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一族的社会学透视

2016-03-07 00:51徐旭初王美娇
关键词:文化资本背包客

徐旭初,王美娇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特别行政区999077)



背包客一族的社会学透视

徐旭初1,王美娇2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特别行政区999077)

摘要:随着旅游活动的巨大发展,背包客一族作为反制度化的旅游者,虽属于小众群体,因其较大的行动自由度而有着较高的文化参与度,也能够有效地缓解现代人的社会疏离感。本研究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法分析这一群体,利用文化资本理论阐释旅游活动的本质,并客观讨论伴随背包旅游发展产生的麦当劳化问题和背包客一族的现代性。

关键词:背包客;文化资本;社会疏离感;麦当劳化

背包旅游,作为一种不同于大众旅游的特殊方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背包客较大的行动自由,有着较高的文化参与度。背包客不需要旅行社规划行程,更倾向于选择保有原著文化的目的地;对住宿、交通等没有过多要求,甚至为了有限预算尽可能选择价格最低的方式;除了需要时间、精力、装备之外,更需要一定的体力以及对于旅游更高的热情和独特的理解。本研究力图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来分析这一群体,利用相关社会学理论来理解背包客一族的发生逻辑和社会功能。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Cohen(1984)指出,旅游者可分为制度化旅游者与非制度化旅游者,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制度化旅游者主要是指惯常、普遍及大众的旅游形式,而非制度化旅游则是指以中产阶级为主体,且年轻人居多的旅游形式。其称谓也甚多,如漂流者、游牧民、年轻旅游者、游历者等,一般统称他们为“背包客”(backpacker)[1]。与背包客紧密相关且相似的一个概念是自助旅游者(independent trave1er)。国内常按交通方式将其分为徒步、自行车、自驾等旅游方式。国外则不以交通方式区分,而将旅行者自主决定和安排行程的统称为自助旅游者[2]。显然,背包客属于自助旅游者的范畴。

其实,应从多维视角定义背包客,即不仅从经济学或人口学的,更须从社会学或文化学的视角。Pearce(1990)指出衡量背包旅游者的社会尺度包括:对选择经济型住宿设施的偏好、强调与其他背包者的聚会交流的行为、一个完全自助而又极具弹性的旅游行程、相对较长的旅行时间、对非正式非结构化和高参与性的旅行活动的偏爱[3]。可见,行为选择与特征是定义背包客的主要尺度,而大大的背包则是其外在身份的重要标签。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收集资料,受访者总计23人,外籍8人;年龄最低的21岁,最高的65岁;女性11人,男性12人;分为对背包客的访谈和对背包客旅游活动间接参与者(相关工作人员、当地居民、背包客的家人等)两组。

对于访谈时间较为有限的受访者,笔者主要采用结构式访谈的形式,根据已有资料和研究问题设计了访谈提纲。而对于在旅行过程中有较长相处和有后续接触的背包客,则采用了较为自由的深度访谈。为避免受访者察觉到研究者身份产生的疑虑、歪曲事实的回答甚至是拒绝,笔者尽量隐蔽观察,进行无结构访谈以得到真实的回答。整体的访谈信息收集目的主要包括受访者个人对背包客一族的理解、背包旅游行为、影响背包旅游者出行的因素、对背包旅游的现状及问题的个人看法四方面。对不会讲中文的受访者(均为外籍)主要通过当面访谈、在线即时聊天平台和电子邮件往来三种方式使用英语访谈,为阅读方便在访谈报告中均翻译为中文。

二、背包客的定位:旅游者,还是旅行者?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大众旅游的光环因景区的同质化、行程的标准化以及游览的紧凑化等弊端而逐渐褪去,“旅游者”与“旅行者”这两个词语开始变得具有不同含义且呈优劣之分。一些旅游者不甘于“被打包”的状态,试图探求更具个性的新型旅行方式。而在以庸常的旅游者与冒险的探索者为两端的旅行者续谱中,背包客既保留了旅行的本真性、新奇性、自主性、冒险性,又凭借某些现代设施降低了旅行的危险性和挑战性,自然就成为了人们相对乐于接受的旅行方式。

