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权小小说三题

2016-03-07 11:51刘正权
小小说大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满柿子轮椅

刘正权

开  灯

女人是坐在轮椅上来的。

这让陈小梅或多或少有点吃惊,陈小梅的陶吧自开办以来,形形色色的人也见过不少,但坐轮椅进陶吧的,女人还是先例。

都这样了,还贪恋玩一把时尚?陈小梅心里疑惑了一下,就一下,人却迎了上去微笑开口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轮椅上的女人没说话,眼微闭,脸色吓人的苍白,轮椅后面的女孩说话了,我姐姐说想进来看看。

哦,那就看吧。陈小梅做了个请的手势,陶吧,是玩的地方,看,是看不出玩的乐趣来的。

轮椅上的女人这才睁开眼睛,居然,眼若寒星呢,陈小梅怔了一下。

只一下,陈小梅就把眼晴转到一个人的身上,陶艺师李雄身上,昨天,李雄轻轻搂了她的腰说,小梅你知道不,你的眼若寒星呢。

当时陈小梅差一点就软在他怀里了。

是的,陈小梅的眼一向是寒星般的,隐隐透出一股冷,她和老公正冷战呢。

李雄正专心致志在拉坯机上制一个尖底的陶罐,陈小梅不懂,陶罐怎么可以是尖底的呢。

李雄说那陶罐是用来储藏爱情的,爱情哪能平实呢?爱情如果有形状,那就应该是尖锐的,这样才足以刺到对方心里,触及彼此的疼痛,所以,很多时候,爱情是疼痛的。

也只有疼痛,人们才会记得爱的存在。李雄搞得自己像个爱情专家似的一番高谈阔论。

想远了不是?陈小梅收回目光,叹口气,转过眼去看轮椅中的女人,女人一直没说话,任她的妹妹推着轮椅滑过柜上一排排烧好的陶制品上。

末了,陈小梅看见女人摇了摇头,似乎陶吧里没她中意的东西。

你喜欢什么样的陶艺品?陈小梅想了想上去这么问了一句。

轮椅上的女人似乎想抬一下手,却没成功。女人就张开嘴,轻轻吐出几个字来,我想烧制一盏陶灯。

陶灯?陈小梅怔了一下。

轮椅上的女人点点头,嘴角向后撇了一下,女人的妹妹就接上口了,是这样的,我姐姐想烧制一个开灯的女人。

开灯的女人?陈小梅还是有点犯糊涂。

就是,这样的。女人的妹妹比划着,这个女人的陶像连在一盏感应灯上,开门声一响,那灯就能自己亮起来。

你姐姐?陈小梅拿眼望向女孩。

女孩揉一下眼睛,我姐姐全身瘫痪了,连抬手都成了最大的奢望。

会好起来的。陈小梅安慰说。

我自己就是医生。轮椅上的女人忽然说话了,我只想赶在我呼吸停止前,能看到这盏灯。

陈小梅这才发现,女人的声音细若游丝。

后天来拿吧。陈小梅眼里一酸。

女人惨白的脸上出现一丝红晕,跟着眼睛里的寒星闪了几闪,陈小梅懂了她的意思。

她是说谢谢呢,可怜的女人,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陈小梅心里没来由地一阵心酸。

李雄的爱情储藏工程被迫停了下来,陈小梅问他说一天时间,烧制出一个开灯的女人,应该不难吧。

难是不难,但熬夜在所难免。李雄的要求也不过份,陈小梅必须给他打下手。

李雄喜欢陈小梅有些日子了,只是一直没任何进展,正好可以借工作加深感情。

说加深,其实也只加深了两人之间的默契,李雄是个对艺术要求很苛刻的人,一旦进入状态就无暇它顾了。

那个开灯的女人他制作得惟妙惟肖,这一点李雄绝对自信,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第三天,来取陶灯的却是女人的妹妹。

那女孩一看见陈小梅陶吧里的姐姐陶像,泪就刷一下汹涌而出了。

陈小梅迟疑了一下,问她说,你姐姐,还好吧。

好不了啦。女孩擦一把泪,付了钱,去取那件陶品。

陈小梅上前一步,忍不住心头的好奇说,你姐姐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陶灯呢?

