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6-03-04 11:53韩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空肠病死率胰腺炎

韩丹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韩丹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4.3±5.4)d短于对照组的(31.2±4.6)d;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为(94.2±21.4)g/L低于照组的(105.4±25.2)g/L;观察组病死率为2.08%、感染率为12.50%、并发症率为18.75%低于对照组的14.58%、37.50%、41.6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控制Hb水平, 降低治疗风险, 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炎症病发于全身多处内脏器官,导致多器官功能紊乱甚至障碍衰竭的严重外科急腹症[1]。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早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综合治疗可对患者病情恢复取得积极疗效, 其中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最为常见[2]。本院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旨在进一步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男33例, 女15例, 年龄28~75岁, 平均年龄(51.4±8.6)岁, 发病时间3 h~1.5 d;观察组男31例, 女17例,年龄26~80岁, 平均年龄(52.1±8.1)岁, 发病时间2 h~1.2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 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外敷芒硝等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综合治疗:患者入院后5 d内X线透视或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于空肠上段, 注入生理盐水初始剂量20 ml/h, 之后密切观察患者临床反应,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可循序加大注入剂量及浓度, 直至患者经口进食。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住院治疗时间和治疗15 d后Hb、白蛋白(ALB)以及血糖含量水平等指标。患者住院至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期间为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量相关指标。②观察两组治疗病死率、感染率以及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 治疗后Hb水平较对照组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血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病死率、感染率、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病死率、感染率以及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Hb(g/L) ALB(g/L) 血糖(mmol/L)对照组 48 31.2±4.6 105.4±25.2 35.8±6.2 17.6±1.5观察组 48 24.3±5.4a94.2±21.4a37.2±5.6b18.1±1.4b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结果比较[n(%)]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危重急腹症, 具有发病急、恶化快、多并发症、死亡率高等特点,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3]。患者在漫长常规治疗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以及坏死、脓肿等并发症, 病死率高达15%~30%[4]。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医学发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补充患者体内营养、增加内脏血液循环、减少体内炎症细胞因子分泌进而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等方面疗效较为显著[5]。本院本次研究通过分组对比,进一步证实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通过鼻肠管注入营养物质, 对维持肠道内膜的正常组织结构、减少肠源性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虽然早期肠外营养不能促进胰腺外分泌, 但能有效促进肠上皮细胞再生、维护肠功能并能减少肠道菌群移位和炎症细胞因子释放[6,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住院时间仅为(24.3±5.4)d, Hb为(94.2±21.4)g/L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和夏瑾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肠道功能保护和恢复、降低炎症反应作用较为明显;结合两组治疗结果可知观察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较高, 病死率、感染率以及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性较好, 且能有效预防坏死脓肿等并发症, 降低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显著, 对患者改善预后、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1]李进展, 张会迎, 吴俊伟, 等.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2, 33(11):1597-1598.

[2]张吉香.鼻肠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4, 31(10):950-951.

[3]邱发祥, 谢华.早期空肠内营养治疗SAP的疗效观察.西部医学, 2013, 25(4):521-522.

[4]马克强, 高春江, 汪志强, 等.早期经口进食进行肠内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重庆医学, 2015, 12(7):965-967.

[5]吴攀, 赖敏, 刘成敏, 等.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常规治疗的对比观察.四川医学, 2014, 35(1):102-104.

[6]同旭佳, 闵杰.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恢复中的应用.浙江临床医学, 2012, 14(7):824-826.

[7]朱华玲, 李中艳.X线下鼻空肠置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45例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7):1755-1756.

[8]夏瑾, 杨小李, 朱荣涛, 等.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影响.重庆医学, 2014, 24(5):527-528, 5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74

2015-10-13]

110031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空肠病死率胰腺炎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