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古村落保护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2016-03-08 00:20莫顺斌呙艳妮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永州古村开发

莫顺斌 呙艳妮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永州市古村落保护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莫顺斌 呙艳妮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摘 要:永州市古村落保护开发工作在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文物保护单位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古村落损毁严重、空心化普遍、基础设施差、经费匮乏、机制滞后等诸多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政府主导,完善古村保护开发机制;多元投入,化解古村保护开发资金难题;整合资源,增强古村保护开发实效。

关键词:永州;古村;保护;开发

按照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永州市创建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要求,我们组成专题调研组,2015年暑假对全市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情况进行了走访,通过查阅文档、现场观察和访问古村居民、乡村干部及文物、文化工作者,发现永州市虽然在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古村落还存在损毁严重、空心化普遍、基础设施差、经费匮乏、保护开发机制滞后等诸多问题,应迅速行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 古村落申保工作成绩突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永州先民聚族而居,社有屋,宗有祠,支有谱,形成了众多宗亲文化浓厚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在选址、设计、建造、装饰等方面独树一帜,既有地方特色,兼具大家风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解读永州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直以来,市、县两级地方政府和文化文物部门高度重视申报保护和规划引导工作,成绩显著。截止到2015年底,永州拥有8处国保、23处省保、27处市保级古村落、古民居。此外,还有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打造了以江永上甘棠、零陵周家大院、祁阳李家大院、双牌坦田岁园楼、新田龙家大院、江华宝镜何家大院等古村落为核心的全省最大的古民居保护展示体系,在永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古村古民居的文化品牌效应日益突显。

二 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虽然,我市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伴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在保护开发古村落方面,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自然或人为损毁的情形非常普遍

古村虽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然而,在走访中发现损毁情况异常严重。一方面,我市多数古村为砖木结构,少数为砖、石、木混合结构(如零陵区赵家大院、蓝山县滨溪古村),建造时间久远,难以经受风雨的侵蚀和雷击电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屋脊损坏、屋顶渗漏、墙面开裂、墙体倾斜、木檩腐烂等情况,少数古村甚至出现建筑连片倒塌、烧毁等无法复原的现象。如零陵区邮亭圩镇的胡家大院、双牌县茶林乡的郑家大院都出现了连片建筑因自然老化坍塌的情况;其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先富起来的青年村民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古村落在大拆大建中被人为损毁,许多古村的原生个性逐渐失去,连片上规模的古村群落和自然风貌依旧的古村落越来越少。如宁远的礼仕湾、双牌的郑家大院、蓝山的虎溪古村、江华停路古村等,都是绵延数百年、人口过千的古村,随着村民的收入增加,大量拆旧建新或者搬迁异地,原有古村只剩一两户居民。现在已找不出一条完好的石板路、一条完好的古巷。其三,利益驱动性破坏触目惊心。少数村民为生计所迫或为蝇头小利,无视古民居的珍稀价值,随意拆卖;还有些不法之徒,日偷夜盗。如:零陵区大庆坪乡的赵家大院,一户村民迫于生计以8000元将一双青石水缸卖掉一个;蓝山虎溪古村的戏台和黄氏宗祠里面的两对精美的木雕狮头被盗走;宁远平田“欧阳宗祠”内一口重达千斤的古钟被盗走。这些被盗文物或者追还困难,或者无法复原,对古村古民居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抢救性保护开发的资金匮乏

一方面保护开发意识不足。我市古村落多数分布在比较偏远落后的乡村,量多且散,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房屋损坏情况,急需定期修缮和保养。但是,这些古民居入住条件差,住户少且经济困难,仅靠他们来保护和修葺很不现实。在走访中,不管是村民、干部,还是职能部门,普遍反映保护修缮的资金严重缺乏。不仅如此,因为经济困难,古村住户私自搭建、乱拉电线等现象普遍,严重危及古民居的安全。另外,少数住户还将猪、牛、鸡鸭等牲畜家禽关养在古屋中,也加速了古民居的损毁。