我姐夫,是一个的士司机,每天跑车很晚才能回家,姐姐瘫痪后,早先还能为他开一开灯,现在,姐姐的手失去了知觉,她就只好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

可你姐夫,回家,是可以自己开灯的啊。陈小梅沉思了一下,这么补上一句。

可姐姐说了,姐夫自己开灯也不是不行,可那样一来,姐夫就没了回家的感觉啊。

回家的感觉就是给男人开一盏灯么?女孩走后,陈小梅陷入了沉思。

那一天,陈小梅破天荒地没有在陶吧值夜班,七点不到,她就打烊关了陶吧的门。

结婚这么多年了,她一直只关心自己的生意,从没为男人做过一次晚饭,更别说为男人开过一次灯了。

倒是前几天晚上,她差一点为李雄误开了一盏灯。

归家仓

归家仓是黑王寨人对八月十五的另一种叫法。只是这种叫法老辈人嘴里出现的频率要高些,年轻人还是习惯叫中秋节。毕竟是正名,如同一个孩子,取个浑名也不是不行,但成了家立了业,就得规规矩矩叫大号了,显得尊重人不是。

在这点上恰好相反,黑王寨人成了家立了业后倒把归家仓放在了头里。按老辈人传下来的讲究,八月十五以前,地里的庄稼,树上的水果,园里的蔬菜,都得归到家里入了仓库。

人都晓得要团圆,庄稼不也得团圆一回了?当然,这时归家仓只是一个形式,象征性的每样收一些回来。把半生不熟的庄稼收回来,老祖宗不敲扁你的头才怪,败家的行为呢,这叫做。

黑王寨最不败家的女人是小满,打从过了八月初十,小满就开始到北坡崖巡查,很有成就感的巡查。

小满的成就感建在她的勤劳上,男人东志出门打工了,地里家里就她一人扛着,爹过世了,娘瘫在床上,日子就显出了难,不然东志也不会出门打工。

娘瘫归瘫,却要强,娘这会就冲巡查回来的小满发了话,说,小满今儿初十了吧?

小满说,是初十了,我这就到店里买月饼吃。小满以为娘想吃月饼了,也是的,娘瘫得脸上没了血色,过了这个中秋恐怕就没下个中秋了。

这么想着,小满就抬头望了一眼院子里的柿树,一片柿叶在风中挣扎了几下,像时光叹了口气似的,那叶子就惶惶地飘落下来了。

娘也叹气,娘说花那冤枉钱干啥,我吃了月饼就算过中秋啊,我是问东志有信没?

小满摇摇头,她知道东志的脾气,早先两人在一个厂里打工时,从来就没年啊节的概念,他脑子里除了挣钱还是挣钱,能加的班从不放过。

娘就有点不高兴了,猫儿狗的都晓得要归屋的,他个当爹的人了,咋不晓得归家仓呢。

小满说那娘您先躺会,我把树上的柿子给下了,拿到集上可以卖好价的。

别。娘一下子急了,摘不得的。

小满说咋摘不得,都八成熟了,用温水一浸,红灯笼似的,好卖呢。

娘说小满你咋不晓事呢?

小满说我咋不昨事呢,这不归家仓吗?

娘说别的先归,这个等东志回了归。

小满说东志只怕回不来呢,跑来跑去要路费。

娘好端端的突然火了,娘说,挣钱为什么,不就为一家团圆过幸福日子,眼下团圆日子到了,两边扯着算个啥?

小满嘟哝了一声,您儿子啥脾气您不知道啊。

娘就不说话了,躺那呼哧呼哧喘气,反正,那柿子你等东志回来了下,我准保他八月十五一准回来归家仓。小满不吭声了,出门,望望满树的柿子,柿子又大又圆,黄皮上已开始显红了,等不到十五,准像一串串红灯笼挂在树上。

挂就挂吧。

小满有的是活路,小满就又上了北坡崖,黄豆该收了呢。

以往收黄豆,都是东志和小满一起,有说有笑的,那活路就显得轻。干累了,俩人站崖顶上朝自己屋里望,一树红柿子就招招摇摇挂着,小满常说,嘴馋了就回去摘了吃啊。

东志往往就拦了她的话头,别,留着给归家的人照路呢。

照路是黑王寨的说法,黑王寨人出门,喜欢选月头月缺为离家日,归家则选月中,月圆为团圆日,又大又红的柿子就是给归家人指路的红灯笼呢。

只是今年,小满叹口气,东志只晓得给别人照路,咋没想到自己家里也有条路照着等他回来呢。

晚上,娘再问小满,东志还没信?