(一)旅游场域

在布迪厄的视域中,场域是社会区隔的基本结构单位。通俗地讲,场域即“圈子”,在旅游者这一大圈子下,背包客一族可视为其中的一个小圈子。背包客圈子特有的游戏规则在于,摆脱人生的庸常性、有限性和受控性,追寻人生的多元性、不确定性和边缘性,以增加人生的丰度和质味。通过观察和访谈,不难发现背包旅游对于其参与者个性的保留,如R谈及他热衷于背包旅行的妻子C:“我是一个现实的人,毕业之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和家人一起生活,她是个理想主义者……”又如M:“我觉得旅行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很难想象会有人一次都不出门旅行……”以及其他受访者多次强调旅行对于放松自己、反思自身问题的重要性,都说明了旅行尤其是较长期的、参与度较高的背包旅行活动通过保育对人生的选择性、多样性、批评性、反思性以及能动性,以变相地维持个体与日常生活的平衡作用,求得日常人生中隐没或边缘层面的发展。庸常人生通过确立准确、清晰的生活标准、边界和分类,以解构这些性质,而背包客一族则偏爱人生的多元、偶然和模糊,力图保育这些性质。

旅游者的大圈子,由旅行趣味相似的人的若干小圈子组成。其中,背包客往往不想成为享乐型旅游者,如购物游客、观光游客、“性旅游者”等,而倾向于成为“为了旅游而旅游”的精神型旅行者。当然,背包客在实现自己旅行的精神文化追求之余也会追求购物、观光和其他享乐,但是他们仍可以通过具体的小标签如购物通常偏爱具有纪念意义而非奢侈的物品、对目的地的参观不一定要去收费景点等来提升自己较普通游客的区隔性和优越感。不仅如此,背包客圈子内部也较大众旅游者更加容易产生小圈子。背包客对行程的控制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可以弹性地调整计划而达到同等或更大的旅行收获,而各种小圈子的产生使得背包客之间的交流增多、与目的地的文化互动增多。

由此可见,旅游者或旅行者的圈子本身就是社会分化的产物,是历史过程的呈现,是社会结构的映射,它通过建构差异性的旅游方式及其社会意义,将人们的旅游风格与其在社会结构中位置占有之间建立起直接的结构性对应和联系,从而相对有效地实现并强化了社会区隔。

(二)文化资本

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相比,文化资本对于“旅游者”与“旅行者”的区分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背包客之所以自称“旅行者”并认为自己的旅行成就感和收获高于其他“旅游者”,正是因为背包客往往对旅行有着较高的热爱,如一些受访者将旅行视为“一辈子必须做的事情”,其旅游活动占有比其他“旅游者”更高的文化资本。而文化资本除了通过“微信、微博、人人网、QQ空间”等各种社交网络发布体现本身价值外,也可变相地转换为经济资本。如F:“我带回去的越南才能买到的灯笼、书签被朋友买走我还赚了一点钱呢……”C提到摆地摊补贴旅行花费;还有I:“我打算以后开一家自己的户外店,不仅方便自己也能挣钱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助旅行,对相关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肯定会有市场的。”更重要的是转换为社会资本,主要体现在别人的认同感,如A提到周围朋友都将她当作旅游专家来咨询各种问题,C提到周围同学认可她背包客的身份,她也因此可以在穿着等方面更加随性地选择。这些正面的情绪都来源于其文化资本的转换,也可以看成背包客作为“旅行者”优越感的重要原因。

本质上,旅游文化资本是文化的阶段性发展,是文化内涵与外延的开放性探索,更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肉身化”、客体化和符号化的社会演进。它通过旅游活动投资,既提供了增强自我价值的另类途径,又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与其社会位置之间建立起动态联系。而背包客旅行的动机,则反映着背包客个体对旅行的热爱和对本真性的追求:“旅行者”更侧重于对文化资本的追求和收获,而“旅游者”更多的是经济资本的表现。

