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Q-PCR与RT-PCR检测丙肝患者HCV RN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

2016-03-04 11:53宋予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丙肝正常人丙型肝炎

宋予娟

FQ-PCR与RT-PCR检测丙肝患者HCV RN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

宋予娟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67例丙肝患者和同期50例肝正常人, 均行FQ-PCR和RT-PCR检测HCV RNA。观察两种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丙肝患者FQ-PCR检测HCV RNA阳性率为64.18%, 较RT-PCR的46.27%明显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正常人HCV RNA检测中RT-PCR检测有3例阳性, FQ-PCR存在一定的漏诊可能。结论FQ-PCR检测丙肝患者HCV RN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但极少数FQ-PCR检测为阴性不排除HCV RNA为阳性的可能, 临床诊断中可参考两种检测结果, 尽量避免漏诊和误诊。

丙型肝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丙型病毒性肝炎(HC)主要由HCV引起, 患者临床多表现发热、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 严重时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1]。医学上诊断HCV感染主要是检测血清HCV RNA且检测方法较多[2]。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7例丙肝患者和同期50例肝正常人分别行FQ-PCR和RT-PCR检测, 旨在比较FQ-PCR与RT-PCR检测丙肝患者HCV RN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7例丙肝患者和同期50例肝正常人。丙肝患者中男45例,女22例, 年龄24~76岁, 平均年龄(45.2±10.7)岁;肝正常人中男38例, 女12例, 年龄22~71岁, 平均年龄(41.5±10.6)岁。

1.2方法 67例丙肝患者和50例肝正常人均行FQ-PCR和RT-PCR检测HCV RNA。①FQ-PCR检测:取空腹静脉血4 ml, 分离血清后低温保存, 采用HCV RNA提取液提取HCV RNA后逆转录、不对称扩增、信号扩增, 采用荧光免疫分量分析仪(江苏南京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Getein1100)检测扩增后产物, 设置阴性、阳性及强阳性对照,以<1.2×102copies/ml为阴性界线。②RT-PCR检测:提取HCV RNA后核酸扩增、逆转录, 经2次PCR反应, 取10 μl PCR反应物在酶标仪紫外线灯下检测, 根据OD值判定阳性、阴性, OD≤0.3判定为阴性, >0.3判定为阳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丙肝患者FQ-PCR检测HCV RNA阳性率较RT-PCR检测显著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肝正常人HCV RNA出现3例阳性, 而FQ-PCR检测0例阳性, FQ-PCR存在一定的漏诊可能。见表1。

表1 FQ-PCR和RT-PCR检测HCV RNA结果比较(n, %)

3 讨论

HCV感染是各种慢性肝病、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常见病因,其中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典型[3]。据统计近年来因HCV感染造成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 我国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达3.2%, 因此加强病毒HCV RNA早期筛查检测对尽早确定病情、指导治疗尤为重要[4]。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 HCV RNA检测技术得到重大进展, 在传统定性RT-PCR基础上出现了多种定量检测方法并广泛用于临床中, 其中以荧光定量FQ-PCR较为常见[5]。本院本次研究通过选取丙肝患者和肝正常人分别行两种检测, 进一步研究FQ-PCR与RT-PCR检测丙肝患者HCV RN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医学临床证实, 传统RT-PCR检测较为繁琐, 易出现检验样本交叉污染、灵敏度较低等弊端, 且PCR产物必须经电泳或杂交检测, 仅能做定性分析;荧光定量FQ-PCR是在逆转录后的非对称PCR产物中添加荧光基团, 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 能准确定量待检模板的拷贝数, 最大程度降低PCR产物交叉感染而引起的假阳性, 在早期监测中应用较为普遍[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67例丙肝患者行HCV RNA检测, FQ-PCR阳性检出率为64.18%, 而RTPCR检测阳性率仅为46.27%, 可知FQ-PCR检测HCV RNA的敏感性相较RT-PCR检测明显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FQ-PCR检测具有减少PCR产物污染、准确定量进而提高检出水平的优点, 这和丁雪莲[7]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50例肝正常人HCV RNA检测中两种检测的特异性均较高, FQ-PCR检测均为阴性, 但RT-PCR检测结果中出现了3例显示为阳性, 本研究分析认为这可能和定性PCR循环检测的范围存在不足有关导致假阳性出现, 也有研究[8]认为FQ-PCR检测为阴性时不能排除该患者病毒血症水平低于检测极限的可能性, 检测结果与病毒感染的潜伏和活跃期有关, 因此临床检测中可多次检测, 尽量避免漏诊、误诊。

综上所述, FQ-PCR检测丙肝患者HCV RN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临床检测中结合RT-PCR检测结果对避免漏诊误诊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1]邱秀霞, 陆伟, 左苗, 等.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相关因素探讨.中国医药, 2012, 7(4):431-433.

[2]陈继梅, 许叶虹, 丁雪芳, 等.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多项指标动态监测结果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 17(6):548-550.

[3]李妙羡, 王香玲, 吴晓康, 等.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和HCV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2, 27(4): 55-57.

[4]洪俊, 饶永彩.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中价值.职业与健康, 2013, 29(9):1080-1083.

[5]黄秀琼, 吴英.110例丙肝患者HCV-RNA载量及抗-HCV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15): 1809-1810.

[6]王剑, 金茜, 饶慧瑛, 等.国产试剂与Roche COBAS TaqMan试剂对慢性丙型肝炎快速和早期病毒学应答的比较研究.传染病信息, 2012, 25(3):177-179.

[7]丁雪莲.198例丙肝患者HCV-R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 22(z1):201-203.

[8]刘广印, 昝丽娜, 孙峰, 等.RT-PCR检测HCV-RNA在丙肝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15):1859-18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14

2015-09-28]

453000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丙肝正常人丙型肝炎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Nü Perspectives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丙型肝炎的最新传播途径与预防研究进展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靠脸吃饭等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