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粮增收调结构 提质增效转方式

2016-03-08 05:10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410005刘宗林
湖南农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早稻提质全省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410005) 刘宗林

稳粮增收调结构 提质增效转方式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410005) 刘宗林

近年来,湖南省农委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工作主线,以3个“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加快推动农业发展由重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安全并重转变,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2015年上半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20.3亿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6元,增长10.2%。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亮点纷呈。

1.坚持产量与产能并重 综合运用良种、良法、良技、良制,稳面积,攻单产,稳总产,提品质,增效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出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与2014年基本持平,旱粮面积扩大,预计全年粮食面积499万公顷。早稻高产创建面积扩大到66.7万公顷,比2014年扩大8万公顷;早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面积13.3万公顷,比2014年增加10万公顷;早稻总产增加1.86亿公斤。油菜收获面积131.6万公顷、产量211.5万吨,分别比2014年增长1.4%、4.4%。生猪养殖由中小散养户加快向规模养殖转变,市场行情回暖,效益提升。

2.坚持调整结构与优化布局并重 按照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都市农业区、湘南特色农业区、大湘西旅游休闲农业区的版块定位,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农业结构正在逐步调优调高调精,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全省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466.7万公顷,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72%。2015年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762亿元,同比增长15.3%;休闲农业实现经营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22%,一二三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

3.坚持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并重 2014年实施的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效果明显,2015年进一步扩大到附近插花地段和湘江流域,新增试点面积6.93万公顷。养殖业“三区”划定工作进展顺利,湘江干流规模养殖已全部退出。启动487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工程,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73%。发展农村优质清洁能源用户620多万户,建设大型沼气工程386处。实施了秸秆腐熟还田、绿肥种植还田、油菜秸秆腐熟还田等示范。启动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测土配方施肥和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4.坚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培育新型主体并重 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4年全省共有15个县、79个乡镇、1237个村开展了试点。2015年在48个县市区整体推进,目前全省累计流转耕地面积98.9万公顷,占承包总面积30.5%。大力扶持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上半年全省新增家庭农场223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439个、社会化服务组织673个,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45万人。

5.坚持加强科技支撑与完善装备保障并重 初步构建了从研发到市场、从生产到消费、从产地到餐桌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产业技术研究推广体系,大力推行“1对1”精准化服务和“1对N”多极化服务,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提升。湖南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广适地适业、安全高效的新农机。重点突出了水稻农机农艺生产全程机械化,2015年早中稻机插率提高20%以上。

6.坚持生产与监管并重 探索创建从湖区到山区整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管控模式和制度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全省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280万公顷,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35个,“三品一标”认证2274个,所有市州、县市区和涉农乡镇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主要农产品农残监测合格率97%以上。

猜你喜欢
早稻提质全省
早稻迎丰收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为城市提质而歌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