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2016-03-04 11:54李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麻疹丙种球蛋白皮质激素

李岩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李岩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102例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51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雾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甲泼尼龙、强的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部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麻疹;肺炎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治疗不当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重症肺炎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1]。麻疹并发重症肺炎不仅累及肺, 还可诱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甚至休克, 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2]。麻疹并发重症肺炎进展快、病情重、病程长, 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患儿致死率、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102例, 其中男73例, 女29例,年龄3个月~8岁。所有患儿符合麻疹及重症肺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51例。治疗组中男37例, 女14例, 年龄3个月~8岁, 平均年龄(3.1±1.8)岁;对照组中男36例, 女15例, 年龄4个月~7岁, 平均年龄(2.9±1.8)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雾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2 mg/(kg·次), 2次/d, 5~7 d后改为顿服强的松2 mg/(kg·d),并逐渐减量停药,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 疗程3~5 d。对照组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400 mg/(kg·d), 疗程3~5 d。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通过摄片记录并对比胸片阴影吸收时间, 最终统计患儿平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比较(±s, d)

表1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比较(±s, d)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止咳时间 啰音消失时间治疗组 51 3.82±1.24 4.39±1.54 4.54±1.42对照组 51 5.24±1.40 5.43±1.71 6.15±1.91 P <0.05 <0.05 <0.05

2.2两组患儿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81±2.53)d和(10.15±1.84)d, 对照组分别为(9.79±2.36)d和(11.57±2.61)d,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麻疹的是以咳嗽、持续高热、发绀、呼吸急促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自1965年广泛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但近年来, 我国儿童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死亡患儿多合并重症肺炎[3]。有数据显示因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病死患儿占麻疹患儿死亡总数的90%。麻疹的免疫机理是既有细胞免疫又有体液免疫, 还伴随免疫功能失调[4]。麻疹病毒引起肺炎, 为细菌继发感染所致, 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杆菌等, 因此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肺炎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当患儿免疫力低下时, 其他细菌或病毒易进入人体, 导致病情加重, 因病情的复杂性, 故治疗中应及时控制炎症, 予抗炎、抗感染治疗对疗效有重要意义[5]。且患儿年龄都较小,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致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不断减少,所以仅是抗炎、抗感染是不够的, 应辅以提高免疫力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非细菌感染性炎症治疗中[6]。其具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 尤其对非细菌感染性炎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其不仅能在炎症初期通过抑制毛细血管扩张, 减轻渗出和水肿、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达到抗炎效果, 同时还能在炎症后期, 通过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 使肉芽组织的生成减慢, 从而达到减轻瘢痕和粘连等严重后遗症的作用[7]。

丙种球蛋白是从血浆中提取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含有人血清所具有各种抗体, 在静脉滴注后, 可提高患儿体内抗体含量, 使患儿很快达到暂时的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中和其体内的病原体与毒素, 杀灭其体内的细菌及病毒、抗独特型抗体, 阻断病原体对其机体的损害, 抑制单核细胞表达PDGF-β, 抑制T细胞活化, 减少内皮细胞凋亡, 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 从而早日清退炎症。丙种球蛋白在与抗感染药物合用时可起到协同作用, 缩短感染性疾病患儿病程, 减轻病原体对其机体的损害。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它是把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 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由于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可直接中和毒素与杀死细菌和病毒, 因此免疫球蛋白制品对预防细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本研究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 发现其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和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单用丙种球蛋白的对照组(P<0.05), 说明联合治疗疗效更佳, 在临床治疗中更具有应用性。

综上所述,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能够消除体内病毒、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力, 在短时间退热、止咳, 具有起效更快、疗效更好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亚萌, 聂红国, 陈春花.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23):141-142.

[2]葛迎春.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的临床探析.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9(5):100-101.

[3]贾馨.静注丙种球蛋白佐治麻疹合并肺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26):4137-4138.

[4]郝彩虹, 李晓菊.联合应用脾氨肽和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麻疹后肺炎的疗效观察.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6):197-198.

[5]郑福祥, 陈林 .丙种球蛋白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疗效观察.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9):1370-1371.

[6]张祥.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临床肺科杂志, 2015, 20(8):1472-1475.

[7]秦缌惠, 阮启荣, 柳克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地松龙治疗婴幼儿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护理.中国临床护理, 2013, 5(3):226-2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30

2015-10-10]

110024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感染科

猜你喜欢
麻疹丙种球蛋白皮质激素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美国新增60例麻疹病例
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为什么还要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呢?
Trouble in Disneyland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