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怀化对策研究

2016-03-07 10:56刘天佑,杨秀朝,陈元生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顶层设计智慧城市服务平台



建设智慧怀化对策研究

刘天佑,杨秀朝,陈元生

(怀化广播电视大学,湖南怀化418000)

内容摘要:怀化市委、市政府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正当其时,建设智慧怀化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和明显的后发优势,但怀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滞后并存在不少瓶颈。建设智慧怀化在顶层设计上要提出整体解决方案,要创新商业运作模式突破资金瓶颈,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夯实智能化基础设施,优化企业生长环境催生新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突出生态交通优势打造智慧怀化特色。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成立智慧怀化建设领导和工作机构,以行政审批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智慧怀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商业模式;服务平台;怀化特色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管理问题。欧盟在2007年就有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想法。IBM公司在2008年底提出“智慧地球”的设想,并在2009年初率先提出了“智慧城市”新理念,智慧城市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信息化的战略选择,被世界各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新模式。IBM公司认为,智慧城市(Smart City)表现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在其所管辖的公共事业、城市服务、环境、本地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智慧感知、集成、分析和应对城市在行使市场监管、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中的需求和相关活动。国内关于智慧城市的本质与内涵,主要形成三种观点。一是强调技术的重要性,被称为技术主义,认为智慧城市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来改进城市管理,是物联网行业的集成,通过对数据的管理和信息的处理,实现对城市的管理、控制及服务。[1]二是从强调人的重要性,被称之为人本主义,认为智慧城市是怎样运用人们的智慧来管理与发展好城市,地方政府如何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公众如何更广泛地参与公共管理和服务。[2]三是折中主义的观点,认为智慧城市的基础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将充分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本质与目的都与人有关,通过把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相结合,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本文赞同折中主义观点,认为建设智慧怀化应以新一代互联网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环境、智慧旅游、智慧产业园区应用领域,将人的智慧与物的智能相结合,管理和发展好城市,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已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我国自引入智慧城市理念以来,在短短5年时间里,已有超过500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试点。怀化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为加快推进智慧怀化建设步伐,我们就建设智慧怀化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建设智慧怀化的基础与有利条件

中共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在2014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一个中心,四个怀化”发展战略,建设智慧怀化成为怀化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怀化市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开展智慧怀化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怀化市已与浪潮集团签署建设智慧怀化的战略合作协议和建设云计算中心的技术合作协议,智慧怀化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和三年行动计划也已形成初稿并上报。怀化移动、怀化电信等企业也积极跟进,大力开展数字怀化建设,抓紧通信光缆、无线网络等升级改造。到2014年底,怀化市已建成以光缆为主体、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干线传输网络。全市通信光缆线路总长度156903皮长公里,数字微波线路长度5500公里,全市城区光缆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光缆通达率达到80%,互联网出口带宽超过300Gb。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达40.4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7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33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65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3万户,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29.6%。全市有线电视用户59.6万户,其中数字化用户47.1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58%。同时,怀化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到2014年底,电子政务内外网平台完成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及市直80多个部门的接入,实现了市电子政务内外网网络中心与省、县级电子政务内外网网络中心的互联互通。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也基本建成,并与省里对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全市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办事服务事项实现了集中管理、实时督导和全程监督。

怀化市当前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正当其时,建设智慧怀化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和明显的后发优势。一是经过全国各地先行的智慧城市试点5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与可行路径越来越明晰,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也有了较为充分的积累。特别是智慧城市银川模式顶层设计上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建设模式上的PPP商业运营模式和以行政审批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推进方式,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怀化市现在提出建设智慧怀化的发展战略,完全可以避免走弯路而驶入快车道。二是随着沪昆高铁通车、芷江机场实施4C级支线机场改扩建、怀邵衡铁路、渝怀铁路复线的修建,以及其他落地怀化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立项,怀化市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确立,交通和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智慧怀化建设、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怀化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三是怀化市新一届党委、政府高瞻远瞩,与时俱进,及时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有足够的魄力和智慧领导全市人民,将怀化建设成为智慧、法治、生态、幸福的宜居城市。

二、建设智慧怀化的主要瓶颈与差距

对照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和国内外智慧城市的成功范例,怀化市建设智慧城市还存在不少瓶颈和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建设资金压力大。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新建或改造一批技术性基础设施,其中一些基础性、公益性项目要依靠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而怀化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级财政较为困难。2014年,全市实现公共财政收入100.13亿元,公共财政支出280.64亿元。资金不足将是怀化市建设智慧城市的一大瓶颈。

