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6-03-04 11:54王凯萍曾雪飞何颖慧方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口病通气

王凯萍 曾雪飞 何颖慧 方兴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王凯萍 曾雪飞 何颖慧 方兴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包括甘露醇控制颅高压、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抗病毒治疗(热毒宁、喜炎平)等,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 并按传统机械通气指征上呼吸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 并按早期机械通气指征上呼吸机。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神经系统肢体弛缓性瘫痪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 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 提高治愈率, 改善临床预后, 是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重症手足口病;丙种球蛋白;机械通气;临床研究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感染EV71或者柯萨奇病毒CoxA16导致的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 以发热、手足口疱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部分重症患儿可合并神经、呼吸、循环系统等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 病情进展迅猛, 致使临床预后较差,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2]。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措施[3]。早期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可避免病情进展, 及早恢复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功能改善, 减轻器官损伤, 阻止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或发展。丙种球蛋白含有各种抗体, 可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 且能阻断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 减轻病毒对脑部的损伤程度。本研究旨在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 明显降低了患儿的病死率, 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 年龄0.6~4.0岁, 平均年龄(1.8±1.0)岁;病情分期:Ⅱ期12例(34.29%), Ⅲ期23例(65.71%)。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 年龄0.6~4.2岁, 平均年龄(1.9±1.1)岁;病情分期:Ⅱ期14例(40.0%), Ⅲ期21例(60.0%)。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病例入选标准 ①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②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进行检测均确诊EV71感染;③符合早期机械通气指征或传统机械通气指征;④排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有原发性疾病以及有药物过敏史的患儿。

1.3方法 两组均给药常规综合治疗, 包括甘露醇控制颅高压、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抗病毒治疗(热毒宁、喜炎平)等。对照组再给予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 1 g/(kg·d),连续使用2 d, 并按传统机械通气指征上呼吸机, 即出现呼吸节律的变化, 血氧饱和度<90%, 经面罩吸氧不能改善, 双肺出现湿啰音或哕音呈进行性增加, 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 动脉血气分析符合呼吸衰竭标准。观察组再给予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 1 g/(kg·d)连续使用2 d, 并按早期机械通气指征上呼吸机, 即气促或呼吸减慢, 呼吸频率为同年龄组正常频率的3倍以上或<1/3;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X线胸片短期内出现肺纹理增强或片状阴影;眼球震颤。采用德尔格Evita 2呼吸机, 使用Bipap模式,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呼吸机初始参数设定分别为:峰压(P)15~30 cm H2O,呼吸频率(f)25~35次/min, 吸气时间0.6~0.8 s, (PEEP6)~12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吸入氧浓度30%~100%, 维持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Vt)6~8 ml/kg。

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分为治愈、好转、无效。症状消失, 皮疹消退, 无阳性体征, X线正常, 无后遗症为治愈;症状改善, 皮疹有所消退, X线未恢复正常, 伴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为好转;需依赖血管活性药维持心率、血压或自主呼吸功能未恢复且不能脱离呼吸机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儿神经系统肢体弛缓性瘫痪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n(%)]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 部分患儿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全身多脏器功能损伤, 如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等,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手足口病最重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 临床预后较差,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机械通气可机械性地扩张气道和肺泡, 抑制肺泡过早萎陷, 纠正低氧血症, 避免呼吸衰竭的发生。传统的机械通气使患儿长时间处于高应激、高代谢状态, 不利于机体损伤的修复和器官保护, 病死率较高。放宽机械通气使用指征可能对抑制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机械通气能够降低应激反应及代谢率, 保证机体的氧合, 减轻器官损伤, 帮助患儿度过急性期及呼吸衰竭期, 提高救治成功率[5]。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再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丙种球蛋白能够抑制病毒复制, 中和病毒释放的有害物质, 减轻有害物质对机体的损伤, 同时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 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 提高治愈率, 改善临床预后, 是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1]黄瑞娟.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特点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12):1684-1686.

[2]杜文燕, 王玲芝, 夏琪.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实用预防医学, 2015, 22(8):972-974.

[3]徐敬, 陆敏樱, 童琦.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5):16-17.

[4]田庆玲, 庞保东, 张双, 等.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危重症的临床观察.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0, 17(3):220-222.

[5]刘春峰.不同疾病状态下机械通气策略和参数调节.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0, 17(3):193-19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24

2015-10-15]

516001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病区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口病通气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不通气的鼻孔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探讨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