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外交是不是“赔本赚吆喝”

2016-03-08 04:03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铁铁路企业



高铁外交是不是“赔本赚吆喝”

承接高铁项目除了参与企业有利润,还是中国转移钢铁、水泥等成熟产能的最快捷有效的办法,这将带动中国机车及配套机械装备大规模出口。

2015年至今,唱衰“一带一路”的声音一直不少。一些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炒些莫须有的假话,其中被骂得最凶的就是中国的铁路外交,说这是“赔本赚吆喝”,拿着国人的血汗钱给外国人民造福。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年到头一事无成?

2015年12月2日,老挝四十周年国庆当天,中老铁路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奠基仪式。中方是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专程出席,老方是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国会主席外加两个副总理悉数参加,东盟各国驻老挝大使也应邀出席。

该铁路北起老中边境磨憨至磨丁口岸,向南经南塔省、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直至老挝首都万象市,线路全长41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全部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设备,总投资近400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于2020年建成。铁路建成后,将把万象至中老边境的旅行时间由现在的12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对老挝人来说,拥有一条铁路贯穿全境并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对中国来说,这是第一条由中国独立设计、施工、装备、运营、管理的国外铁路,也是中国铁路外交史上值得载入史册的事件。

就在中老铁路开工第二天,中泰铁路就正式签署了协议,并于2015年12月19日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为全长约867公里的复线铁路建设,时速约每小时180公里,全线包括坎桂-曼谷、坎桂—玛塔卜、呵叻—坎桂及呵叻—廊开共4条线路,项目总额约97亿美元。

前不久,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四家国有企业签署协议成立合资企业,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式赢得雅加达—万隆(雅万)高铁项目。该项目由中印尼合资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全长15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00公里,拟于2019年开通运营,预计投资金额55亿美元。

仅年内开工的这三条线,加起来总里程就超过了一千公里,考虑到总投资量、总出口量、带动的中国和当地就业量,从哪个角度看都算超大型项目。

除此之外,正在谈着的项目更多,这次习近平主席在非洲的大手笔,一大块也是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今后的收获会更喜人。

数据显示,迄今,中国在非洲在建和已完工的铁路里程达到5756公里,中国还在非洲援建了4335公里公路、9个港口以及12个机场。

2015年11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举行会谈时,表示将积极探讨开展马来西亚-新加坡高铁建设、马来西亚南部铁路建设等项目。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两国还宣布组建合资公司,建设并经营美国西部快线高速铁路,全程370公里,预计总投资额127亿美元,连通赌城拉斯维加斯与洛杉矶,这也是中国在美国建设的第一个高速铁路项目。工程将于今年9月开工。

2015年4月22日,国家铁路局网站刊文称,“中巴就联合开展中巴经济走廊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签署合作文件”,文中提到,中方将帮助巴基斯坦升级该国“1号铁路干线”,并将其向北延伸,经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连至喀什。中巴经济走廊铁路线终于揭开庐山真面目。

最大的高铁工程——北京到莫斯科高铁也在稳步推进。这条高铁全长超7000公里,预计将投入1.5万亿元人民币。2014年10月,《中俄高铁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截至目前,中方已与俄方召开政府和企业层面的会议3次,联络和视频会议11次。而且,中车长客已经向俄方推荐了动车组装备的技术方案。

一旦开工了,风险是存在的,不过这是任何国家任何企业在境外做项目都共同面临的问题,关键是有没有提前做好预调研和评估,有没有防范风险和减少损失的预案。

具体到中方拿下的项目而言,在做最初的预可研时,最下功夫做的就是风险评估,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安全风险等十几个项目。在整个项目谈判过程中,更一直密切监测着风险情况。有关风险评估情况,会在随后的谈判中,提出相应的保障或补偿条款,比如要求对方提供国家担保,提供矿产等不动产抵押,等等。

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国企,年终也是靠收益做考评,赔钱的买卖,没有哪个企业会抢,所以说承建高铁项目肯定有好处。

当然,不同企业基于不同需要和考虑,对利润率的追求不一样。高铁作为分工很细的高端产业,很多企业参与是同时拿下好多个工作环节的,有的环节也许要贴补一点,但其他环节会赚一点,里外加一起,肯定不会赔。除了合同公布的主要内容外,条款中还经常有一些小配套,比如高铁沿线的土地开发权、相关服务业的专属经营权等等,这些因为利润厚,往往是企业特别看重的内容。

除了参与的企业有利润外,对国家还有很多吸引力。比如,这是中国转移钢铁、水泥等成熟产能的最快捷有效的办法,这将带动中国机车及配套机械装备大规模出口,值得多说几句的是,老挝等友好国家基于自身的薄弱基础和对中国的充分信任,把项目全部交给中国企业,给予了诸多中国企业宝贵的第一次机会。目前很多国家在此类大型项目国际招标中都有明确要求,只有完成过类似国际项目的公司才能参与竞标。因此,有了第一次,这些企业才可以更多参与国际竞标,才会有成功的第二次、第三次。

从这个意义讲,印尼的项目拿下了,国际意义更大,因为印尼相对国际化程度高,大项目的国际竞争更激烈,中国企业拿下项目,对于以后推介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的水准,具有很大的国际示范意义。尤为重要的是,整条铁路从设计施工到管理运营一条龙完全由中国企业完成,将不仅带动全产业装备出口,极大地提高中国企业在境外不同政治宗教文化背景下运作和多方合作的能力,快速培养一批国际化人才,还将带动全产业链条走出去。

也许有人说在老挝、泰国做工程,锻炼的是低端人才,这是误解,因为这两国的地质条件都出了名的复杂,中老铁路400多公里中桥和涵洞占了60%多,建好这两条铁路,肯定会创造出很多世界第一。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性人才,就是经过这样的实践磨练,从低到高一步一步走向国际一流水平。最重要的是,这整条铁路交给中国,意味着从轨距、机车、技术到管理标准,全部采用中国标准,这些线连起来,将使中国标准成为地区标准,为进一步成为国际标准奠定基础。

合作共赢之路

上述的几个项目,日本从始至终都在与中国竞争,不仅宣扬日本技术水平强,环保标准高,惠及民生广,还跟中国拼财力,贴息提供巨额贷款。

日本之所以这么下力气,一是确实有这个技术能力和经济实力,二是国内经济亟需出口拉动,三是战略意义使然。

总而言之,中老、中泰铁路的开工和建成,将为泛亚铁路中通道的联通、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互联互通,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那么,其他国家有没有参与竞争呢?实际上,高铁项目不是想争就有条件争的。

中国赢得包括印尼项目在内的这些竞争极为激烈的竞标,靠的绝不是低价竞争,而是各种标准与国际标准总体兼容度高、与其他国家的标准秉承开放合作态度等,不像有的国家企业采取封闭标准,用了自己的就不能兼容其他的,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这种封闭策略等于慢性自杀。

中国目前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力推的互联互通项目,确定采取的是市场主导、企业为主、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既不同于只算政治账的马歇尔计划,也不同于只算经济账的单纯企业投资项目。这既符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和外交利益,也顺应周边国家发展需求和合作愿望,是双边赢+多边赢、经济赢+政治赢、政府赢+企业赢、中国百姓赢+合作国百姓赢的合作共赢之路。

(观察者网2015.12.29)

猜你喜欢
高铁铁路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高铁会飞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