2.信息化水平尚有差距。信息化和大数据是智慧城市运营的基础,建设智慧城市必须有支撑大数据的信息服务平台,这就需要建设一系列基础性信息设施。按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和要求,怀化市信息化水平还有不少差距,宽带接入和互联网的普及率仅为29.6%,第四代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宽带网络在连续覆盖方面有待加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框架体系尚未建成,人口、法人单位、重点项目数据库建设尚待完善、整合,信息孤岛还普遍存在,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处理平台有待建设。

3.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怀化市工业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产业欠缺,已有的产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整,直接制约着怀化市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怀化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瓶颈。2014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59.5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9%。实现园区(省级以上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6%。因此,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的催生,是建设智慧怀化的重点和难点。

4.建设智慧城市尚未形成共识,打破信息壁垒难度大。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市委市政府领导形成共识,还需要得到各单位、企业和广大市民的认可与支持,才能减少阻力,形成合力。但根据本课题调研组的调查,怀化市市民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智慧城市缺乏认知,对建设智慧怀化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势必加大破除信息壁垒的难度,有可能成为怀化市建设智慧城市的一大阻碍因素。

5.推进智慧城市的人才队伍不足。建设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工作推进、运营维护等都需要专业化的队伍和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目前,怀化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类专业队伍尚未搭建,各类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三、建设智慧怀化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怀化市建设智慧城市存在的瓶颈与差距,并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如下建设智慧怀化的对策:

1.顶层整体设计,分步强力推进。根据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经验,特别是智慧城市银川模式的经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提出整体性解决方案,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智慧城市的运营效率,增强智慧城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是,由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复杂性,加之地方财力有限,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一哄而上,必须根据本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根据怀化资源禀赋和区位、交通特点,怀化市智慧城市建设,一是顶层设计要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要与国内具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运营维护经验并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顶级专业化机构进行战略合作,从顶层结构设计、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到咨询规划、运营服务等,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二是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运维”的原则,统一推进智慧怀化建设。“统一规划”是由智慧怀化建设领导机构负责整个怀化市的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所有委办局的信息化建设都须纳入智慧怀化建设总体规划,原则上各委办局不再单独建设机房。“统一标准”是由智慧怀化建设领导机构制定智慧城市建设各项应用的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包括各种软硬件平台的系统要求,避免因标准、平台的差异导致出现信息不能互通、重复建设的局面。“统一运维”是指除了涉密系统以外,通过建立云计算中心逐步整合各委办局的信息化资源,由智慧城市运营商负责统一运维云计算中心,原则上各委办局不再扩充信息化资源,并在一定时间内逐步整合到云计算中心。三是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考虑智慧城市建设的复杂性和地方财力状况,我们认为,智慧怀化建设应优先建设如下11个模块,即智慧网络、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空间信息服务四大基础模块和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环境、智慧旅游、智慧产业园区等七大应用模块。待这八大应用领域基本实现智慧化之后,再逐步推进到其他应用领域。而且,这八大应用领域也还应根据怀化市实际,按轻重缓急,分步推进。四是要建立强有力推进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各部门之间权力和利益的重新配置与调整,要打破长期形成的信息壁垒,这就需要党委和政府的强有力地推动。因此,智慧怀化建设要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机构和相应工作机构,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自上而下强力推进。

2.创新运作模式,突破资金瓶颈。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处理平台等基础性项目和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产业园区等应用领域,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完全由政府承担往往造成建设资金难以为继。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更为有限,面临的资金压力更大。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商业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合作建设,共同推进。智慧银川采用PPP商业运营模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委托由政府与企业合资成立的专业公司负责运营和维护,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通过挖掘大数据“金矿”,利用资本市场收回企业投资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支出,并实现资金增值。这种商业运营模式能够减轻政府前期资金投入压力,中后期委托专业公司运营维护,政府运营成本低、风险小,并可以通过后期挖掘大数据商业价值,利用资本市场运作,收回投资,实现增值。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经验,怀化市建设智慧城市,一是要利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信息惠民和海绵城市建设等优惠、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的支持。二是要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寻求挖掘和应用大数据信息商业价值的现实路径,探求社会资本赢利新模式,探索利用资本市场收回投资和政府购买服务支出的渠道,实现政府和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合作共赢。

