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

2016-03-04 11:54罗莲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非球面植入术乳化

罗莲珍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

罗莲珍

目的探讨对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及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白内障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51例。对照组行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行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实施术期优质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同时给予优质护理配合, 效果显著, 能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改善预后, 临床应广泛运用。

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护理

白内障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眼部疾病, 多见于老年人群,主要因晶状体代谢紊乱, 使晶状体蛋白质出现变性, 进而出现混浊[1]。有数据显示[2], 近年来白内障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临床观察发现, 对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可有效促进视力恢复, 而在治疗过程中, 实施优质护理配合, 可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对比, 探讨了白内障治疗的治疗及护理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选取10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1例。观察组男21例, 女30例,年龄49~83岁, 平均年龄(65.7±5.8)岁, 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3.4±1.2)年;白内障类型:36例为老年性, 5例为外伤性, 10例为并发性。对照组男20例, 女31例, 年龄47~85岁, 平均年龄(64.9±6.7)岁, 病程3个月~8年, 平均病程(3.6±1.4)年;白内障类型:33例为老年性, 10例为外伤性, 8例为并发性。所有患者均符合白内障临床诊断标准,经B型超声检查及ERG检查后确诊, 纳入标准:病程>3个月者, 无手术禁忌证者, 与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青光眼患者;具有眼部手术史患者及视网膜病变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具体方法为:散瞳后对眼部进行常规消毒, 铺巾, 实施表面麻醉。使用开睑器撑开眼睑, 使用1:20艾尔碘作术眼结膜囊清洗, 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保持角膜上方常规角膜切口, 穿刺进入前房, 注射粘弹剂, 作环形连续撕囊, 实施超声乳化, 作晶体核、残余皮质超声乳化抽吸术, 在前房内注射粘弹剂, 人工晶体植入, 作前房粘弹剂抽吸干净, 详细检查切口情况。观察前房形态, 保持良好的眼压状况, 用泰利必妥眼膏点眼后, 用无菌眼垫包眼加用眼罩保护后完成。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2.1术前心理护理 白内障患者主要为视物模糊、眼盲等症状, 患者术前肯定会产生恐惧、紧张情绪, 担心手术是否成功, 术后是否可以恢复正常等, 对手术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3]。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交流, 告知患者手术的意义、手术实施方式等, 讲解手术的优势, 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压力, 积极鼓励患者, 告知患者不良情绪会影响手术的正常开展。从而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状态, 积极与临床配合。

1.2.2.2术后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供应, 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清淡的饮食, 尽量以流质、半流质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确保身体排便畅通。

1.2.2.3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完成后, 需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 告知患者不可情绪过于激动, 消除紧张情绪, 术后针对生理变化, 及时予以疏导、解释, 获得患者理解。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 保持舒适心态。

1.2.2.4眼部护理 密切关注术眼情况, 是否出现疼痛感,或者出现水肿情况, 了解视物情况。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抗生素、激素以及眼药水、眼药膏等, 促进疗效。尽量做到滴眼无菌性, 不要用手触碰眼睛, 用棉签将眼睑拉开, 以免对术眼揉搓产生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对比分析。使用白内障视力预测仪对视力恢复情况进行判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 低于对照组的2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上白内障手术不断的完善强化, 因此推动了不同屈光手术人工晶体的涌现, 使得白内障手术不仅是单纯的复明术, 更是一种屈光性白内障术, 但由于部分患者接受球面人工晶状体置入之后, 存在客观视力较好, 而主诉视物模糊, 部分患者还出现夜间视力差、光晕、眩光以及重影等情况。球面人工体可提供较好的远视能力, 但患者无法很好的看到想要的图像, 可能会出现闪光、眩光等图像。针对该情况从新设计出了一种与人体本身眼晶状体相近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从而提高患者视力功能。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促使白内障手术实施的成熟度增加, 手术操作完善化, 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同时, 越来越多患者不仅要求获得良好的视力, 也需要保持视物舒适性,也为手术操作带来更高要求[4]。晶体会因年龄增长出现变化,眼部出现可见变化, 也会引发视力下降。白内障为常见的致盲原因, 是因晶状体浑浊而引发的眼部视物不清、眼盲症状。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是目前对白内障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案, 过去采用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实施常规护理。部分患者存在客观视力好, 却主诉实物模糊,尤其夜间视力差, 眩光重影等问题严重。本研究认为, 应用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可有效提高患者视觉质量, 相比球体面人体晶体植入术, 针对不同对比度视力其患者感受更好。从2014年1月开始本院对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 为促进患者获得良好的恢复, 给予良好的优质护理方案, 能有助于提高恢复质量[5]。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在围术期中贯穿心理护理, 促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正确面对手术;术后给予眼部护理及饮食护理, 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可降低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可见,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 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综合上述, 白内障手术的围术期中, 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 能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减少并发症发生, 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孙冬云.舒适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4):81-83.

[2]袁玉媚, 任葵顺, 谢健,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中外医疗, 2014,25(15):171-172.

[3]于晓明.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2(31):338-339.

[4]金晓书, 金艳书, 徐美果, 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28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11):66-67.

[5]殷秀丽, 陈卓, 付安安, 等.1300眼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34):6723-6725, 6733.

[6]张卫华.白内障囊外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医药前沿, 2013, 17(14):2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69

2015-09-23]

514500 广东兴宁市人民医院五官门诊

猜你喜欢
非球面植入术乳化
应用多个非球面优化鱼眼镜头的方法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用金刚石磨头数控加工轴对称非球面光学玻璃透镜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航天相机非球面光学元件的离子束抛光工艺研究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眼镜非球面和球面哪个好?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