不难看出,“旅游者”与“旅行者”两个词语在当今社会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区隔,适用于不同的群体,背包客因其独特的旅行方式掌握更高的旅游文化能力,获得更大的文化资本,从而确立其较高的社会文化地位。

三、背包客的动机:社会疏离感与社会区隔

(一)社会疏离感

就目前我国的社会情境而言,在社会心理层次最突出的问题是个体的社会疏离感的存在。社会区隔是社会疏离感产生的根本机制,而转型期的社会特征造成了个体各种具体的疏离感,及在访谈中受访者提到的来自家庭、工作、婚恋等不同环境的压力感[4-5]。如A:“平时生活中,我最烦的就是现在周围所有的人都在催我结婚……”R:“对未来的规划两个人太不一样了……”以及其他受访者提到的在工作中的孤独感、父母离婚造成的心情影响等都属于社会疏离感的具体表现形式。

实际上,不仅仅是背包客对原本自己所处的社会生活有疏离感从而感受到各种压力,未参加过背包旅行的人对背包旅行甚至是简单的旅游活动也会因为受到新闻舆论等的影响而存在偏见,如R:“作为家长最担心的一定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可能新闻看太多我们总觉得外面每天都有抢劫、拐卖什么的……”可以看出受访者自己也认识到对背包旅游活动安全问题的认识的不准确所造成的主观疏远,而在女儿顺利回来后又改变看法表示“以后她挣钱带我和她爸也出国好好玩”,可见这种态度有一定的随意性。

缓解社会疏离感的方式众多,在观察和访谈中,可以感到背包客群体对于旅行的前期准备往往高于其他大众旅游者,如访谈中经常提到的“旅行攻略”,同时对自身的社会疏离也有一定的认识,而背包旅游活动对于其社会疏离感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B:“就是因为能玩很多地方我才一直都很喜欢,出差劳累也不算什么。”C:“……去旅行,空出一段时间,不一定要很久,让自己放松下来。旅行完反而会有更好的状态。”K:“自己平时的生活中容易感到孤独,我工作了两年,反而觉得朋友越来越少……觉得自己快受不了了,一直很向往能有一个长长的假期。”F:“我这次看了很多很美的风景,结交了很多新的朋友,我父母离婚的事情可以和不同的人好好倾诉一下,自己心情也不再不好了。”H:这次旅行之前本来对学校的生活有些厌倦了,想要毕业开始找工作,旅行时碰到很多辞了工作专门长期旅行的人,发现学校的生活其实很美好,所以才决定到英国读书……”

(二)社会区隔

布迪厄认为竞争导致个体之间社会存在的差异性发展,而这种差异性中也隐含着等级制度的存在。对等级制度有价值的差异则主要源于“区别”和“争夺普通大众”两个要素。

通过观察和访谈,可以将背包客的旅行行为理解为在社会竞争中争取“区别感”并通过经历与经验分享得到所谓普通大众的认可,从而在自己所属的正常社会生活圈占有一席之地。如A:“其实我觉得每个人工作渐渐稳定之后生活的圈子其实很小,话题也很固定。这样我每次旅行的经历就是我独有的谈资了,以前同事朋友就常常问我关于安排旅游的问题,这次这么多天经历三个国家是我很多朋友可望不可及的,一路上我发的微博他们都持续关注,各种点赞,我的存在感也是很强呢。”其中提到的“独有的谈资”、“存在感”,以及C:“拍照是我旅行中兴趣最大的事情之一,不仅记录美好的风景、事物、自己觉得自己好看的样子,而且可以在社交圈里分享自己的心情、对生活的看法。得到别人的赞美也会很开心。”都表现出背包客通过在网络社交圈发布信息、与朋友聊天等行为,利用自己的特殊经历获取其他人向往而又不可及的肯定与优越感。然而,如果只是注意到社会场域下的“区别”性特征,就可能将背包客的旅行置于寻常生活之外;而考虑到“吸引眼球”、“刷存在”等“争夺普通大众”的因素,那么背包客的旅行就是一种生活常态。