3.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夯实智能化基础设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和数据是智慧城市运营的基础,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设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是智慧城市的必然选择。信息服务平台需要一系列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主要包括新一代互联网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平台和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为此,怀化市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宽带网络,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建成超宽安全弹性网络。二是加快物联网建设,并实现各部门、各类信息的互通与共享。三是加快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采集、网络化汇聚和统一化管理,为城市管理、企业决策、市民生活提供实景式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四是建设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处理平台,构建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

4.建设企业生长智慧化环境,催生新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通过智慧城管、智慧产业园区、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应用领域的建设和大数据服务,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改善企业发展制度环境,形成有利于企业生成和发展的智慧化外部环境,从而促成原有产业的换代升级,并催生新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一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利用怀化的交通优势和区位特点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形成的良好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和电商落户怀化,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等新业态,推动物流和电子商务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三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建设完善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实现农业、房地产、旅游、酒店、餐饮等传统产业的换代升级。四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催生文化创意、保健养老等新产业。

5.突出生态交通优势,打造智慧怀化特色。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8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智慧城市要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这就要求智慧城市必须因地制宜,有自身的特色。怀化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应当依据怀化的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等,突出交通和生态优势,打造智慧城市的怀化特色。一是依据怀化的交通优势和区位特点,努力促成物流和电子商务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生成和发展,将怀化打造成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商贸物流中心,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二是依托怀化的生态、交通优势和旅游资源,将怀化建设成为快捷、安全、美丽、幸福的生态宜居城市,在社会生活上形成自身的特色。三是依托怀化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促成文化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智慧怀化的文化特色。

总之,建设智慧城市是怀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一是尽快成立智慧怀化建设领导和工作机构。包括成立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立智慧城市建设指挥部、智慧城市建设督察小组和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工作机构,并借鉴智慧城市银川模式的经验,成立由当地政府的专家和战略合作企业专家组成智慧城市研究院,负责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咨询规划等专业性工作。

二是以行政审批机制改革作为智慧怀化建设的突破口。以行政审批机制改革作为建设智慧怀化的突破口,能够让广大市民和企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好处,使广大市民认同、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彰显市委、市政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决心和魄力;有利于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打下基础。行政审批机制改革需要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更多的是需要党委和政府的决心和推动力,怀化市以此作为突破口,可以扬长避短。

三是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包括与战略合作企业签署人才交流与委培合作协议,引进战略合作企业的专业团队,参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负责智慧城市的运营与维护,选送怀化市现有人才到战略合作企业或其他机构进行专业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胜任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公开遴选、招聘一批高素质云计算和大数据专家和智慧城市管理专家;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引导本市广播电视大学、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培养服务本地产业发展的各类人才。

参考文献:

[1]焦明连.推进连云港“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

[2]陈如明.多元异构网络的协同与融合助力智慧城市的务实发展[J].中国无线电,2011,(9).

[3]黄新光,魏进武,刘露等.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1,(9).

A Countermeasure Study on Smart Huaihua Construction

LIU Tian-you, YANG Xiu-chao, CHEN Yuan-sheng

Abstract:The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Government of Huaihua rationally propose a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building Intelligent Huaihua, which features a large number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obvious late-mover advantages.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ity in huaihua lags with several bottlenecks. To attain Intelligent Huaihua, an integrated solution shall be formulated in top design. Business models are to be innovated to break up capital bottlenecks. In addition, the perfe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is required to speed up to consolidate the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shall be optimized to catalyze the generation of new industrial chains and clusters. Advantages in ecology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shall be highlighted to forge Huaihua characteristic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Government of Huaihua establish a leadership and working organiza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Huaihua as soon as possible. Beginning with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mechanism, efforts will be invested in talents import and cultivation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Huaihua.

Key words:smart city; top-level design; business model; service platform; Huaihua characteristics

作者简介:刘天佑(1963—),男,怀化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教授;杨秀朝(1963—),男,怀化广播电视大学教授;陈元生(1975—),男,怀化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与信息安全科科长,博士。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52(2015)01-0055-04

基金项目:怀化市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建设智慧怀化对策研究”(HSP2015061904)。

收稿日期:2016—01—02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智慧城市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