小满点点头,一口一口喂娘的饭。

娘那天精神头很好,吃完了又添了一碗,一般娘都吃得少,人瘫着,吃多了屙啊什么的不方便,娘就忍了口。

娘吃饱了,似乎很满意,还要小满替她摘了一个柿子。完了娘冲小满说,放心,东志十五那天准能归家仓的,我拿灯笼引路呢。

小满心说,娘的脑子躺出毛病了,归家仓,几千里外说归就归啊。把个柿子真当灯笼了。

第二天,小满扫完院子里的落叶进屋去喊娘,一喊娘不应,两喊娘还是不应,三喊小满就带了哭声,娘手里的柿子啃了一半,人却奄奄一息了。只是手里还死死攥着那咬了一半的红柿子,那柿子才八成熟,涩得能让人喘不过气,娘的病是沾不得这东西的。

小满忽然明白娘昨晚的话了,娘是拿自己当灯笼了。

东志接到小满电话动的身,东志紧赶慢赶,在十五那天傍黑回到了黑王寨。远远地东志看见自家院子里红灯笼一样挂着的柿子在风中摇了几摇。

啪。就在他推开屋门的同时,树顶上最向阳的那颗柿子掉了下来。

东志刚要弯腰捡,蓦地,从里屋娘床间传来小满的一声长嚎,娘哪,你咋把给东志引路的灯笼给丢了啊。

东志双膝一软,扑进里屋,半个红红的柿子正好滚到他的脚下。

归家仓呢,今天。东志耳边响起每年这个时辰娘最爱说的一句话来。

搭  桥

市幼儿园举办搭积木比赛,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当然,既是比赛,就得隆重不是。

怎样才能算隆重呢,请领导讲话?那些严肃的空话孩子们不喜欢。真正能让孩子们起劲的事儿,莫过于上电视了。

好在不难,这个城市虽不算大,但经济实力不容忽视,有电视台不说,台里的设备还可以现场直播。园长和台长一商量,就直播,园长曾经是台长的同桌,是台长想把她头发盘起的同桌。

摄像机镜头下忙碌的孩子们,像炸了窝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忙碌着,有板有眼地忙碌着,没人望着镜头傻笑,他们都想搭出最漂亮的图案,最后能定格在大家心目中的图案。

既是比赛,就得评奖,摄像机开始忙碌起来,主持人也开始即兴采访。

这些积木作品中,有豪华的宫殿,有漂亮的四合院。有欧式的教堂,还有……还有什么呢,主持人走到一组作品前,不知该如何表达了。

主持人眼前出现了三道积木搭成的圆拱。

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

主持人愣了片刻,还是把话筒递了过去:“能告诉阿姨你搭的是什么吗?”

“桥!”小男孩不假思索一指地面,“三座桥!”

主持人笑了笑,如果说两座桥的话她还可以理解,那第三座能算桥么,有那么微型的桥么,它还没有两指长呢。

“这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孩子。”园长说,“他爸爸是一个建筑工人。”

“哦!”主持人来了兴趣,“能告诉阿姨为什么要搭三座桥吗?”

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小男孩指着那个中号的桥说,“我家住在山坡上,四面环沟,一有山雨下来,就不能出门,我想在沟上架座桥,把妈妈背出家门,让她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妈妈腿不能动,一辈子没下过山!”

主持人鼻子一酸,眼光移向另一座桥,小男孩指着那座大号的桥自顾自说了下去,“这座桥我想搭在山脚下的小河边,我们山里人出门都得靠一条渡船。那次我跟爸爸进城,渡船坏了,十几个过河的人等了两天两夜船才修好,大家又冷又饿,纷纷骂娘,有几个小朋友还哭了…….“小男孩顿了顿,冲主持人一笑,”不过,阿姨我没哭,真的没哭!“

主持人点点头,“阿姨相信你没哭,那这个干什么用呢?“她用手指指着那个不到两指长的微型小桥。

“这个吗?”小男孩沉吟片刻,“我们山对门邻居家的小妹妹得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跟我下山玩!听爸爸说要做心脏搭桥的手术!我想把这座桥搭在她心脏上!”

主持人不说话了,只是使劲将小男孩搂在怀里,小男孩给弄得莫名其妙,小男孩说,“阿姨,我对门的小妹妹太瘦太小,这座桥挤在胸口会不会让她心里更疼呀!”

“不,不会的!”主持人再也忍不住了,泪花溅落开来。

当天的电视直播画面就定格在这三座桥上,很多人都流下了泪。

小男孩年底回家时,意外地发现了两座桥架起来了,一座在山脚下的小河边,一座在自家门口。并且,小男孩还发现对门的小妹妹居然推着躺在椅上的妈妈一起在桥上等他。

小男孩还小,小男孩当时没听见,主持人阿姨在直播结束前的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搭建这样一座桥!”小男孩只记得在场的大人们都哭了。

猜你喜欢
小满柿子轮椅
留一些柿子在树上
山里的柿子红了
轮椅上的爱
我的轮椅
小满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小满
来自柿子的烦恼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