在很大程度上,旅游是实践和彰显“与众不同”的生活模式及品格的重要手段。在旅游活动中,其一,旅游者与非旅游者各自都拥有着数量不同和结构差异的文化符号,进而构成相应的文化势能,以及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的刺激与应激效应。这种所谓的文化符号区隔往往体现为文化干预及其引起的反干预。其二,与非旅游者相比,旅游者自认为能在对形式与表征模式的注重中获得更多与众不同的高超体验。这种区隔并非来源于天赋的不同,而是因为相对于非旅游者,背包客更富于对人生理想的投入和淬炼,进而获得了一种将“现实生活艺术化”的“心理特权”。这种所谓认知方式的区隔往往是由于价值判断的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斗争与反叛。其三,旅游者群体之间还客观存在着趣味差异,进而具体表现为不同趣味群体的互动关系上的不同,诸如期待、鄙夷、不屑或者不以为然等等。这种旅游趣味区隔直接反映出旅游者不同群体之间为各自争夺更多话语权的心理斗争与现实互动[6]。

上述相关的旅游区隔现象具体呈现了建立区别、吸引眼球的具体行为表现,又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区隔的心理动力与运作机制。社会疏离感存在于每个参与正常社会的个体身上,只是表达和缓解的方式因人而异。就目前旅游活动的发展情况而言,背包客仍属于小众群体,虽然已经在主流文化中占据着很大的讨论部分,但大多数人仍是站在非参与者的角度进行评述。无论如何,社会疏离感不应被认为是背包客的心理特征标签,背包客只是具有较明显的寻求缓解的行为;也不应被认为是背包客旅行的动机,促使背包客出门旅行的根本原因应该归结于其自身对于旅行的热爱和对个性、本真性的追求,即反麦当劳化。

四、背包客的趋势:反麦当劳化,还是麦当劳化?

在越来越同质化、常态化、单向度及可预见性的现代社会,旅游的价值在于提供一种异于日常的特殊性实践体验。当下,作为一种新兴的现实文化体验方式,背包旅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追捧,从而就逐渐从一种小众、另类的独特实践演化为一种大众、庸常的普通旅行。根据对导游W的访谈,可以了解到大众旅游的优缺点以及背包旅行与报团旅游的结合:

笔者:“作为一名资深导游,在你看来包团旅游有什么优缺点呢?”W:“在我看来,报团旅游最大的优点当然是方便了,只要付钱就可以实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吃住行完全交给旅行社打理。这种旅游的方式是最高效的。另外可能比很多旅游方式都省钱,旅行社有人统一安排,感觉安全也放心,适合老人、小朋友,还有不会外语的人。嗯,缺点的话就是有时候难免会为了时间紧凑行程安排过紧,凌晨起来赶往景点、半夜赶飞机之类的会让人比较劳累,确实成了‘下车拍照、上车睡觉’,不过强制购物、导游拿回扣这样的事情至少我还没有遇到,只要选择价格适中的团基本不会有很夸张的事情发生。”

笔者:“你是怎么看待背包客这个群体的?”W:“我很羡慕背包客的生活,感觉非常自由。而且很多背包客对行程的安排也很聪明,可能背包客会在旅行途中报一个两日或者三日游的团,这样两种方式结合对旅行也很有帮助呀。可能我工作接触大都是报团的游客,在我看来背包客大都是年轻人,背着大包,很多人动辄旅行两三个月、半年,虽然累但是都有一种悠闲享受的感觉。怎么说呢……背包客感觉和报团的人目的不一样吧,感觉他们都是为旅行而旅行,更追求精神境界。现在要体验一下背包旅行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过真的像那些卖车卖房辞工作的人那样还是要下很大决心。”

