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2016-03-05 18:49陈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中医药

陈磊

【摘 要】 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29-02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因某些因素的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导致躯干和四肢感觉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症,其修复和康复仍然是医学界难题[1-3]。周围神经的功能与损伤后的症状在中医典籍中早有描述,其功能类似于经络范畴的“经筋”,损伤后的病症表现与“伤筋”、“痹证”、“痿证”相似,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临床实践,中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案。

1 中医对周围神经损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经筋”的概念早在《灵枢·经筋》中已记载,《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长刺节篇》:“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痹”,《素问·痹论》:“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等,分别就经筋的生理病理展开描述。《临证指南医案》:“阳明为宗筋之长,阳明虚则宗筋纵,宗筋纵则不能束筋骨以流利关节,故不能步履,痿弱筋缩之症作矣。”记载了阳明经病变与宗筋的密切关节。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 :“夫金疮始起之时,半伤其筋,荣卫不通,其疮虽愈合后,仍令痹不仁也”,“夫金疮愈已后,肌肉充满,不得屈伸者,此由伤绝经筋,荣卫不得循行也,其疮虽愈,筋急不得屈伸也”。这与现代医学周围神经损伤很相近,所以外伤所致的损伤应属中医“伤筋”范畴,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出现类似于中医痹证与痿证的病理形态,故现在中医学认为神经应属于经络的一部分。李玲[4-5]不仅从痹证和痿证不同特点来分析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机制,且认为痹证和痿证是本病病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并从气血学说论周围神经损伤之病机,认为气血失和是该病的病理基础。李金明[6]也认为病初为痹症,神经受骨折端或瘀血等的牵拉、挤压造成;损伤日久,经脉痹阻不通,筋脉失养,久病及脾,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足,常致痿证。张兰等[7]长期研究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提出了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无以充养筋脉关节,最终导致肢体痿软无力。

2 周围神经损伤的中药治疗

2.1 单味中药治疗 薛锋等[8]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EGb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的神经轴突反应,在各个实验点上显示试验组神经元超微结构损害性的改变均明显轻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周围神经损伤而导致的感觉神经元损害,运用银杏叶提取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刘卉等[9]实验研究表明黄芪提取物EA可以促进BV2细胞释放GDNF,而GDNF是一种强神经营养因子,说明EA的重要保护机制是神经营养作用。刘儒森等[10]通过研究黄芪对兔周围神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黄芪既可以清除自由基,抵抗脂质过氧化反应,还能保护血-神经屏障和SOD酶活性,并阻止周围神经内部腔隙间隔综合征的形成,黄芪中含有微量元素硒能提高血中环磷腺苷的浓度,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增殖和雪旺细胞的生长。姚鹏等[11]研究发现,经丹参治疗的大鼠ICAM-1表达明显降低,明显改善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加快传导速度,说明丹参不仅可以降粘附分子,同时从形态和功能上来逆转糖尿病神经病变。

2.2 中药复方治疗 刘文静等[12]临床研究表明,内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20g,赤芍12g,桂枝10g,生姜10g,大枣10枚,蜈蚣2条,全虫6g,甘草5g)治疗正中神经损伤,从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肌电生理学检测结果显示,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张远军等[13]认为周围神经损伤后主要病理机制为气虚血瘀,治当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低位正中神经损伤术后,m2-PD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加速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P<0.05)。李绪松等[14]自拟黄龙通络汤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外膜端端缝合术后,通过调节周围神经再生微循环,加速神经功能再生与恢复,优良率为89.0%。吴文珠等[15]采用补气通络汤加温经通络散熏洗配合治疗桡神经损伤患者80例,总有效率为97.5%。张学华等[16]将威灵仙与活血化瘀行气、舒筋活络的药物配合治疗外伤引起周围神经损伤,患肢感觉及活动明显改善。

3 周围神经损伤的针灸推拿治疗

陈锋等[17]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等相关针灸理论,取穴足三里、梁丘、血海、太冲、解溪等穴配合足三里补法、太冲泻法及其他穴位平补平泻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术后小腿及足部肌力均恢复3+级以上。赵海河[18]采用电针、TDP联合穴位注射的综合方法治疗尺神经损伤,电针刺激神门、后溪、腕骨、小海等穴,同时甲钴胺注射尺神经沟、液门、养老、后溪等,疏通经脉,尺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治愈率为86.0%。曹刚毅[19]运用宽筋解痉法、舒经活血法及理筋整复法三种单纯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40例,总有效率为95.0%,通过减轻炎性渗出,改善血液代谢,促进病变组织周围神经功能恢复。彭德忠等[20]选用针刺大陵、内关、间使、鱼际、合谷、曲泽等穴位,结合滚法、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拨伸法、等综合手法治疗腕管综合征32例,21例痊愈,8例好转,3例无效。周楠等[21]运用针灸配合艾灸,通过温经散寒、缓急通络止痛的治疗原则治疗外源性腓总神经损伤,主穴选用足三里、阳陵泉、丰隆,配以公孙、太溪、解溪等,总有效率88.0%。