另一方面,保护修缮古村的成本较大,政府出资修缮的专项资金有限,文化及文物管理部门只能抢救性地对少数重要的古村进行修缮,对于其它大量有保护价值的古村、古民居无法顾及。据根据市文物管理局的统计,我市除了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外,还摸排出需要保护的传统村落52处,其中绝大多数需整修,资金缺口巨大。2014年保护传统村落首获中央财政支持,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子平均获得300万元的补贴。然而,相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巨大资金缺口,这笔钱只是杯水车薪。古民居修缮要力图呈现原貌,拆旧、修复、重装的成本远远高于简单地推倒重建,一栋古民居修复的费用甚至高达几百万元。其三,产权转换困难。产权问题一直是古村落保护的难题,修缮后的古民居其使用范围、方式受到相关文物法律法规的约束,使得古民居所有人或使用人受到一定限制,也导致目前社会投资保护修缮古民居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

(三)空心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原住民,原住民大量迁移,古村落就没有了灵魂。我们走访调查中发现,除零陵区周家大院、赵家大院、江永县上甘棠古村、兰溪古村、江华县宝镜古村等少数古村,永州市零陵区的金花古村和胡家大院、双牌县的郑家大院、蓝山县虎溪古村和滨溪古村、新田县的谈文溪古村等大多数古村现在或只有一两户居民,或空无一人,都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现象。

外面的世界不仅精彩,而且财富和机会吸引年轻村民纷纷外出求学打工。古村居民也不愿意住破破烂烂的老房子,为了下一代,他们宁可多花钱也要去县城或者镇上租房、买房。所以,即使是留下来的居民,一旦有了条件,也会搬出去,或者改建新式楼房。对于外人来说,古村落可能有一种古老的沧桑美,但这不是原住民所需要的美,更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美。

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张大玉认为,传统村落保护必须尊重原住民的意愿。我们必须在古村落的保护中满足村民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改善古村的交通、水电、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只有让古村居民住得舒服,他们才愿意留下,古村的文化习俗才能代代相传。

(四)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我市的古村旅游开发,除了江永上甘棠村、零陵周家大院、祁阳李家大院、新田龙家大院、双牌岁圆楼、道县濂溪故里、宁远的云龙坊与王氏虚堂、久安背翰林祠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外,其余古村的开发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基础设施非常落后,道路狭窄难行,没有高等级的公路,更没有到这些古村的旅游专车,若搭乘乡镇客车往返,不仅路途时间长,没有与之配套的酒店提供住宿,游客必须当天赶回。其次,我市古村落的供水供电虽然可以保证,但排污设施简陋,各种管线凌乱布设,有碍观瞻;垃圾堆放、粪便管理等卫生条件远未达标。总之,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地制约了我市古村落的旅游开发。

(五)古村落保护开发的保障机制尚未到位

一是规划性政策缺失。上至国家,下至我市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古村落保护开发的规划和制度,造成实际工作无章可循。二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古村落保护的综合协调机构缺失,古村落保护、修缮报审制度和技术指导机制缺乏,使得很多颇具文化价值的古村、古民居使去了保护机会。三是执法力量薄弱。由于我市文物保护执法力量非常单薄,只能投放在市县城区,对偏远的乡下古村文物偷盗、流失问题频发的现象,缺乏有效的执法及制裁措施。四是保护开发专业人才匮乏。一直以来,我市缺乏古村落保护开发专业人才,加上人才引进意识薄弱、力度有限,导致古村的修缮保护、商业开发、经营管理人才奇缺,就我们走访的新田龙家大院、江永上甘棠、零陵周家大院等古村的开发情况来看,开发的步伐也非常缓慢,总体水平低下,难以适应当前客源市场不断升级换代的旅游需求。

三 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古村落的保护开发意义不仅体现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地域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体现在推进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上。为此,我们建议:

(一)政府主导,完善古村保护开发机制

各级政府要把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提升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战略高度上来,积极主导古村落保护开发。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政策性保护利用。市、县(区)政府要成立由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古村落保护开发领导小组,由文化部门牵头,与相关部门合署办公,统筹古村落保护开发:负责梳理解决古村落的产权、经营权及盈利分配等突出问题;明确管理的责任主体,改变古村落多头管理体制;建立市、县两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处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重大问题。二是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战略,实施开发性保护利用。充分认识古村落、建筑保护在发展第三产业与加快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将其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三是加快地方立法,实施抢救性保护。在宏观层面上,可迅速出台如《古村落、建筑保护与管理办法》,在操作层面上可出台相应的如《古民居与古建筑居住与使用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另一方面,建立完善古村与古建筑论证评估机制,迅速组织力量对全市范围内的古村落与古建筑进行分类、调查、统计,编制保护性规划,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已经纳入拆迁而尚未拆迁的,通过评估,对有保护价值的,要纳入保护范围,并应迅速调整开发规划,在未编制保护性规划的情况下不得开工建设。四是整合人力资源,组建古村保护开发专业队伍。市县两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古村落保护开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专业人才引进的力度。目前,在人才引进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下,可以从学校、文化、文物、建设、旅游、农业、林业等部门抽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业务精、素质强、作风好的专业技术团队,全程参与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工作,解决我市古村落保护开发中人才短缺的问题。