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日益理性化,旅游也越来越向模式化、标准化以及同质化的方向发展。W所说的报团游的方便、高效、可测和可控,即是大众旅游麦当劳化的体现,旅行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相似。而在麦当劳化主流趋势的影响下,背包旅行也加快了其麦当劳化的异化进程,日益深陷其中,无法抽离脱身[7]。背包旅行的麦当劳化主要体现在可预测性和计算性上,如W所说:“现在要体验一下背包旅行也是很容易的事情”。现在,旅行社有自助背包游的旅行套餐,背包客旅行的目的地有各种旅行设施和服务,背包旅行日益被越来越多的商业设施包围,原本充满未知的神秘旅行被枯燥乏味的舒适旅行所取代。同时,这种可计算又无风险预期的旅行吸引了很多大众旅行者,这不仅增加了背包客的旅行人数,也促进了其群体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分化,因此现在的背包客已经与传统的背包客有了很大程度的不同。

在如今的背包客中,既有一些保持着某些传统背包客特质的真正意义上的背包客,他们力图摆脱日常生活程式的束缚,寻求刺激、新奇、本真和旅行自主性,也有一些背包客麦当劳化过程中涌现出的仅仅为了体验所谓背包旅行的大众旅游者,他们与真正意义上的背包客貌合神离,更多地追求背包客背后的社会光环和符号意义。显然,这两类背包客在对于旅行的热爱程度是有区别的,对第二类来说背包旅行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具有一定的尝试性和较大的可替代性,在对于所谓背包旅行的象征意义追寻之后会重新选择旅行的方式,既可能转变为第一类背包客,也可能回归大众旅游者或者随经济条件的提高转为“富游族”(f1ashpacker)。

综上,当麦当劳化席卷整个社会,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渗透到诸多社会文化机制中,背包客一族作为在旅游活动领域中反对麦当劳化的呐喊者,其自身也不断受到麦当劳化的威胁,不断被产业化、标准化、模式化,背包旅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被单纯当作展现与他人差异从而追求“旅行者”优越感的工具。

参考文献

[1]Cohen,Eric.The socio1ogy of tourism:approaches,issues,and findings[J].Annua1Review of Socio1ogy,1984(10):373-392.

[2]盛蕾.背包旅游及其特征[J].社会科学家,2003(4):88-90.

[3]Pearce,Phi1ip.The backpacker phenomenon:Pre1iminary answers to basic questions[R].Townsvi11e:Department of Tourism,James Cook University of North Queens1and,1990.

[4]屈锡华,陈睿.旅游活动:社会疏离缓解的新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163-165.

[5]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6(3):87-96.

[6]赵科,张海清.对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解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7):57-61.

[7]严霞.背包旅行的反麦当劳化与麦当劳化[J].青年探索,2012(4):14-20.

A Sociological Study on Backpackers

XU Xu-chu1,WANG Mei-jiao2
(1.School of Humanitiesand Laws,Hangzhou Dianzi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2.Dep.of Sociology,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 999077,China)

Abstract:W ith the overa11 progress of the tourism as one of today's most important 1eisure activities has made a tremendous deve1opment.A1though backpackers as a group of anti-institutiona1ized tourists are sti11 a sma11m inority group,it sti11has gradua11y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nd has a re1ative higher degree of cu1tura1participation because of their time cost of inputs.Backpacking can effective1y a11eviate the sense of a1ienation ofmodern society.Throug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a1ysis of this group,this paper uses the cu1tura1 capita1 theory by Bourdieu to interpret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ctiviti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1ems aboutMc-Dona1d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backpacking tourism deve1opment objective1y.

Key words:backpackers;cu1tura1 capita1;socia1a1ienation;McDona1diz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46(2016)02-0029-05

DOI:10.13954/j.cnki.hduss.2016.02.006

收稿日期:2015-10-18

作者简介:徐旭初(1962-),男,江苏扬州人,教授,博士,制度经济学、组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文化资本背包客
理性浸染:农村教育方向的回归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Economy”汉译名变迁的文化资本解读
赞!最小背包客
文化资本视阈下英国绅士教育研究
学校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学校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