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肺恶性肿瘤检查的研究

2016-03-04 11:53郑立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肺癌

郑立新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肺恶性肿瘤检查的研究

郑立新

目的研究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肺恶性肿瘤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74例经CT检查为肺恶性肿瘤的患者, 分别用两种方法检查。采用常规剂量CT扫描结果作为(对照组), 采用低剂量CT扫描结果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扫描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定性诊断肺癌、肺转移癌、肉芽肿性病变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癌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型诊断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不明显, 且低剂量CT扫描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 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肺恶性肿瘤;常规剂量CT扫描;低剂量CT扫描

近年来,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 临床方面接诊的肺疾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 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肺癌的发病率始终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随着医学科技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CT对肺恶性肿瘤的良好鉴别价值逐渐凸显出来。但是常规剂量CT扫描因为剂量偏大, 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1]。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经CT检查为肺恶性肿瘤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分析常规剂量CT扫描与低剂量CT扫描的差异,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74例经CT检查为肺恶性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0例(54.1%), 女34例(45.9%), 年龄最小35岁, 最大79岁,平均年龄(64.3±7.5)岁。所有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的目的,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使用Philips螺旋CT扫描机为患者进行检查, 调整至120 kVP, 层距与层厚分别为1 mm和5 mm, 始终保持1.4螺距不变。74例经CT检查为肺恶性肿瘤的患者, 分别用两种方法检查。采用常规剂量CT扫描结果作为(对照组), 采用低剂量CT扫描结果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200 mA常规剂量CT扫描, 试验组采用40 mA低剂量CT扫描。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分期、组织分型以及肺转移癌、肺癌、肉芽肿性病变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不同剂量CT扫描对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比较 试验组定性诊断肺癌、肺转移癌、肉芽肿性病变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同剂量CT扫描对肺癌组织分型以及病理分期的诊断结果比较 两组肺癌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型诊断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种不同剂量CT扫描对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比较[n(%), n=74]

表2 两种不同剂量CT扫描对肺癌组织分型以及病理分期的诊断结果比较(n=74)

3 讨论

肺恶性肿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通过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 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肺癌患者的病死率[2]。螺旋CT针对肺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与其他普通胸片相比, 此种检查技术不仅可对恶性肿瘤进行定性分析, 还能提高检出率。但是, 常规剂量的螺旋CT的辐射剂量也明显高于普通胸片, 其可达到后者的100倍左右,人体在较高剂量的辐射剂量影响下, 容易出现负面效应。因此, 寻找一种对肺恶性肿瘤诊断效果无影响且安全性高的诊断方法已经成为临床重点研究的课题[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常规剂量CT扫描与低剂量CT扫描定性诊断肉芽肿性病变、肺癌、肺转移癌的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相应的降低螺旋CT的辐射剂量, 并不会影响到CT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特异性,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低剂量CT扫描技术针对肺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存在进步的可能。但是常规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偏大, 其在临床之中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本次研究将螺旋CT扫描的剂量降低到40 mA, 结果显示, 低剂量CT扫描对肺癌组织分型以及病理分期的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诊断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表示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针对肺恶性肿瘤的扫描能力相当, 但低剂量CT扫描的优势在于提高了安全性, 不仅可以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还能对早期肺癌作出早期诊断, 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临床应用前景更加广阔[4]。

综上所述, 低剂量CT扫描技术诊断肺恶性肿瘤的效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技术相近, 其可在不影响诊断结果的前提下, 大大降低高辐射剂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确保CT扫描更加安全可靠, 实现了放射防护最优化的诊疗目标, 临床可将其作为肺恶性肿瘤的理想诊断方法积极推广使用。

[1]殷伟, 兰永树.螺旋CT低辐射剂量扫描在临床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西南军医, 2015(4):430-432.

[2]王文, 杨劲松, 李长江, 等.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联合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5(5):1-4.

[3]刘磊, 郭正丽, 陆益民, 等.低剂量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老年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2):106-108.

[4]廖宗山.低剂量螺旋 CT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实用癌症杂志, 2014(11):1492-14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56

2015-10-26]

110004 沈阳市中医院放射线科

猜你喜欢
低剂量螺旋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旋风“螺旋丸”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奇妙的螺旋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