(二)多元投入,化解古村落保护开发的资金难题

一是加大公共投入。继续申报国家、省级保护名录,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和基本公共投入,加大基础设施配套与公用事业的投入。二是加大项目对接。各职能部门在安排精准扶贫、秀美乡村建设、旅游精品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配套时,充分考虑与古村落保护开发建设项目的对接,大力改善古村落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三是引入市场运作。要通过保护性开发,以开发促保护。通过市场化动作,提高古村对文化产业的带动能力,实现市场与社会的共建双赢。将一批有价值的古村落与旅游项目和路线进行项目打包,开发利用,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开发。对于那些村民无力修复与保护的古民居,要通过政府收购、企业承建、对外出售与承租的方式处置,既可吸引外来投资,又增加了政府收入,从而盘活“古资产”。同时,鼓励古村居民以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入股的方式,参与保护与开发,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解决古民居产权与经营权之间的矛盾,使古村居民变股民,通过的收益的实际提升来激发其保护与开发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古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三)整合资源,增强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实效

一是加强古村落民族性、特色性与新农村建设、秀美乡村建设等政策的整合。我市古村落分布较广,地域条件各具特色,且多数地处贫穷偏远的山区。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上应重视与新农村建设、秀美乡村建设等政策的整合。一方面,古村落保护开发在政策、规划、机制等方面要统筹兼顾,不能各自为政;另一方面,在保护开发的内容、形式、重点、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不能一刀切,应依据保护价值大小、完整程度等采取不同等级的保护开发措施,力求精准,遵循“一村一特”、“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切忌单一化、同质化。

二是加强古村落资源与旅游产业精品路线整合。一是将古村落保护开发融入全市旅游业发展产业规划中,在旅游开发中保护性开发古村落,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中推进永州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将古村落纳入旅游精品路线,充分挖掘古村落中蕴含的地方历史、文化、习俗、技艺等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永州旅游链上的明珠。

三是加强古村落文化挖掘与旅游品牌创建的整合。目前,我市对古村、古民居文化内涵研究挖掘重视不够,旅游资源的整体包装、宣传、推介方面力度不足。为此,市、县两级政府,首先要动员专家学者,大力探索与挖掘古村、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产业价值,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不断提高其文化的渗透力与影响力;要支持文化旅游部门在适当的时间举办以“永州古村”为主题的旅游交易会、新闻推介会、大型民俗纪念活动;要注意利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艺术家的绘画成果、摄影家的摄影成果、新闻记者的采访成果、上级权威部门组织的评比成果等为古村落开发造势;在市、县两级政府和旅行社的接待窗口和主要宾馆、酒楼、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为永州古村设立宣传牌或放置宣传册;对条件较好的古村落要运用数字化手段整体包装,加大宣传及促销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文化等措施,向外界大力推荐我市古村落资源的文化内涵,创建一批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古村旅游品牌,以吸引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市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赵志芳.郭壁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刍议[J].山西建筑,2007, (15):45-46.

[2]叶洋洋.国内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综述[J].陇东学院学报,2016,(2):65-69.

[3]李璇璇,郭栋.古村落保护规划与旅游开发初探[J].江西建材,2016,(4):23.

[4]王劼,白燕茹.文明转型视野下的古村落保护——以山西为中心[J].晋中学院学报,2015,(6):77-80.

[5]陈泓.徽州古村落旅游差异化经营策略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9-73.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图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7-0103-03

收稿日期:2016-03-29

基金项目:永州市2015年度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潇水流域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永科发[2015]11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莫顺斌(1964-),男,湖南江华人,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与秘书学。呙艳妮(1980-),女,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地方文化。

猜你喜欢
永州古村开发
《古村小巷》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古村——大芦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