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导师制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2016-03-07 22:47江苏省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秦婧张晓芳
河北农机 2016年1期
关键词:朋辈导师制导师

江苏省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秦婧 张晓芳

高职导师制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江苏省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秦婧张晓芳

目前高职院校导师制的发展已陷入困境,必须创新运行模式才能使导师制真正走下去。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高职院校导师制运行模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需求特点,分阶段、有侧重地展开实施。

高职教育;导师制;实践;创新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在高等教育阶段推进导师制的要求[1],导师制在高职教育中也逐渐受到重视。从2001年起众多高职院校相继实行导师制,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在高职导师制的探索中,由于经验不足也出现了很多难以避免的问题,使高职导师制的发展陷入了瓶颈。

1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所遇到的问题——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在对2013级学生进行了导师制的全面解读后,对其中386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88.34%的同学认为,在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是“非常必要”或“有必要”的;有77.2%的学生表示自己遇到问题会选择向导师求助。而在导师制实行一年以后对这批学生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有74.73%的学生对导师制效果的评价为“一般”或“不好”;22.27%的学生在对导师制的看法中选择了“有形式主义之嫌,没有必要执行下去”。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在新生入学时,通过学校对“导师制”的宣传,使其在新生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学生希望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但在一年的试行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使学生对“导师制”的态度有了改变:认为导师形同虚设,遇到问题会选择找辅导员也不愿意和自己的导师联系。产生这种情况,除导师职责定位不明确,导师自身对导师制的认同度不够、师资不足、指导效果不明显、缺乏配套的考核制度这几个显性原因以外,笔者还认为传统导师制运行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导师制还延续“综合式导师”的运行模式,从大一开始就为学生指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整个高职生活,在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2]。这种“一对一”的综合式导师运行模式一方面受到师生比例问题的影响指导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这种指导关系违背了师生的“互选”原则,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限制性。因此,我们要打破导师“终身制”的固定思维,根据高职特点和学生需求创新导师制运行模式。

2完善高职院校导师制的建议

(1)搭建“朋辈导师”帮扶平台作为导师制的有效补充。所谓的朋辈导师是指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导师。朋辈导师利用他与被指导者之间年纪相当、经历、需求、心理认同相近等优势对其提供生活、学业、心理的帮助。朋辈导师的引入一方面能有效地帮助解决导师制师生比例失调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教育的体现。同时,朋辈导师与其学生之间建立的关系并不限制于高职教育阶段,在其毕业后这种关系会由“指导”转变为“互助”继续存在,对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建立辅导员和导师的协作机制。辅导员和导师均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执行者。在管理过程中,二者各司其职、缺一不可:辅导员负责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及日常事务管理(如:评优罚劣、档案管理)等共性问题;导师则负责因材施教,做到“三导”,即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才能使二者形成合力,共同发挥育人作用。

(3)创新导师制运行模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导师制还延续“综合式导师”的运行模式,从大一开始就为学生指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整个高职生活,在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2]。这种“一对一”的综合式导师运行模式一方面受到师生比例问题的影响,指导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这种指导关系违背了师生的“互选”原则,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限制性。因此,我们要打破导师“终身制”的固定思维,根据高职特点和学生需求创新导师制运行模式。

(4)加强师资建设,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划分导师队伍。学校一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优秀的有企业背景的高水平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同时,还应加强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的交流协作,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将教师队伍进行划分:选择思想觉悟高、富有爱心的新进青年教师作为“班级导师”侧重对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方面进行指导;选择学术水平高、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充当“学习导师”侧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指导,同时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在全员育人的理念下形成一个“分工明确,指导互补”的教师梯队。

(5)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首先要高度重视导师工作,将导师工作与教学、科研任务并重,“教”与“育”并举;其次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将导师工作量化,使导师的业绩得到全面的认可;再次,以系部为单位在导师所带的学生团队之间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积分制等方式,对每个团队在“德”、“智”、“体”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定期公布排名。这种团队考核需和导师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并加大对导师工作的奖励,以激励导师的工作热情。

3高职导师制运行模式的创新

综合上述几点建议,笔者认为,导师制实施的方法应该灵活,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阶段、有侧重地展开实施。

3.1大一学生采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指导,实行“班级导师”为主,辅导员、“班导生”为辅的导师制运行模式

新生入学,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处于由中学向大学过渡的阶段,学生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不适应;自我意识增强但心理不够成熟,容易对自我的认识产生偏差;生活自理能力差;与同学沟通困难;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等等。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归纳为学生心理和生活的适应性问题。有学者对某高校新生需求进行调研,结果发现新生最重要的需求是心理素质的需求,其次才是知识能力的需求。[3]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应当侧重对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上的指导,为新生年级配备1名辅导员。同时以班级为单位,为每个班配备1~2名“班级导师”,他们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侧重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和生活上的指导,并适当在学习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一名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此外,再为每个班级配备3~5名由高年级中选拔出来的“班导生”辅助辅导员和“班级导师”的工作。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新生解决一些实际的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这种组合方式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使新生在向大学过渡的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在个体、班级、年级三个层面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使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3.2大二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指导,实行“学习导师”为主、“朋辈导师”、辅导员为辅的导师制运行模式

学生升入二年级以后,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同时,课业由基础课转向专业课,学生也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在这一阶段他们最需要学业上的辅导和就业方面的引导。基于这种情况: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学习导师”。学生和“学习导师”具有双向选择性。每一位具有成为“学习导师”条件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方向组成一个团队。再由导师遴选,被淘汰的学生可再次选择其他“学习导师”。

学习导师所带的高年级学生通过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成为大二学生的“朋辈导师”,利用朋辈优势,以老带新的方式,在学生的学业、生活方面予以帮助。同时,作为“朋辈导师”的大三学生也进入定岗实习阶段,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实习经验与所带的学生进行交流,对其以后的学业发展和就业趋势进行引导。

3.3学生定岗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实习期间,结合学生的实习岗位在“学习导师”的基础上要再为学生配备一名“企业导师”,形成“双导师”共同培养的模式,以强化对学生专业实践的指导。“学习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中需要密切联系,形成互补,前者着重于对专业理论的传授,后者利用自身的长处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生产操作的具体指导。这种模式对定岗实习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既能避免有定岗实习“走过场”之嫌,有利于取得实际的效果;又能使教育功能在企业中延续,避免学生出现“被输出劳动力”的感觉。此外,双导师模式可以加强校内老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对内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将理论教学体系与企业时间体系融为一体,使学生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4]对外有利于切实推进产学研发展。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07-29.

[2]付晓杰.高职院校试行“综合导师制”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89-91.

[3]张松.大一新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9,(1):251-253.

[4]王虹.基于“双导师”制的高职人才培养对策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3):29-31.

秦婧,1986年出生,河北承德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高职教育。

本文系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高职导师制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2013QNJJ23)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5年度课题《高职导师负责制智慧交互平台的构建与设计》,项目编号为2015-R-41967

猜你喜欢
朋辈导师制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V eraW an g
导师榜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