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出口贸易
——评《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影响效应研究》

2016-03-07 08:32张晋武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工业品河北关税

张晋武

(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出口贸易
——评《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影响效应研究》

张晋武

(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全球经济增速日益加快,过度碳排放使气候环境和能源消费面临与日俱增的压力。《京都协议书》签订后,削减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欧美发达国家提出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CO2过度排放问题,希望利用征收碳关税来达到抑制企业过度碳排放,并防止产生国际碳泄漏的目的。这种向不具有强制减排任务的非减排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的碳关税的贸易政策,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被强制承担了碳减排义务。

自2009年以来,我国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如果发达国家付诸实施碳关税政策,那么中国能源密集型工业出口产品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因此,碳关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碳关税征收问题也成为了当前学术界的一个重要新兴研究领域,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碳关税的关注不仅越来越强烈,而且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周长荣出版的《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影响效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一书,把这样一个热点问题与中国工业品出口问题联系起来研究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该著作资料翔实,周长荣博士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碳关税及环境与贸易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系统地总结综述了国内外对碳关税与碳交易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碳关税影响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阐述了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与出口产品碳排放现状,运用计量模型测算和实证分析了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对中国高耗能出口工业品产生的影响程度,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了政策制定依据。

在全球气候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贸易出口及发展的关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作者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视角深入研究了各国对碳关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与博弈,并分别探讨了发达国家低碳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与措施,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对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影响效应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概括,提出的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应对碳关税的策略与建议,对中国削减碳排放、发展低碳产业结构以及低碳出口贸易具有重要现实指导作用,其观点具有创新意义。

对于目前我国为有效削减碳排放而建立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该书作者提出我国应建立以发改委作为监管主体,环保局、碳交易机构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监管机制。在这个监管机制中,要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以及制定部门间的相互协调机制。做到各监管部门能够共享碳排放市场的碳交易信息,实现监管权力的制衡与约束,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或监管权力过度集中的弊端,从而避免和消除碳排放交易市场可能存在的监管盲区。同时,还要发展和培育第三方监督独立机构,通过第三方独立监督机构起到的市场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克服体制的弊端。另外,还应重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金融体系,规范节能减排考量体系,获取和积累碳交易和碳金融经验,为我国参与国际碳交易掌握更多主动权。

总之,周长荣深入研究了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效应,并对碳交易市场的监管和碳金融的创新内容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说意义重大,对我国建立和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空间格局,以及节约资源的循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来说是一种有益探索。

责任编辑、校对:杜莹

2015-10-24

张晋武(1955-),男,河北冀州人,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工业品河北关税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思考分析
数字孪生与质量评价——基于工业品电商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