4 周围神经损伤的理疗

李巍巍等[22]总结了近年来运用低频、直流、中频及高频四种电疗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出了根据周围神经损伤恢复的不同阶段要求调整治疗方法,而每个不同频段的光疗都有对神经再生及恢复有着不同的影响,阐述了神经损伤早期和恢复期不同的治疗原则。彭思萍[23]选用频率为0.8MHz/s、强度为0.75~1.25W/cm2、时间为20~30min的超声波联合足三里、三阴交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结果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吕兰等[24]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脉冲电磁场对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功能恢复作用不明显,反而加速了早期远侧段的Wallerian变性进程,补充了电磁场对早期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

5 结语

尽管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已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但是断端条件再好、神经受压变性程度再小,手术后也不可能获得完全再生,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长时间的感觉及功能的丧失,将会造成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的并发症,所以术后功能康复是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重中之重。除了常规的营养神经药物外,中医药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及复方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面具有明显疗效,针灸推拿及理疗具有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促进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的作用。然而不足之处在于中药作用的有效性上缺乏微观指标及中药多种化学成分对人体的综合作用的研究,况且目前对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外的细胞培养方面,对其体内神经的细胞作用机制研究尚浅,仍无法将实验阶段的中药提纯,产生新药制剂应用于人体。针灸推拿治疗也缺乏量化及规范性,其疗效评价也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充分发掘中医中药资源,利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深入探索中药治疗周损围神经伤的作用机制,并不断发现和补充中药新的药理作用,规范针灸推拿操作标准,明确适应症,才能使中医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侯红艳,刘诗翔.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482-483.

[2]曾林如,汤样华.周围神经损伤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1):111-112.

[3]杨加富,孙琳,张晨,等.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及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23(1):51-53.

[4]李玲.论周围神经损伤之气血学说[J].中医研究,2011,24(6):13-14.

[5]李玲.中医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J].陕西中医,2011,32(6):768-769.

[6]王战朝.名老中医李金明诊疗周围神经损伤经验[J].名医方技,2000,8(1):62-63.

[7]张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络损病机探微[J].新中医,2011,31(8):158-159.

[8]薛锋,顾玉东,李继峰,等.银杏叶提取物对坐骨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19 (5):452-454.

[9]刘卉,刘亚杰,刘振华.黄芪提取物的神经营养作用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4):2480-2482.

[10]姚鹏,赵丽霞,王哲.丹参对实验糖尿病大鼠粘附分子和坐骨神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0,6(2):102 -105.

[11]刘儒森.黄芪对兔周围神经再灌注损伤的再灌注保护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6):505-507.

[12]刘文静,程春生,周正新.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3,5(5):86-87.

[13]张远军, 凌宇.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低位正中神经损伤术后30例临床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1,342(42):47-48.

[14]李绪松,郑臣校,苏永康.黄龙通络汤内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1(19):2061-2062.

[15]吴文珠,陈月珍,姜耕宙.中药内服和熏洗联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8):2572-2573.

[16]张学华,张群.威灵仙治疗外伤所致神经损伤[J].中医杂志,2006,47(6):419.

[17]陈锋,王春荣,潘秋霞.针刺治疗腓总神经损伤1例[J].山西中医,2013,29(7):18.

[18]赵海河.电针、TDP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尺神经损伤50例[J].中国名族民间医药,2012,19(1):93.

[19]曹刚毅.单纯按摩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40例临床体会[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34(6):596-597.

[20]彭德忠,张先庚.针灸推拿治疗腕管综合征32例[J].四川中医,2006,24(4):107.

[21]周楠,刘方铭.温针灸治疗外源性腓总神经损伤25例[J].江西中医药,2012,357(43):58-59.

[22]李巍巍,苑秀华,杨坚.电疗法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40-641.

[23]彭思萍.超声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11):16-17.

[24]吕兰,张长杰,黄德清.脉冲电磁场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作用研究[J].福建中医杂志,2012,34(3):67-70.

(收稿日期:2015.11.02)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中医药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两会聚焦:中医药战“疫”收获何种启示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