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经验

2016-03-08 05:10申圭良
湖南农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法案农场政策

国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经验

欧盟家庭农场采取的发展模式是家庭实施种养结合,加上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实现利益一体化。法国的土地政策有利于土地集中,促成了法国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机械化政策激发农户使用先进农机具的热情,使得农田耕作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在较短时期内取得巨大提高;专业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劳动的分工协作,既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又便于管理和机械化的推广;财政、金融和外贸政策的倾向性,极大地提高了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诱导了社会资金向农业投资;健全的农业科技和推广体系的建立,为法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也给法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荷兰为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国情和气候特点的农业发展战略及政策,避开需要大量光照和生产销售价位低的禾谷类作物的生产,充分利用地势平坦、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奶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通过信贷政策和补贴政策,鼓励重点发展的领域和产业“快步增长”,出口创汇;积极参加欧盟事务,使整个欧洲成了荷兰的农产品市场;加强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建设,使荷兰农业能够高效持续发展。

美国采取“公司+农场”模式,搞产业化发展。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为了减少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以弥补市场调节功能的不足。政府还通过休耕计划、农作物保障计划等来稳定和保护农业;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维护市场秩序,政府每隔5年就出台一个“农业法案”计划,该法案用做今后5年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应财政预算的依据;另外,美国农业科技研究局根据美国农业发展的情况,制定6年农业科技发展计划,与农业法案相衔接;通过国家税收、补贴、价格干预、信贷管理以及产量定额分配等手段,对农产品市场与农业内部资源配置保持有效调节。

我国农业要借鉴国外建立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教育支持体系、财政金融支持体系、中介服务支持体系的建设;确定适宜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提供便利的金融信贷服务以及信息和技术服务,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等。

本刊记者 申圭良

猜你喜欢
法案农场政策
政策
政策
农场假期
Industrial Revolution
助企政策
政策
农场
一号农场
美参议院未能通过控枪法案
日本强推新安保法案说明了什么