号衣及侮辱性的外滩标语等故事;有的以调查到的家乡和祖辈在当时所受的侵略遭遇为汇报内容……教师乘机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情感。此外,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合作、总结汇报的内容进行多元综合性评价,重点对学生展示的结果和自己的感受进行积极性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开放性思维。

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贯穿教学活动始终,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评价。例如,教学《蔚蓝色的地球》一课时,在学生回答人类早期对地球探索的方法后,教师评价道“关于人类对地球的早期探索,你的回答与众不同,用时间轴汇报直观易懂,赞一个”;对学生想出进一步探索地球的方法时,教师这样评价“你有勇于创新的意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这样评价“对于事物的发现采用辩证的态度,试着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观察思考,有利于我们接近真理、了解真相”……教师通过简要精练的评价语,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肯定的积极性评价。

三、多层次的差异评价,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品德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有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激励性评价,保护学生的差异性思维。在评价范围上,有时是面向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评价,有时面对小组进行团队合作评价,有时是面对个人进行指导激励性评价;在评价形式上,有时是口头语言评价,有时是体态语评价,如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与学生击掌表示祝贺,拥抱一下学生表示认同,摸摸学生的脑袋表示肯定等。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实中肯、多维度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即时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激励学生在品德课堂中体验快乐、建立信心、愉快学习。

(特约编辑木清)

G623.15

A

1007-9068(2016)24-052

猜你喜欢
中肯激励性学习态度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自拍神器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和完善——从抑制性规制到激励性规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隔靴搔痒
留学前辈的26个建议,不能再中肯了!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